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4篇
  24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温室黄瓜叶片近红外图像消噪算法与含氮量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温室黄瓜叶片近红外图像的消噪算法以及叶片氮素含量非线性预测.用普通CCD相机加滤光片采集不同生长时期水果型小黄瓜Deitastar的叶片图像,利用小波变换对黄瓜近红外图像进行小波消噪处理,再采用基于邓氏关联度的图像边缘检测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信噪比较好的目标图像,之后通过计算灰度值得到黄瓜叶片的植被指数.对获得的各种植被指数与黄瓜叶片氮含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后得到CNDVI与氮素含量相关系数最高达0.67,同时GNDVI、NDGI、NDVI与氮素相关性显著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50.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对植被指数同黄瓜叶片含氮量进行拟合,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25,验证R2为0.728,达到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72.
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空间分布成图方法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叶绿素含量能够反映作物的生长情况,建立大田叶绿素空间分布模型能够直观地表现田间作物长势情况,为开发车载式作物长势空间分布分析系统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基于地统计学的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空间分布成图方法及精度分析。首先,采集了67个样区中心点叶绿素含量和GPS信息,基于地统计学理论讨论了利用稀疏样本点数据建立高精度空间分布图的可行性。随机划分建模集和验证集,基于建模样本分别使用反距离插值法(IDW)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OK)绘制了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田间分布图,然后对验证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2种方法的检测精度,并讨论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2种插值方法拟合的预测数据与验证数据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IDW插值与验证数据相关系数为0.722,协方差为1.361;基于OK插值与验证集数据相关系数为0.517,协方差为0.798。结果表明,IDW插值分析方法更适用于采样点分布不均且距离较近的稀疏样本点空间分布成图。  相似文献   
273.
<正>1中龙1021.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黑农64为母本,(黑农48//黑农51/科新3) F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2特征特性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550℃左右。该品种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 cm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0 g左右。三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40.85%,脂肪含量20.86%。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相似文献   
274.
我们结合市场需求,总结出综合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花卉一年多种多收的几种生产栽培模式:剑兰—郁金香—剑兰、剑兰—亚洲百合、郁金香—铁炮百合、郁金香—西(甜)瓜—剑兰等,每亩利润都在万元以上。现介绍剑兰—郁金香—剑兰一年3种3收栽培模式供广大花农朋友参考。剑兰—郁金香—  相似文献   
275.
基于RGB-D相机的果树三维重构与果实识别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对果园果实机器人采摘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苹果果树三维重构以及进行果实立体识别与定位的方法。使用RGB-D相机快速获取自然光照条件下果树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通过融合果树图像彩色信息和深度信息实现了果树的三维重构;对果树的三维点云进行 R-G 的色差阈值分割和滤波去噪处理,获得果实区域的点云信息;基于随机采样一致性的点云分割方法对果实点云进行三维球体形状提取,得到每个果实质心的三维空间位置信息和果实半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果树三维重构和果实立体识别与定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在0.8~2.0 m测量范围内,顺光和逆光环境中果实正确识别率分别达95.5%和88.5%;在果实拍摄面的点云区域被遮挡面积超过50%的情况下正确识别率达87.4%;果实平均深度定位偏差为8.1 mm;果实平均半径偏差为4.5 mm。  相似文献   
276.
为了探索大田冬小麦冠层叶片叶绿素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基于车载式多光谱成像系统进行了大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快速无损诊断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车速条件下车载式多光谱成像系统的工作性能。系统以福田欧豹4040型拖拉机为车载平台,搭载了2-CCD多光谱图像智能感知系统。田间试验分别设置了4种行进速度(分别为S1(0.54 m/s)、S2(0.83 m/s)、S3(1.04 m/s)、S4(1.72 m/s)),采集了冬小麦冠层可见-近红外图像,同步获得了车载GPS轨迹坐标信息,并测量了样本叶绿素含量指标SPAD值。图像经滤波和冠层分割预处理后,提取了 R、G、B 、NIR 4个波段平均灰度,并计算了RVI、NDVI等4种常见植被指数、 H 分量的灰度平均值和覆盖度 C ,共10个图像检测参数。分析了各图像检测参数与叶绿素含量指标SPAD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S1、S2和S3速度下,各图像检测参数与SPAD值相关性高于S4速度。同时,S1、S2、S3速度下,NDVI、NDGI、RVI与SPAD值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达到0.50以上。分别建立了S1~S3不同车速下叶绿素含量指标诊断MLR模型,模型精度满足作物生长空间分布图制图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载式大田作物生长参数移动诊断效率,将不同车速下的数据合并,选取NDVI、NDGI、RVI参数建立叶绿素指标MLR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通用性。该研究可为车载式大田作物生长快速诊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77.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ALB,Asian longhorn beetle)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我国重要林木蛀干害虫(萧刚柔,1992)。中国东部光肩星天牛分布区位于100°—127°E、21°—43°N(阎俊杰,1985);该虫现已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芝加哥市、纽约州的纽约市和长岛以及新泽西州,加拿大的多伦多和安大略建立低密度种群,奥地利、德国乃至法国亦有光肩星天牛  相似文献   
278.
本研究应用细胞化学和生化方法测定离体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内的单胺氧化酶(MAO)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细胞的体外增龄,细胞内MAO含量增加,当人参根皂甙(SRG)、人参果皂甙(SFG)和人参茎叶皂甙(SSLG)与不同代龄的细胞共同孵育一周后,高代龄细胞内MAO含量显著下降,SRG显著降低了LPO含量,但SFG和SSLG对LPO没有明显影响。对于低代龄细胞,SRG和SSLG电可使MAO含量降低,但对LPO没有影响,SFG反而升高了MAO和LPO的含量。  相似文献   
279.
自然条件、政策环境、经济因素、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影响粮食产量。选取安徽省1990—2012年影响粮食生产的7个因素,最初,使用前向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粮食成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3个变量。其次,Johansen协整检验阐释了这3个变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构造脉冲响应函数及进行方差分解得出这3个变量对总产量的贡献度为:粮食成灾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所以,增强农业工程的防灾减灾效果,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科学控制化肥施用量对提高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80.
为了合理利用农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稻田土壤环境,促进水稻增产。在连续2年大田分区定位试验基础上,以水稻品种F优49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薯-稻(PR)、油-稻(RR)、冬闲-稻(WFR)3种种植模式下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R、RR较对照WFR相比,可显著提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水稻整个生长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分蘖盛期和齐穗期达到峰值,2个时期均是PR模式最高,分别为2.78和2.38 mL·g-1。3种耕作模式的脲酶活性均在水稻抽穗期最高,具体表现为PR>RR>WFR,抽穗期后稻田土壤脲酶活性开始下降,齐穗期至成熟期脲酶活性下降幅度最大。各处理下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和产量的变化趋势均为PR>RR>WFR,PR和RR模式较WFR模式分别提高了14.00%、4.96%和7.23%、0.72%。说明PR、RR两种保护性耕作模式较WFR这种非保护耕作模式能够提高土壤酶活力,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