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6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放牧强度对滩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寻找适宜宁夏盐池县草地的放牧强度,于2003年5-11月在该县四墩子试点设5个处理(0.45、0.60、1.75、1.05和1.50只/hm2)进行轮牧,轮牧周期为42 d,共放牧154 d。结果表明:1)滩羊采食量随放牧强度的加重而降低。同一放牧强度下,随放牧时间推移,采食量先逐渐增大而后下降。2)在试验期内,不同放牧强度下,滩羊体重随时间推移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在10月2日之后体重开始出现分化。与放牧强度重的处理相比,放牧强度轻的处理日增重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长。3)滩羊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存在着强的负相关;单位草地面积(1 hm2)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呈强的正相关,初步可以确定在该类草地上放牧强度应在0.75只/hm2左右。4)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饲料报酬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放牧强度下,饲料报酬随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5)当放牧强度超过0.75只/hm2以后,滩羊出现了空怀、产羔率降低和推迟怀孕的现象。6)综合考虑各研究指标,该类草地放牧强度以不应超过0.75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干旱条件下钙与赤霉素混合处理种子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中等干旱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钙和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种子,促进了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通过盆栽-小区-大田试验证明,这一方法最终提高了小麦和其他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研究表明:钙与赤霉素混合应用起到了两者在代谢和生长方面的互补效应,有利于半干旱地区多变水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3.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概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就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植物品种间WUE差异的生理生化基础及其遗传背景、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节水农业及其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发展节水农业是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述了节水农业的原理及技术体系,并着重就节水农业的生物学基础及生物学研究成果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应采取综合技术途径,但生物节水技术是进一步实现节水增产的潜力所在.最后就我国当前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东新大田生产条件下,就冬小麦只进行冬灌时的优化施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东新土壤普遍缺N而富P,施用P肥无明显增产效果,低N下施P反而减产;而施N则具有明显节水增产效果.因此,在东新只灌一水(冬灌60mm)情况下,从发挥肥效和提高WUE的角度出发,施纯N150kg/hm2,N:P=2:1即可达到较优效果,过量NP肥施用无助于产量和WUE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宁南半干旱山区农田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半干旱地区多变低水的实际田间环境,讨论了作物对不同干旱类型的反应,适度干旱后复水的生理补偿效应,不同类型作物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差异,以及增强作物对多变水环境适应的技术。同时,就多变低水环境的概念、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的适应机理以及作物抗旱生理研究与旱农生产实际相衔接等问题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节水农业系指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有限灌溉水的农业,其特点是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的结合,包括节水灌溉,农田水分保蓄、节水耕作方法和栽培方法,适水种植的作物布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节水新材料、新制剂和抗旱作物新品种的开发选育及节水管理体制的建立。其目的是在灌溉农业中节约大量用水的同时实现高产,在旱地农业中增加少量供水达到显著增产。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中心,其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技术和生物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从蓄水、输水及灌水的  相似文献   
9.
有限供水对春小麦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和生理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红芒麦(旱地品种)、定西8139(2)(水旱地品种)和永良12号(水地品种)3种不同类型春小麦为材料进行有限供水试验,结果表明,有限供水能有效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效应大小为:水地品种>水旱地品种>旱地品种.不同生育期,以拔节期效应最明显,灌浆期对旱地品种亦重要.相关分析表明,拔节期补水能有效促进幼穗发育,增加穗长和穗粒数;孕穗期和灌浆期补水对千粒重和经济系数影响最大;有限供水能改善春小麦的生理活动:ψw增高,Rs减小,Tr和Pn增加,Tr与ψw、Rs呈显着负相关.补水与干旱处理间的ψw差(水势变矩)与品种抗旱性有关,可作为抗旱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计划和行动中的基本重点,这是中央已经认定了的指导思想,也得到政治、经济、科教等各界的认同,我们林业科技界当然举双赞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