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1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树木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树木外生菌根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多样性研究能反映外生菌根真菌的种群结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方法诸如大多数微生物处于不可培养状态的局限性,提高了人们对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认识。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常用的方法,综述了它们在菌根研究中的应用状况,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蛹虫草中虫草素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蛹虫草中虫草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对虫草素提取富集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对虫草素分离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离子交换树脂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对虫草素的主要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质联用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并对膜分离技术在虫草素提取分离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蛹虫草中虫草素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测定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100.2%,RSD分别为2.3%和1.2%。这两种方法均可作为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但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测定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富硒与未富硒的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菌丝体和子实体水浸提液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的差别,分别用Fenton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和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提取物的浓度与抗氧化性均呈剂量效应关系。富硒子实体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是未富硒菌丝体的6倍;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在反应90s后与BHT持平,对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抑制率仍维持在27%;在浓度为50 mg·mL-1,还原力A700可达到0.886。子实体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强于菌丝,富硒培养后的蛹虫草水浸提液抗氧化能力可增强。  相似文献   
75.
脉孢霉(Neurospora spp)又称链孢霉、红色面包霉或串珠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和病害。由于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食用菌栽培中一旦被污染将造成重大损失。自2008年以来,我们走访了北京房山、山东淄博、河北平泉、黑龙江尚志、苇河等地的食用菌产区,发现此病害侵染食用菌培养料和菌丝,造成培养基质大量报废、菌袋成品率下降、栽培场所环境污染的事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6.
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褐斑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5,修剪对病情指数没有明显影响.在30℃湘对湿度大于60%时,随着湿度的增加,病情指数明显升高,最高病情指数为80.90.  相似文献   
77.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利用菌落拉丝法,从自然发酵的酸菜和鲜奶中筛选出1株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L3,经苯酚—硫酸法进一步鉴定,得出其产胞外多糖能力与菌落拉丝长度成正比。通过生理生化和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78.
阿特拉津降解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营口农药厂排污口、药厂周围受污染土壤及未受污染农田分别采集活性污泥和土样,共富集分离到以阿特拉津作为唯一氮源生长的28个菌株。对所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降解能力的测定,筛选到降解能力相对较高的2个菌株,其降解率分别为62.7%、58.3%,分别编号为AT1、AT3;对AT1、AT3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sp.)。  相似文献   
79.
氯化苦熏蒸土壤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测定处理前后的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种群的数量变化,探讨氯化苦熏蒸处理保护地土壤的杀菌效果。氯化苦熏蒸土壤可杀灭土壤微生物,对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杀灭率均在85%以上,有效地减少土传病害的病原菌数量,从而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率;最经济有效的氯化苦(90%油剂)的熏蒸剂量为20mgkg-1,相当于每亩剂量为25-35kg;熏蒸的时间为5d以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能够对熏蒸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在20℃以上熏蒸均有较好效果,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含水量以5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我国大规模栽培的9个滑菇主要栽培菌株进行同工酶分析,同时以传统的拮抗实验辅助说明不同滑菇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及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我国滑菇栽培品种间具有不同亲缘关系,同时表明同工酶可作为滑菇菌种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