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1篇
  29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不同生态型的11个柳枝稷品种组织培养反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蓉  张万军 《草地学报》2014,22(3):579-585
以美国从南到北11个不同生态型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对其愈伤组织各种形态及比例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不同生态型柳枝稷的组织培养反应。结果表明:低地型品种Alamo和Performer的种子发芽率和愈伤诱导率均较低,但组织培养中结构松脆、生长旺盛、色泽鲜亮、增殖较快、容易分化成苗的Ⅱ型愈伤组织比例高,容易再生成苗;虽然高地型品种Dacotach,Blackwell和Nebraska28等的愈伤诱导率和种子发芽率较高,但较难挑选出Ⅱ型愈伤组织,不易获得组培再生苗。本研究结果为柳枝稷的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正>2012年5月17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在乌鲁木齐市新疆体育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科技促农机、农机促发展"为主题,以"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推广"为原则,旨在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合作,为宣传、展示、推介农业机械新产品、新技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幕式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艾克拜尔·吾甫尔主持。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钱智为展会剪彩并致辞,农业部农机化  相似文献   
83.
太行山低山区不同植被群落蒸发蒸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对太行山低山区典型植被群落黄背草、荆条及其复合群落蒸发蒸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3种植被群落蒸散、植物蒸腾均呈以8月为峰值的单峰曲线,且黄背草5~6月蒸散量、蒸腾量最大,其他月份复合群落最大.整个生长季中土壤蒸发表现为5~6月份高,9~10月份低.黄背草、荆条和复合群落3种植被的生长季总蒸腾量分别是591.8 mm、611.9 mm、647.0 mm,总蒸发量分别是138.6 mm、130.8 mm、134.9 mm, 蒸散量分别是730.4 mm、742.0 mm、790.5 mm.3种植被群落之间比较结果表明,复合群落的总蒸散量和蒸腾量略大于黄背草和荆条群落,而黄背草和荆条群落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84.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修复与水源涵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建设美丽中国的实际需要。针对太行山区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环境容量与承载力低下、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较差、贫困程度较深等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太行山中段东坡的低山丘陵区进行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通过30年的研究实践,提出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北方土石山区生态修复治理体系,为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扶贫攻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与示范。本文通过30年研究历程回顾、研究与展望,总结了土石山区生态修复与水源涵养的进展与展望。太行山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研究初始阶段(1986—1996年),确定了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途径与技术理论,建立了以水土富集为中心的林业生态工程。二是提升发展阶段(1997—2007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研究了影响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因子与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与解决方案。具体说来,在径流林业研究方面,研制出了太行山水土富集工程带间距计算公式;在降水资源转化与水分运移规律研究方面,明晰了岩土二元结构体的降水-土壤水-裂隙水的基本补给路径,揭示了岩土界面"优先流"与裂隙网络"优先流"的运行转化规律,阐明了浅层风化裂隙岩体渗流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对植被耗水过程的响应关系;在降水资源调控利用研究方面,研制出了生物集雨新材料、营养调理剂和生物集雨面建造施工工艺。三是全面创新阶段(2008年—),重点探讨了山区生态产业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研发了经济林土壤扩蓄增容技术、石质山地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经济林生态隔离带调控技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产业开发技术,以及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化技术体系。下一步将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向人口密度较大、人类活动频繁的雄安新区上游山区扩展,重点开展以国土绿化、景观建设、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监测,研究现代干扰条件下山地灌丛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及主要驱动因素,山地水旱灾害形成机制、降水资源调控与水源涵养,以及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山地生态经济体系,为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体系与水源涵养功能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山地生态系统经营管理,实现其生产、生态功能和系统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5.
庭院经济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庭院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庭院经济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庭院经济的含义、研究内容及经营形式的变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了庭院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6.
蒸发是陆面过程中联系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重要过程。蒸发模拟估算在流域水资源研究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概述了互补相关(CRAE)模型的结构及其应用与发展。CRAE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避开了复杂的土壤-植被系统,只输入常规的气象资料,即气温、日照、湿度,就可以估算陆面蒸发。CRAE模拟的流域年蒸发量误差在1%~10%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因此,CRAE模型在流域蒸发估算、水文资源分析、农业生产中有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87.
针对太行山区干旱山地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和相对落后的农业节水措施,采用工程措施,将太行片麻岩区普遍存在的浅层地下裂隙潜流进行拦截,并通过集水池、蓄水池将其储存起来,以供灌溉之用。同时,为了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及利用效率,在农业发展方向上,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88.
翻斗式自计量水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传统量水技术与翻斗式自计量水技术的比较,说明了翻斗式量水工艺的技术特点及量测原理,指出了翻斗式量水是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测量结果准确的量水方法。在小流域潜流。在小流域潜流、泉水研究与开发中及径流小区的人工模拟降雨实验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为阐明河北38°N生态样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2011年9—10月,根据河北38°N带低山丘陵地区、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选取代表性样点,分层(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100 cm)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河北38°N生态样带,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高于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9.03 kg?m?2、4.26 kg?m?2和3.51 kg?m?2。低山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低山丘陵区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明显提升了该地区的土壤有机碳水平。另外,低山丘陵地区林地和农田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也高于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林地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低山丘陵地区、山前平原地区和滨海低平原地区分别为19.45 g?kg?1、7.89 g?kg?1和7.55 g?kg?1,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3个地区分别为7.70 g?kg?1、7.09 g?kg?1和6.00 g?kg?1。在整个生态样带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基本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但各个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的程度不同。低山丘陵地区0~4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幅最大,其次为山前平原地区,滨海低平原地区变幅最小。低山丘陵地区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林地,农田最小;山前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农田略大于林地;滨海低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林地最大,其次是荒地,农田最小。鉴于上述情况,从固碳和经济的双重角度考虑,提出以下建议:低山丘陵区大力发展林业产品和旅游业;山前平原区集中粮食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滨海地平原区加大土壤盐渍化改良,推广棉花种植。  相似文献   
90.
对河北丰宁小坝子地区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与土壤环境性质进行了研究,选取15个指标,分别代表植被群落、地形因子和土壤性质。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化地区在植被恢复初期的植物多样性较低,土壤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存在相关性,植被、地形和土壤因子相互影响:植被特征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反过来地形和土壤性质影响植被的分布和数量以及群落的结构。多元统计结果显示,地形、土壤养分与水分表现出较大的因子贡献率。不同因子指标集团的典范相关分析表明,坡位影响植被盖度,物种丰富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