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雨水叠加利用对干旱牧区牧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干旱牧区利用雨水灌溉青贮玉米的可行性,在不同的坡度上布置产流区向下方汇水,形成雨水叠加以增加下方土壤储蓄的雨水,从而增加常量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5°坡面和12°坡面径流区的集水效率分别为82.5%和87.3%;12°坡面上青贮玉米的长势、产量和水利用效率较5°坡面的高,12°坡面和5°坡面上的青贮玉米的平均株高为71.8和34.1cm,平均产量为18.6和0.63t/hm2,水利用效率分别为126.41和44.23kg/(hm2.mm)。研究结果可为在干旱牧区利用雨水叠加措施种植青贮玉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哈达岭余脉,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雨热同季,适于一季作物生长。全县玉米中低产田占50%,增产潜力很大。部分高产稳产田可通过技术集成和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成高产优质高效吨粮田玉米示范基地,具体措施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耐密、安全成熟并适用于机械化收割的品种。2.种植密度公顷保苗5万株到7万株,种植时不可擅自加大或者缩小密度,要严格按照品种介绍说明操作。3.地块选择选择在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肥保水、排水良好的平整地块。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和耕作层在25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丹项鹤的重要繁殖地,2011年4~5月对保护区繁殖前期的丹顶鹤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丹顶鹤孵化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各行为频率依次为:繁殖31.34%、觅食28.26%、警戒20.12%、静栖8.99%、游走4.51%、其他6.78%。在不同繁殖阶段,丹顶鹤各行为的生境分配存在一定差异。在产卵前期,繁殖行为主要发生在芦苇火烧地,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农田;在孵化初期,繁殖行主要发生在苇丛里,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芦苇火烧地。 相似文献
14.
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主控因子,对土壤侵蚀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水蚀风蚀交错带的强烈侵蚀中心——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内,选择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修建5 m×21 m标准径流小区,从2004年5月到10月,在天然降雨试验条件下,对其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趋势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储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6月上旬和7月上旬;各小区土壤水分循环过程基本均为“消耗—补偿—消耗” ,水分变幅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小;5个小区的蒸散耗水量大小依次为柠条地>荒草地>退耕地>黑豆地>谷子地,径流量大小依次为黑豆地>谷子地>退耕地>荒草地>柠条地.柠条蒸散耗水量最大,地表径流量最少,说明柠条灌丛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和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在侵蚀严重的水蚀风蚀交错带地区,合理规划发展柠条林等深根性植物是防止土壤侵蚀、利用深层土壤水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玉米种植体系土壤磷素有效性对有机肥长期施用响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但不同的研究间差异较大,通过基于有机肥种类、施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和土壤因素等大量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研究不同因素下土壤磷素有效性对有机肥长期施用的响应,对指导有机肥的科学施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公开发表的文献147篇,建立了305组包含单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数据库。采用Meta分析研究全国多个长期定位试验点的CF和CFM处理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FM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每投入100 kg·hm-2的磷,土壤有效磷增加量约为CF处理的2.6倍。高施磷量(>300kg·hm-2)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升幅度,约是低施磷量(<75 kg·hm-2)和中等施磷量(75~150 kg·hm-2和150~300 kg·hm-2)的3.5倍和2.3~2.6倍。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表现为畜禽粪便类>商品有机肥类>秸秆类>城市垃圾类有机肥。其中,畜禽粪便类中,猪粪、鸡粪和牛粪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增幅分别为210.4%、209.3%和156.7%。在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升效果,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且差异显著,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75%和100%时,增幅可达211.7%和239.7%。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pH等土壤因素是影响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提升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效磷增幅在12.7%~212.1%之间,表现为红壤>潮土>褐土>黑土>棕壤;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6%~1%时,土壤有效磷增幅可达248.5%,分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0.6%、1%~2%和2%~3%时的2.1、2.0倍和10.9倍;当pH为酸性(5~6.5)或者pH为中性(6.5~7.5)时,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pH为碱性(7.5~9)时。此外,土壤有效磷增幅随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年均降雨量>800 mm或年均温度>16℃时增幅最大。长期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均显著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并且在不同的土壤环境、轮作方式和气候因子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效磷的效应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施用有机肥不仅要充分考虑有机肥种类、施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而且要综合考虑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保障有机废弃物资源的科学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粒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预防效果。分为3个试验:安全性试验:设粗粉中草药(CP)组和超微粉中草药(SP)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采取人工灌服给药,观察7 d;预防性试验:设对照(C)组、CP组和SP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阶段性投喂2个疗程中草药后,用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攻毒试验鱼,观察10 d;中试试验:分组同预防性试验,在鲟鱼养殖基地进行生产性试验,连喂2个疗程后抽血测定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粒径的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鱼LD50均大于5000 mg/kg体重。预防性试验结果表明,CP、SP组试验鱼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中试试验结果表明,CP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SP组的丙二醛(MDA)、补体蛋白3(C3)水平均显著高于C、CP组(P<0.05);SP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2种粒径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维氏气单胞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投喂超微粉制剂组方中草药能提高西伯利亚鲟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在创造社会生产力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尤其是融资困难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融资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初探,以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融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主要结构蛋白糖蛋白(G),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IHNV中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经PCR方法扩增获得1 380 bp的G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FB-LIC-Bse杆状病毒载体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FB-LIC-Bse-G,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了重组杆粒rBacmid-G。将重组杆粒转染至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G蛋白可与抗组氨酸单抗(Anti-His)、抗IHNV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本研究克隆的IHNV G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正确表达,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研究G蛋白的功能及开发IHNV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