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DNA-AFLP结合BSA研究马铃薯晚疫病菌小种特异无毒基因差异表达片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具有 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的 4个混合池进行cDNA AFLP分析 ,得到与 6个与无毒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 (TDFs) 85条 ,其中与无毒基因Avr1相关的为 2 0条 ,Avr2 2 8条 ,Avr3 Avr10 Avr1116条 ,Avr4 2 1条。差异表达片段大小主要分布在 10 0bp和 30 0bp之间 ,最小片段为 6 0bp ,最大片段 4 40bp。差异表达片段的获得将有利我们下一步克隆全长无毒基因和对晚疫病垂直抗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33.
试管姜诱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姜传统繁殖方法是利用种姜进行无性繁殖。需种量大 ,损耗高 ,费时费力 ,不便于贮藏运输。另外 ,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 ,病虫害会逐代加重 ,导致品种特性退化 ,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生姜脱毒组培苗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1,2〕,在此基础上 ,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 ,由生姜脱毒组培苗诱导形成脱毒试管姜 ,则能够缩短其应用到生产中的时间。本研究通过摸索一些诱导因素的作用 ,以期为建立起完善的试管姜诱导体系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品种 山东莱芜大姜。1.2 试验方法 诱导培养基以MS(Murashige和Skoog,196 2… 相似文献
34.
RFLP在马铃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RFLP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详细阐述了RFLP在马铃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品种鉴定和分类;(2)识别体细胞杂种和纯合二倍体;(3)进行马铃薯进化研究;(4)构建马铃薯分子连锁图谱;(5)进行马铃薯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6)评价2n配子转移的杂合性效率;(7)评价四倍体马铃薯杂种优势学说。 相似文献
35.
为优化马铃薯品种Desiree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转基因马铃薯,以Desiree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分别比较了不同转化条件(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激素配比)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预培养2 d后以OD600=0.5的菌液侵染10 min,在加有1.0 mg?L-1反式玉米素(ZT-t)的MS20选择培养基上的遗传转化率最高,其愈伤诱导率可达80 %,芽分化率可达70 %。通过该转化体系将抗晚疫病基因R1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和抗病接种鉴定,外源基因已经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获得的转基因马铃薯具有很强的抗晚疫病能力,且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和块茎的重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6.
马铃薯酶褐变机理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简述了马铃薯酶褐变机理 ,着重探讨了控制马铃薯酶褐变的途径 ,涉及采前PPO酶的遗传修饰、采中及采后加工三大环节 ,并概括了控制PPO酶褐变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38.
FtsH (Filamentation Temperature-Sensitive H)是一种ATP和Zn2+依赖型金属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在真核生物中是多基因家族。FtsH具有ATP酶活性、蛋白水解活性和分子伴侣活性,参与多种胁迫反应。从抗旱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二倍体品系H145中分离得到cDNA-AFLP差异片段,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SoFtsH cDNA全长序列, 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序列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为723 bp, 编码129个氨基酸。SoFtsH具有2个铁氧化还原蛋白结合位点,并存在信号肽序列、跨膜区域和Zn2+结合域。SoFtsH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其他FtsH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对, 并构建系统进化树, 发现该基因与番茄、烟草、拟南芥等高等植物FtsH基因同源性达90%以上。半定量RT-PCR和Northern Blot杂交结果表明SoFtsH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和根系里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且在抗旱品系H145与干旱敏感品系H214中表达模式不同。说明SoFtsH基因在马铃薯抗旱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9.
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子StPI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子基因StPI的全长cDNA。【方法】以马铃薯高抗青枯病二倍体基因型ED13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进行StPI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进行该基因的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获得了StPI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16个氨基酸,与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子 I 前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74%)。该基因同时受青枯病菌的诱导和茉莉酸的调节,在6~12 h内即达到最高表达水平,但二者又有明显不同。相对而言,StPI基因受青枯病菌的诱导较弱,而受茉莉酸(JA)的诱导较为强烈,在JA处理3 h表达量即明显升高,6~12 h迅速升至最高。【结论】本研究从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中获得了StPI基因的全长cDNA。该基因可能参与了马铃薯的抗青枯病反应,且病菌处理对该基因的诱导可能与JA刺激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