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林业   23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98年8月12 ̄20日,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杨树林树高3m处放置粘性诱捕器,内放人工合成的柳毒蛾诱剂内芯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每天上午检查一次。在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种群密度很低的情况下,9天共诱捕雄成虫21头。试验结果表明,该信息素对杨毒蛾确有引诱作用,为进行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正> 一、产卵饲养杯把刚羽化的草岭成虫放入产卵饲养杯,每饲养杯保持雌成虫占60-70%。产卵饲养杯是一个塑料广口瓶,直径为11厘米,高为13.5厘米,上面有一个螺口盖。广口瓶的边缘用针刺  相似文献   
23.
姚德富  严静君 《林业科学》1993,29(6):497-502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菱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 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蛾、黄刺蛾等多种林木食叶害虫有明显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24.
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斑痣悬茧蜂、寄蝇类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955%。蛹期天敌有寄蝇类、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脊腿囊爪姬蜂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1908%,不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和病毒致死率,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301%的个体被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而致死。  相似文献   
25.
温度与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蠋蝽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捕食农林害虫的天敌。近年来,随着生物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对蠋蝽的研究也日益引起重视,并且开始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吉林省林科所于1977年进行了利用蠋蝽防治榆紫叶甲且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的试验,效果达70%左右。此后,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的林业科研单位,对侧柏毒蛾Parocneria  相似文献   
26.
辽宁省鞍山地区舞毒蛾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在辽宁省鞍山、海城和岫岩县,共收集到舞毒蛾天敌36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9种,捕食性昆虫15种,病毒和白僵菌各1种。在幼虫期,优势种是病毒、窄腹凹眼姬蜂和绒茧蜂,可杀死56.09±20.75%的幼虫。蛹期主要是寄蝇和麻蝇,追寄蝇数量占75%以上,总寄生率为31.21±20.87%。研究表明,天敌对控制舞毒蛾种群数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正> 根据1986年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协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组成的舞毒蛾天敌考察组,一行三人于1986年6月28日至7月21日赴美进行舞毒蛾及其天敌研究的考察。考察组在美期间,先后参观了康涅狄格、麻萨诸塞、弗蒙特、新泽西、特拉华和马里兰六个州的七个科研和教学单化的实验室和两个野外试验点。重点考察美国农部林务局的东北林业试验站森林病虫实验室和农部的动植物健康检疫实验室。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道1986—1989年北京西山地区广大腿小蜂对榆毒蛾蛹的寄生率、羽化期、雌雄比和成虫寿命。第1—2代榆毒蛾被三种大腿小蜂的寄生率通常多在30%以上,对抑制榆毒蛾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