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98年8月12 ̄20日,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杨树林树高3m处放置粘性诱捕器,内放人工合成的柳毒蛾诱剂内芯3Z-cis-6,7-cis-9,10-Di-epoxy-heneicosene,每天上午检查一次。在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种群密度很低的情况下,9天共诱捕雄成虫21头。试验结果表明,该信息素对杨毒蛾确有引诱作用,为进行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正> 一、产卵饲养杯把刚羽化的草岭成虫放入产卵饲养杯,每饲养杯保持雌成虫占60-70%。产卵饲养杯是一个塑料广口瓶,直径为11厘米,高为13.5厘米,上面有一个螺口盖。广口瓶的边缘用针刺 相似文献
23.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菱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 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蛾、黄刺蛾等多种林木食叶害虫有明显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24.
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斑痣悬茧蜂、寄蝇类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955%。蛹期天敌有寄蝇类、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脊腿囊爪姬蜂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1908%,不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和病毒致死率,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301%的个体被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而致死。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