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81.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生鲜猪肉pH检测及其品质安全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生鲜猪肉贮藏于室温(约15℃)和冷藏温(约4℃)期间的pH,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适用于此2种贮藏温度的pH的近红外校正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综合研究猪肉在贮藏期pH的变化,确定其在各个新鲜度下的分类阈值。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建立检测生鲜猪肉pH的定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达到0.92;将聚类分析应用到猪肉新鲜度的定性判别中,确定了生鲜猪肉经历的尸僵、成熟、自溶、腐败4个阶段其对应的pH。通过分析肉质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新鲜度下pH的分类阈值。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生鲜猪肉pH的定量检测及其品质安全的定性判别。  相似文献   
282.
不同地膜覆盖对春季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黑色膜、转光增温膜和配色膜为试材 ,研究了地膜覆盖对春季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光增温膜的增温效果最好 ,其次是配色膜 ,黑色膜的效果较差 ,但也好于普通透明地膜 (CK)。转光增温膜和配色膜覆盖的马铃薯出苗较快 ,长势好 ,产量显著高于CK。黑色膜覆盖的马铃薯出苗稍晚 ,植株长势和产量受到一定影响 ,但其产量仍明显高于CK。配色膜与黑色膜覆盖在防除杂草和防止马铃薯块茎表皮变绿方面有明显效果。综合各项测定指标 ,认为配色膜的总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83.
南美斑潜蝇在我国发生趋势和地理差异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陈兵  康乐 《植物检疫》2002,16(3):138-140
本文记述了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南美斑潜蝇目前在我国从南到北的扩散、危害和分布形势。通过对其不同地理种群发生程度、季节动态和寄主选择性变异的分析,揭示了南美斑潜蝇在我国发生和危害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84.
应用DNA标记定位水稻的抗稻瘟病基因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从水稻分子遗传图谱选取177个RFLP标记,比较以红脚占为抗源,感病品种IR24为轮回亲本所构建的近等基因对K80R和K79S之间的多态性表现。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稻瘟病抗性基因连锁的阳性标记。在(K80R×K79S)的F2群体中,经稻瘟病菌ZB1小种接种,110株为抗病,33株为感病,用总共10个阳性标记与F2群体中每个单株的DNA杂交,发现抗病基因与第12染色体上的标记RG81、RG869和RZ397共分离;检测F3株系的抗病性分离情况,确定F2植株的抗病性基因型,计算出抗病基因与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将该基因定位在第12连锁群上。应用近等基因池DNA和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和共分离分析,建立了二个RAPD片段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285.
沾化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14.57hm2.辖六镇四乡,一个渔港办事处.443个行政村,总人口38.2万。近20年来,该县冬枣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冬枣密植园3.3万hm2,2008年冬枣产量突破30多万t.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00元。沾化冬枣不仅成为沾化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而且一举成为山东的驰名品牌和中国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86.
为了进一步验证S441分子标记对奶牛抗热应激的影响,挑选有、无S441标记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各9头分别作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对2组奶牛在不同热应激状态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理指标测定中,产奶量随热应激增强而降低,直肠温度随热应激增强而升高,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M)和单核细胞数(MXD)随热应激增强而下降,但A组变化辐度较B组低,并在一定的热应激期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2)在生化指标测定中,随着热应激的增强,2组奶牛的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皮质醇(Cort)的总体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总体均值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试验A组奶牛较试验B组变化幅度低;其中Se和GSH-Px总体均值在严重热应激期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A、B组奶牛的红细胞钾含量均不随热应激条件的变化,且试验A组的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B组。S441分子标记与抗热应激能力相关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奶牛抗热应激分子标记应用于品种选育和生产中。  相似文献   
287.
异株克生是植物之间 (包括微生物和高等植物 )的促进和抑制影响的化学作用。1984年 ,Rice将其定义为一种植物通过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直接或间接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水稻的异株克生研究始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以后世界上许多研究小组迅速出现。由于在田间条件下 ,水稻对杂草的影响往往受到环境资源的干扰 ,使得水稻对杂草的异株克生作用在田间条件下的研究障碍因子很多 ,但由于对发生于自然和控制的生态条件下的化学过程的了解和对异株克生物质的鉴定使得方法上的障碍变得易以克服。本文将就水稻异株克生抗杂草…  相似文献   
288.
籼稻落粒性QTL定位与环境互作效应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珍汕97B/密阳46所构建的RIL群体(ZM-RIL)及其相应分子遗传图谱,在海南和杭州两地试验,以稻穗下落法测得落粒率(%)为指标,进行两地数据QTL联合分析。结果表明,ZM-RIL群体的不同株系在两地间落粒率变化很大。在海南,该性状呈近似正态分布;在杭州,则呈明显偏态分布。试验共检测到7个主效应QTL,位于第1、2、3(2个)、6、7和11等6条染色体上,每个QTL影响落粒率的加性效应均不大,其幅度为1.7%~3.9%,共解释群体落粒性性状变异的8.53%。其中,有3个主效应QTL(qSH3-1、qSH3-2和qSH6)存在显著的GE互作,它们均使海南增加落粒率和杭州降低落粒率,且GE总贡献率几乎接近加性效应总贡献率,表明GE互作对落粒率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试验还检测到5对上位性互作QTL,这些互作共解释群体落粒性性状变异的3.39%,单个互作的贡献率为0.47%-0.85%,未检测到上位性与环境的显著互作。  相似文献   
289.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区治理则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部分省份相继建设了一大批新型农村社区,其目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但是社区的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治理能力较弱,这将会直接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探究城乡融合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关系,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在治理体系、治理理念、治理方法、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城乡融合有效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0.
采用5% 二甲乙酰胺(DMA)(V/V)完全替代甘油,比较乳糖、海藻糖对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糖显著提高了冷冻——解冻后精子成活力(49.32%±1.52%)与顶体完整性 (47.33%±1.16%)(P<0.05)。然后利用海藻糖替代乳糖,评价不同浓度的DMA对公猪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A添加量为4%时,解冻后精子活率、成活力、顶体完整率分别为(45.17±0.56)%、(50.33±0.67)%、(48.30±1.44)%,均显著高于3% DMA、6% DMA添加组(P<0.05),精子活率显著高于5% DMA添加组(P<0.05),但精子成活力、顶体完整性与其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当利用海藻糖作为冷冻保存基础稀释液,DMA最适添加量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