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4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75篇
  40篇
综合类   343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代森联在几种典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评价代森联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安全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研究代森联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等典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及其降解中间产物乙撑硫脲(ETU)的产生及消散状况。结果表明,代森联在各种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水分条件对代森联的土壤降解周期影响明显:代森联在pH较大、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太湖水稻土中降解最快,在pH较小、有机质含量偏低的江西红壤中降解最慢;积水厌气环境有利于代森联的降解;推测微生物作用是土壤中代森联降解的主要机制。在代森联土壤降解周期内,均可捕捉到ETU的存在;东北黑土中ETU变化趋势为先累积后降解,其余2种土壤中仅在降解初期中捕捉到。在原药降解至90%时,ETU残留量可降至0.05 mg/kg安全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852.
亚洲棉EMS诱变条件优化与突变体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适于亚洲棉诱变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创制优异亚洲棉突变体。【方法】用体积分数0.4%~1.5%EMS溶液浸泡处理亚洲棉石系亚1号种子4~8 h,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对石系亚1号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对M1、M2代突变株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0.6%EMS溶液处理8 h,石系亚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为51%、18.84,诱变效果最佳。以该参数大规模诱变处理约23 000粒石系亚1号种子,共筛选获得M1代变异材料5559株,突变频率为48.37%;M2代变异材料825份,突变频率为14.17%,其中叶型、株型的突变频率最高,分别为8.0%,5.9%;M3代变异株系57个,变异性状遗传频率为31.30%,M3代新增突变频率为18.26%。【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亚洲棉种子EMS诱变体系,构建了亚洲棉石系亚1号M2突变群体,获得了36份可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株系,为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853.
<正>单粒精量播种方式,对种子质量要求更高。要想保证一次播种苗齐,苗壮,就要对种子活力进行检测。种子活力是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决定种子迅速整齐出苗和长成正常幼苗潜在能力的总称。按国家规程检验的发芽率是给种子适宜的条件进行发芽,吉林省春播玉米,播种时间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这段时间里,最低气温是5℃左右,有的种子在实验室种子发芽率很高,但在田间出现缺苗,主要原因是种子活力低造成的,根  相似文献   
854.
孔德佳 《种子科技》2020,(3):120-121
林业育苗技术直接影响到树木成长的形势,育苗人员必须对育苗技术具有足够的认识,主要讲述了林业生产中育苗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育苗技术不先进、育苗技术管理观念落后、育苗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重点阐述了相应的对策,包括使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改进育苗技术管理理念、培养育苗技术人才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5.
以冬枣花药为试验材料,研究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因素,优化各因素建立高效的冬枣花药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加入0.4~0.6 mol/L的甘露醇4℃处理1~3 d可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2,4-D+0.5 mg/L TDZ+30 g/L麦芽糖,诱导率可达到69.72%。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 mg/LNAA+1.0 mg/LTDZ+30 g/L麦芽糖;在WPM+0.2 mg/L NAA+0.5 mg/L TDZ+20 g/L麦芽糖时,分化率最高可达89.00%。  相似文献   
856.
正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了种子发芽率的概念,种子发芽率是在规定的条件下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规定了玉米种子发芽率时间是7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在种子发芽过程在规定时间内给它最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充分条件,达到发芽率的最大潜力。本方法研究的目的是找到检测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时间点,缩短玉米种子发芽时间,达到最高发芽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57.
正玉米种子净度高、籽粒饱满、均匀、健壮、活力高、种子水分达到标准是出苗整齐的前提,在种子初检指标一定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机械处理进一步达到预期目标。1亲本种子要经过分级、比重加工处理同一规格的种子尽量用在一块地,便于计算母本用种量,利于田间出苗长势一致,不间苗或者少间苗,提高花期在播种环节的调控能力。同时在去雄环节容易计划人力、物力,便于机械去雄,同时人工一次去雄率也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58.
针对鲜活扇贝加工中开壳困难、效率低、开壳后贝柱和内部组织损伤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红外加热开壳方法。在红外加热过程中,贝壳表面温度是影响开壳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开壳效果,需对温度进行预测和控制。通过分析红外灯管直接辐射和梯形灯罩间接辐射,建立红外辐射下扇贝表面的参数化热流分布数学模型,研究可控参数包括灯罩侧面倾角、灯罩侧面宽度、灯管安装高度对辐射热流分布的影响,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贝柱区域辐射热流密度占比作为加热效果指标,灯罩侧面倾角、灯罩侧面宽度、灯管安装高度为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进行多因素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当灯罩侧面倾角为30°、灯罩侧面宽度为40 mm、灯管安装高度为60 mm时,可以有效提高贝柱区域辐射热流密度占比达到0.584 9。根据优化结果进行温度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温度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开壳效率单列可达15个/min,剥离后贝柱品质较高,感官评分值为97分,能耗为0.027 kW·h/kg。研究结果可为红外加热技术在扇贝自动化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9.
本研究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采集7份不同产地甜茶叶片的FTIR图谱,结合相关性系数和二阶导数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进行指认,并比较各供试甜茶的红外指纹图谱及甜茶苷含量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不同产地甜茶红外指纹图谱特征,可以将其归结为3大类Ⅰ类包括:金秀、荔浦、平南、象州及永福等地的甜茶,相关系数在0.992~0.999间;Ⅱ类包括第Ⅰ类型以外的广西其它采集地区的甜茶,相关性系数主要集中在0.984~0.990之间;Ⅲ类包括广东分布区,该区甜茶与广西分布区甜茶的相关系数均在0.986以下。供试甜茶与甜茶苷标准品的光谱特征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甜茶甜茶苷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广西金秀和广西平南产的甜茶叶片中甜茶苷含量最高,广西岑溪产的甜茶叶片中甜茶苷含量最低。所以,运用FTIR技术可以对不同产地甜茶进行分析并快速鉴别出不同产地甜茶中甜茶苷含量差异。本研究结果对广西地区甜茶的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0.
为了改进传统线路巡检工作,提高输配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提出以掌上电脑为硬件支撑、基于卫星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巡检系统的设计方案.GIS/GPS通过整合成新系统,可以提高电力巡检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使故障定位更加准确、显示方式灵活多样,并能更好地进行分析与决策.在对新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社会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设计的原则、开发平台的选择及具体的设计方案.同时,在嵌入式GIS设计中,还应注意内存使用、屏幕空间占用以及字符集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