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造林立地质量的定量评价,均基于有林地。用有林地上层木树高,评价有林地和预测宜林地生产潜力。这对一些有林地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行的。而在少林或无林地区,则无法应用,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地区,更显得无能为力。因而生产中普遍采用地形——土壤主导因子定性分析方法。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过去这种传统的方法,即光  相似文献   
52.
以重点调查与全面搜集已有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式 ,对杉木、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现状与潜力 ,分别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水平 ,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集体杉木人工林现实生产力多为气候生产力的 11%~ 18% ,国有林多为 2 0 %~ 4 0 % ;若达正常经营状态 ,集体、国有杉木人工林其生产力可在现有水平上分别再提高 70 %以上和 4 0 %。集约经营条件下 ,杉木可达气候生产力的 50 % ,马尾松可达 80 %左右。良种、良法条件下 ,国有林生产力可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 80 %以上。相同条件下 ,马尾松同杉木相比 ,生物生产力高 2 0 %以上  相似文献   
53.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根际进行包埋处理 ,形成持续干旱环境 ,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和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始终大于油松 ,而蒸腾速率则相反 ;在干旱胁迫的第 2年 ,油松净光合速率比第 1年降低了 5 1.1% ,侧柏降低了 4 1.2 % ,刺槐降低了 5 4 .4 %。侧柏水分利用效率较油松高约 34%。中度水分胁迫 1年后 ,油松、侧柏、刺槐的叶量分别为对照的76 .1% ,81.7%和 79.3% ,2年后分别为 5 5 .2 % ,6 1.3%和 2 4 .2 % ,第 3年刺槐叶面积已缩小为对照的 75 % ,并出现大量落叶 ,油松、侧柏也有此现象。同时 ,持续干旱 1年后 ,油松、侧柏的枝长分别为对照的 6 4 .4 %和 6 6 .7% ;持续2年后 ,分别为对照的 37.6 %和 4 0 .9%。试验表明 ,各树种忍耐长期干旱的能力不同 ,侧柏最强 ,油松次之 ,刺槐最差 ,表明各树种林分抗旱稳定性不同。  相似文献   
54.
对黄土高原现有林业资源进行了归类分析评价。分别资源类型对其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作防护林种的森林再生资源之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防护林更新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对林业资源开发,提出了“以开发利用保持,以持续发展实现永续利用”的经营方针,及全方位开发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5.
利用海南文昌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木麻黄工业原料林样地资料,通过参数置换法,构建了以优势高模型为基础,以断面积预估为中心,将蓄积量作为目标变量的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结果表明:组成模型系统的各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各模型的预估值与观测值差异不显著,适应性较好,能对木麻黄的优势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生长进行正确预估,可用于研究区木麻黄工业原料林的生长与收获预估。研究方法为一次性调查数据生长模型及类似模型的研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并为当前缺少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和大量解析木数据的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油松与侧柏人工幼林热量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量平衡原理,探讨了陕西淳化县油松及侧柏人工幼林的热量平衡规律。结果表明:4~5月份,油松和侧柏人工幼林的净辐射能分别为62.61~667.47W/m^2和78.71~637.23W/m^2,油松林的乱流热交换量、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分别为17.07~202.34、5.48~15.13、36.81~457.25W/M^2,侧柏林分别为24.94~248.31、6.08~21.11、40.07~378.44W/m^2。在相同条件下,该区油松林的耗水量大于侧柏林。  相似文献   
57.
黄土高原沟坡次生植被与土壤营养现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次生被群落生物量与土壤养分之关系,分别立地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坡上部的群落生物量最低,为0.693kg/m^2,阴坡上、下部和半阴坡下部相近且较高,平均为1.228kg/m^2,阴坡、阳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坡向不同坡位,相同层次的有机质趋于一致;阴坡各立地类型0-30cm土层内平均为24.15g/kg,阳坡霜应层层次均值为14.26g/kg0.30cm、0=  相似文献   
58.
陶霞娟  孙敬爽  余海  孙长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21-11722
[目的]探讨不同N、P、K施肥比例对彩色针叶树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从美国引进的‘金叶疏枝’欧洲刺柏为供试品种,栽培在珍珠岩+蛭石(3∶7)的基质中,采取喷施营养液的方式,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N、P、K施肥比例对‘金叶疏枝’欧洲刺柏株高、冠幅、地径、高径比、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各处理都能够提高株高、地径、冠幅、高径比、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及根冠比,但各处理影响程度有差异,处理⑤在0.05水平上显著促进‘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的株高、冠幅、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结论]合理的N、P、K施肥比例可促进‘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59.
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编制造林立地质量得分表时,国内外采用有林地上层木高(全高)作为基准变量和环境因子(自变量)来建立预测方程。但是,近年来研究认为,用上层木全高作基准变量有一些弊端。为此,我们在渭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内收集了204块标准地资料,选用了多个基准变量与环境因子,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试图从中筛选出复相关系数高的、预测效果较好的方程来,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0.
为建立合适的枯落物截留雨量预估模型,利用2008-2011年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对降雨的截留与林外降雨量(P)、林内穿透雨量(TF)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研究;运用Bootstrap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截留与林内外降雨量均可用非线性模型Ic=aPb进行回归模拟,回归方程分别为Ic=0.499P0.627和Ic=0.717TF0.513.该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拟合方程参数稳定性良好,经检验方程均达到显著性要求,可用于预估该区域油松人工林的枯落物截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