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大豆硬实形成机制与破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实是种子休眠类型之一,在豆科作物中最为常见。种皮缺乏透性是硬实大豆形成的主要原因。种子硬实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大豆生长后期的环境条件以及贮藏条件等。硬实的处理方法机械划破种皮、温度处理、干湿交错处理和化学处理等。在种质保存过程中还可对种子硬实特性加以利用,发挥坚硬种皮的保水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为提高吉林省大豆单产水平,选育适合吉林省东部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2003年以吉育53为母本、吉育6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吉育201。2011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4.
低铁胁迫与大豆品种铁效率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铁效率差异显著的铁高效和铁低效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旨在探明低铁胁迫与大豆品种铁效率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地上部光能吸收因子和根系形态因子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41.0%和67.2%;根据这2个因子中绝对值较高的特征向量可以看出,提高光合作用以及根系表面积有助于提高大豆耐低铁能力。从Logistic方程动态模拟结果来看,铁高效品种的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VVm均高于铁低效品种;低铁处理令铁低效品种根系到达Vm的时间推后,而铁高效品种则通过提高根系V来抵抗低铁对生长所造成的伤害。但当铁浓度为0 mmol/L时,无论是铁高效品种还是铁低效品种地上部的VVm和△t都较低,表明不同铁效率品种的划分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植物抵御胁迫的能力不仅是由自身特性所决定,与胁迫程度也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35.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园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用途进行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校园植物有45科85属112种,其中,蔷薇科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18.75%;李属和刚竹属种类最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46%。校园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有26科71属各有1种植物。校园植物有4种生活型,其数量表现为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藤本类,其中,乔木类有21科35属53种,分别占校园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46.67%、41.18%和47.30%。校园植物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具有观赏性植物103种,占总种数的91.96%,观花、观叶植物各占46%;还有74种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占比66.07%;食用、材用植物各24种,均占比21.40%。该研究对促进植物学教学、校园绿化建设和植物科普教育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大豆SSR指纹图谱身份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育成大豆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图谱身份证的构建逐渐成为当今品种鉴定的重要技术手段。文中综述了SSR指纹图谱身份证技术在大豆品种鉴定方面的应用进展;综合分析了当前SSR指纹图谱身份证构建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以期为科学快速准确地鉴定大豆品种,评价种质资源和解决品种产权纠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吉育206为国审高油品种,2013—2014年全国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3.5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0.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91.6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2.3%。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吉林省吉林、延边等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8.
大豆源库流关系研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的源是光合产物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库是光合产物积累、需求及消耗器官,流是源与库之间同化物运输的渠道。大豆产量形成的实质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综述了大豆源、库、流的概念,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为分析近年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病性水平的演化,为大豆生产提供更好的育种思路和抗性育种材料,本研究利用中国北方春大豆种植区主要流行的SMV Ⅰ、SMVⅢ株系和大豆灰斑病菌1号、7号混合生理小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评价2016-2019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不同生育期组品种(系)对流行病害的抗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0.
针对喷杆喷雾机作业过程中,因田间地表起伏和土壤硬度不同导致喷杆与施药靶标面无法始终保持适当距离、影响施药均匀性和防治效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喷杆高度智能调节系统。该系统采用3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获取喷杆不同位置的高度信息并用限幅滑动平均滤波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同时将双轴倾角传感器分别安装于车体底盘中部和喷杆上,以实时获取喷雾机和喷杆的姿态信息。然后采用基于加权平均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对喷杆高度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综合考虑当前喷雾机姿态信息和喷杆高度信息,设计使用不同的控制参数和控制规则,再由专家控制推理机按照制定的控制策略进行推理输出。然后控制机构通过PWM控制电磁比例换向阀动作,驱动喷杆调节油缸对喷杆高度进行调节,使喷杆高度误差快速稳定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给出了喷杆系统的机械结构,阐述了系统硬件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喷杆高度智能调节系统的专家控制算法和软件实现。系统通过CAN总线实时获取外部变量施药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实现与变量施药系统的工作同步,同时由触摸屏实现人机交互,设定放大系数、衰减系数、动作阈值等控制参数,再通过CAN总线输送至控制器用于喷杆高度控制。系统应用于课题组研制的3WZG-3000A型大型喷雾机,并针对喷杆高度智能调节系统的调节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跟随阶跃激励引起的喷杆高度调节需求,当喷杆高度控制允许误差设定为8%、阶跃激励为20cm时,最大调节时间不大于0.75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