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为明确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Hughes)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的潜在控制能力,采用功能反应方法,在温度为16、20、24、28、32℃,相对湿度(85±5)%条件下对巴氏钝绥螨捕食二斑叶螨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氏钝绥螨对二斑叶螨的卵和若螨表现为嗜食性,对雌成螨表现为非嗜食性。巴氏钝绥螨对二斑叶螨雌成螨、若螨和卵均有较强的捕食作用,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型方程,在相同温度下对各螨态的捕食量大小为:卵若螨雌成螨。在16~28℃,巴氏钝绥螨对各螨态的瞬间攻击系数(a)、捕食能力(a/Th)、最大日捕食量(1/Th)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当温度高于32℃时捕食量开始减小。当二斑叶螨密度固定时,巴氏钝绥螨的日平均捕食量则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巴氏钝绥螨存在明显的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为了筛选对防治草莓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安全有效的杀螨剂,选用9种常用杀螨剂,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它们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9种药剂LC50值的大小顺序为:20%甲氰菊酯乳油>110 g/L乙螨唑悬浮剂>240 g/L螺螨酯悬浮剂>25%丁醚脲悬浮剂>43%联苯肼酯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1.8%阿维菌素乳油。其中,1.8%阿维菌素乳油的室内毒力最高,24、48、72 h后的LC50分别为0.042、0.013、0.011 mg/L,其次是0.5%苦参碱水剂和30%乙唑螨腈悬浮剂,杀螨活性最低的是20%甲氰菊酯乳油,24、48、72 h后的LC50分别为51.055、37.017、30.016mg/L;在此基础上选用7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30%乙唑螨腈悬浮剂5 000倍液对草莓二斑叶螨的药效最好,药后1、3、7d的防效分别达43.25%、57.75%、73.02%,防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明确甲氰菊酯对苹果蠧蛾[Cydia pomonella(L.)]解毒酶系的影响。【方法】采用胃毒法测定甲氰菊酯对苹果蠹蛾3龄幼虫的LC_(10)和LC_(20)。以甲氰菊酯LC_(10)和LC_(20)质量浓度处理苹果蠧蛾3龄幼虫不同时间,测定其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s)、羧酸酯酶(Car Es)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变化。【结果】LC_(20)处理后,Car Es比活力在12、24、36、48 h时为对照的1.54、2.19、1.53和1.34倍,6 h和60 h时无明显变化;LC_(10)处理后,Car Es比活力在12、24、36 h时为对照的1.40、2.27和1.42倍。LC_(20)处理后GSTs比活力在12、24、36和48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和LC_(10)处理(P<0.05);LC_(10)处理36 h和48 h时高于对照(P<0.05),其余时间均无明显变化。LC_(20)处理后,MFOs比活力在12、24和36 h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48 h时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余时间差异不显著;LC_(10)处理后12、24和36 h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余时间差异均不显著。Car Es的K_m在LC_(20)处理后6、12、24、36、48和60 h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0.00%、37.23%、32.17%、29.51%、52.94%和28.09%,V_(max)在6、12和48 h分别比对照升高了24.59%、19.36%和81.97%,差异显著(P<0.05);GSTs的K_m值和V_(max)变化趋势与Car Es相反;MFOs的K_m值在48 h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他时间点无明显变化,V_(max)在12和48 h时无明显变化,其余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LC_(10)和LC_(20)甲氰菊酯处理后的苹果蠹蛾体内Car Es、MFOs和GSTs均有解毒作用,但Car Es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4.
十三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萝卜蚜的捕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的雌雄成虫对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捕食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干扰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瓢虫的雌、雄成虫对萝卜蚜的捕食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十三星瓢虫雌、雄虫理论方程分别为:Na=1.090 8 N/(1+0.005 2 N),Na=1.124 9 N/(1+0.006 0 N),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96.078 4、181.818 2;龟纹瓢虫雌、雄虫理论方程分别为:Na=1.126 4 N/(1+0.006 7 N),Na=1.176 6 N/(1+0.008 7 N),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66.666 7、136.986 3.2种瓢虫的捕食能力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相互之间存在干扰,符合Hassell模型.  相似文献   
25.
为探明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loti对寄主植物花及其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选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4种豆科牧草,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蓟马对上述4种寄主植物的行为选择趋性,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采集植物挥发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化合物组分及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空气对照比较,牛角花齿蓟马对紫花苜蓿表现显著偏好选择,选择反应率为70.6%,对其他3种寄主的行为反应差异不显著。两项选择中,与红豆草、红三叶比较,牛角花齿蓟马显著趋向选择紫花苜蓿,选择反应率分别为78.3%和68.7%,其余各组合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花释放的挥发物中,4种牧草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分别是烷烃1种,醇类9种,酮类2种,醛类5种,酯类9种,萜烯类13种,酚类1种。因子分析显示,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因子1, 2, 3分别解释了总方差概率的56.65%,24.47%和15.63%,对3个因子挥发物组分的贡献大小依次是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26.
为实现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的人工大规模饲养,对国外学者已经报道的半人工饲料配方进行改良,比较了取食5种饲料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组建苹果蠹蛾在20、24、28、32℃条件下取食最优配方时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来自我国西北疫区的苹果蠹蛾,在以豆粕、蔗糖、面粉、小麦胚芽为主要成分并添加酵母粉配制成的配方B饲喂后,与传统饲料配方相比显著影响苹果蠹蛾的发育历期和种群参数,提高存活率至50.24%、缩短幼虫发育历期至20.18 d、增加蛹重至26.54 mg,并提高单雌产卵量至85.30粒。生命表结果显示,24℃时种群趋势指数最高为16.42、单雌产卵量最大为62.44粒,28℃内禀增长率最高为0.08、雌性比例最大为0.55。表明我国西北疫区的苹果蠹蛾在24~28℃条件下,取食优化的半人工饲料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明确甲氧香螨酯Scopoletin亚致死浓度对截形叶螨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甲氧香螨酯对截形叶螨的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30),并分析了用此两种浓度分别处理截形叶螨后2~72 h内共9个不同时间点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活性变化.【结果】LC_(30)浓度的甲氧香螨酯处理截形叶螨后,GSTs酶活性在2~72 h内显著高于对照,除48 h外显著高于LC_(10)处理;LC_(10)浓度的甲氧香螨酯处理截形叶螨后,GSTs酶活性在24~60 h内显著高于对照,其他时间点与对照差异不明显;LC_(30)浓度的甲氧香螨酯处理截形叶螨后,CarEs酶活性2~72 h内显著高于对照,在24~48 h内显著高于LC_(10)处理,其他时间点差异不显著;LC_(10)浓度的甲氧香螨酯处理截形叶螨后,CarEs酶活性在2~72 h内显著高于对照;LC_(30)浓度的甲氧香螨酯处理截形叶螨后,MFOs酶活性在2、36~48和72 h显著高于对照,在6、24 h显著低于对照,4、12、60 h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在2、6、24 h显著低于LC_(10)处理,其他时间点与LC_(10)处理无明显差异;LC_(10)浓度的甲氧香螨酯处理截形叶螨后,MFOs酶活性在2、24、48、72 h显著高于对照,6 h显著低于对照,其他时间点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GSTs、CarEs可能参与了甲氧香螨酯的代谢,MFOs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的亚致死质量浓度LC10和LC30,用这2种浓度分别处理二斑叶螨,并测定60 h内二斑叶螨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ultifunctional oxidase,MFO)的比活力,以及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变化。结果显示,经LC10和LC30剂量处理二斑叶螨后,其体内CarE、GST和MFO的活性在6~60 h均受到明显诱导。其中,GST和MFO的比活力在12 h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25倍、1.60倍和1.63倍、1.84倍,CarE的比活力在48 h最大,为对照的1.27倍和1.37倍;与对照组相比,CarE的Km显著减小,vmax显著升高,而GST和MFO的Km显著增大,vmax显著减小。表明3种酶均参与了二斑叶螨对联苯肼酯的解毒代谢,其中CarE与底物的亲和力最大,反应速率最快,其对联苯肼酯的解毒代谢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9.
旨在解决甘肃陇南地区核桃产业中病虫害准确鉴定的问题,以提高种植户核桃园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基于自动化深度学习技术(Automated deep learning technology,AutoDL),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搜索(Model Search)实现自动化人工智能(Automa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utoML)算法框架,基于飞桨开源深度学习平台Easy DL构建甘肃陇南核桃主要病害的诊断模型,并进行诊断精度的模型训练。结果显示,共246张训练集进入模型,鉴定为9种常见核桃病害,模型部署在API公用云上,通过微信小程序或浏览器运行。经训练,其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说明通过EasyDL构建的陇南地区核桃上常见病害模型运行可靠,能够为核桃种植户提供准确的病害诊断,从而很好地指导种植户提高管理核桃园的水平和应付突发植保问题的能力,以便及时、迅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相关从业人员和基层研究人员解决核桃植保问题的得力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卵的成熟过程和卵巢发育特征及其分级。【方法】采用常规解剖和石蜡切片方法,对苹果蠹蛾卵粒在卵巢管中的成熟过程进行观察,并对其卵巢发育及分级进行划分。【结果】苹果蠹蛾卵成熟过程根据卵粒大小、滋养细胞和滤泡细胞的形态变化以及卵黄沉积情况,分为卵黄发生前期、早期卵黄发生期、中期卵黄发生期、后期卵黄发生期和成熟期5个时期。卵巢发育根据有无卵室、卵黄沉积情况和卵巢形状划分为5个级别,即:发育初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卵盛期(Ⅳ级)和产卵末期(Ⅴ级)。【结论】明确了卵粒在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苹果蠹蛾卵巢发育的分级特征,为准确进行该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