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2篇 |
32篇 | |
综合类 | 61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1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类型生物质材料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生物质材料对3种不同酸度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酸性茶园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物质材料培养45 d后,林场茶场、灵谷茶场和岭下茶场3种土壤的pH值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平均提高了0.44、0.31和0.26个pH单位。同时,加入生物质材料能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铝、总可溶性铝和总单核铝含量,其中,以牛粪、秸秆堆肥和商品有机肥的效果更显著。此外,供试生物质材料在增加土壤交换性盐基数量和提高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以作物秸秆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2.
53.
南京市景观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以南京市域1988年、1995年、2000年和2003年4期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南京市域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南京市景观格局从1988年到2003年期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旱地明显减少,城镇、农村居民地、工矿等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空间破碎度增加,斑块的自相似性增强。分析认为,人口总数、城市化水平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南京市景观多样性演变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4.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江苏省22个典型茶园表层土样和12个剖面土样的全硒含量,分析了土壤全硒含量分布特性、有效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全硒含量在0.10~1.78mg·kg-1之间,平均为0.50mg·kg-1,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宜兴地区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0.88mg·kg-1,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0.25mg·kg-1,但前者土壤硒活化率仅为4.94%,明显低于江苏省平均值9.04%。宜兴地区虽然土壤供硒潜力巨大,但要充分利用富硒土壤开发、生产富硒茶必须提高土壤中硒的活化率和可利用度。土壤有效硒与土壤pH值、CEC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土壤pH值等改善土壤环境条件的方法来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茶叶中硒的含量。研究区内硒在表层土壤中的相对含量趋向增加,生物积累大于淋溶作用。 相似文献
5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肥和粉煤灰、秸秆干馏液配合施用共4种不同调控措施对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上茶叶硒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调控措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硒含量和茶叶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肥处理〉粉煤灰-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粉煤灰-生物肥复合处理〉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对土壤pH值提高幅度的大小次序为:粉煤灰-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粉煤灰-生物肥复合处理〉生物肥处理〉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另外,4种不同措施对改善酸化茶园土壤其他理化性质也呈现不同效果,其中秸秆干馏液-生物肥复合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差。研究结果对于江苏高硒地区土壤中硒素的有效利用和加快发展富硒茶产业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红壤施用包膜有机酸对解除小麦铝毒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红壤施用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三种不同包膜有机酸对不同小麦品种解铝毒的作用。结果表明,红壤上施用包膜有机酸对小麦具有较好的解铝毒效果,增加了小麦产量。三种包膜有机酸中柠檬酸的效果最佳。有机酸解铝毒的效果因小麦品种而异,其中敏感小麦优于抗性小麦。 相似文献
5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污染土壤不同施肥处理对雪里蕻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通过有效的农业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雪里蕻的叶绿素含量和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使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升高,使光补偿点(LCP)降低.施用有机肥可以保持较高的Pn、LSP和AQY,而且与有机肥的施用方式有关.增施磷肥使雪里蕻的Pn和LSP最大.各施肥处理下Fv/Fm的值均大于0.8,表明雪里蕻未受到光抑制.可见,适宜的施肥措施可以改善Cd污染土壤雪里蕻的光合特性,从而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58.
华东典型地区有机与常规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上海市奉贤县星辉园艺场有机大葱、白花菜基地,江苏省溧水县共和有机水稻基地和安徽省岳西县余畈有机猕猴桃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监测,比较研究了有机农业与周围相应常规农业土壤Cu、Zn、Pb、Cd、Cr和Ni等6种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上有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较小,但如缺乏对有机肥原料的监控,施用Cu、Zn和Cr含量较高的原料制作的有机肥,往往造成土壤中Cu、Zn和Cr的富集,进而会威胁有机食品的品质与安全。 相似文献
59.
采用室内模拟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有机和常规养殖底泥中氮、磷的溶出规律。结果显示:有机组氨态氮溶出总量明显高于常规组,覆水前期,底泥厚度是决定氨态氮溶出总量的主要因子,中后期底泥类型成为主要因素。相同厚度底泥中有机组硝态氮的污染负荷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较有机组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溶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5 cm和10 cm底泥厚度下有机组溶出总磷量分别高于常规组60.5%和56.5%,但在前4 d有机组的溶出速率低于常规组,应提早换水以有效控制总磷浓度。 相似文献
60.
红壤旱地氮素的剖面迁移与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菜和花生作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中亚热带丘陵区红壤旱地土壤NO-3-N剖面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了土壤母质、施氮、降雨和作物生长对土壤剖面中NO3--N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母质影响了红壤剖面中NO-3-N含量的分布,红粘土红壤下层NO3--N累计比例较红砂岩红壤高;NO-3-N的迁移在整个轮作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红砂岩红壤60 ̄80cm深度的NO-3-N含量在整个轮作期中变化范围为20.4~32.9mg·kg-1;降雨是土壤NO-3-N迁移的主要驱动力,降雨后土壤中NO3--N含量随土壤深度而增加;施肥主要影响表层土壤中NO-3-N含量的变化;作物收获后土壤0 ̄80cm剖面中NO-3-N的储量随氮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