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6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黄土丘陵区基于土壤水分平衡的草地建设策略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草地的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分析,认为草地建设是黄土丘陵区生态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而水分是黄土丘陵区生态及经济建设的限制因子,维持黄土丘陵区水分平衡不仅是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且是退耕还林(草)后的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并提出黄土丘陵区基于水分平衡的草地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2.
草地退化的水分因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魏永胜  梁宗锁  山仑 《草业科学》2004,21(10):13-18
从草地退化的概念与表现出发,分析造成草地退化原因中的水分因素作用,指出天然草地的超载过牧、人工草地品种选择失当等因素均可以造成土壤水分失衡,进而可通过对草地群落结构、牧草生长、草地生产力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造成草地退化.并提出以水分平衡为基础的退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3.
澳大利亚旱地农业考察情况和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简称科工组织,或CSIRO)的交流协定,我们于1983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在澳考察。我们自东向西考察了旱地农业所在地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南澳和西澳等5个州及首都特区,对33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工作进行了较仔细的了解;还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农场(包括东部地区的纯农业型、农牧结合型、南部地区的农牧酿酒结合型以及西部地区的农户联合经营的大农场型)和林场的生产和经营情况等,对澳大利亚旱地农业的现状、特点和经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4.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小麦叶片和冠层的水分利用效率估算模型,并阐述了小麦光合与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进展,为当前节水农业提供了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105.
长期来,由于建设方针上的失误,人口猛增,植被稀少,土壤瘠薄,“三料”俱缺,造成固原县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人民生活非常贫困。固原县经过1983—1985年的土地结构合理调整,生产力有较大提高,粮食产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大幅度减少,群众收入净增两倍。结合全县的综合治理工作,确定了今后农林牧优化用地比例为1:1:3,农田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草用地比例为5:1:2。建立良性农业生态模式的关键一环,是建立起一个合理高效的农林牧生态经济结构,孤立地就水土保持抓水土保持,解决不了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生理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影响,指出水分亏缺下CO_2浓度升高有利于植物生长,植物叶面积增大,生物量增加,根/冠值增加,且改善植物气孔生理,减少水分蒸腾,提高叶水势,维持植物水分胁迫下正常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CO_2浓度升高一定程度补偿了水分亏缺对植物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农业节水增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氮素营养对春小麦抗旱适应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本文研究了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对春小麦水分状况,气孔导度、渗透调节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氮素和水分水平下的叶面积,耗水量、根系生长,根冠比、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变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种植制度,是指各种作物在农田上分布配置和相互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主要包括作物布局和轮作方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农作制度(耕作制度)的中心环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县,大都处于半干旱地区。这类地区,农田种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将目前单一的粮食种植方式改变为粮草结合的种植方式。这既是调整当地农林牧结构,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也是稳定地提高当地农田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实行粮草结合的种植制度要因地制宜,在干旱和旱地农业分区的基础上进行。胡耀邦同志  相似文献   
109.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高粱和玉米2种作物均存在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耐旱途径。高粱耐旱性较强,干旱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水势亦较大。高粱以可溶性糖和蛋白质为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以过氧化氢酶(CAT)为主要抗氧化酶。玉米以K 和脯氨酸为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为主要抗氧化酶。  相似文献   
110.
上官周平,1964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目前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等10多项。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植被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植物生态适应机制、土壤-植被水分生态、植被生态效应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 植物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