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EDTA对中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05 mol·L-1的 EDTA 作为解吸剂,对中低污染负荷土壤中Cd、Pb、Cu、Zn进行了振荡解吸研究,并运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d、Pb、Cu、Zn的解吸率随着解吸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中污染负荷土壤Cd、Ph、Cu、Zn解吸率高于低污染负荷土壤.反应720 min后,EDTA对中污染和低污染土壤中Cd、Pb、Cu、Zn的解吸率分别为Cd 45.16%、30.88%,Pb 51.32%、26.45%,Cu 17.86%、14.23%,Zn 23.31%、19.63%.双常数方程是描述污染土壤中Cd、Pb、Cu、Zn解吸动力学过程的最佳方程,其次为Elovich方程,最差模型是一级动力学方程.Cd、Pb、Cu、Zn的解吸速率随解吸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Cd、Pb、Cu、Zn在中污染土壤中的解吸速率大于其在低污染土壤中的解吸速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来源于大宝山矿区和惠州博罗非矿区的两个五节芒种群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的生长反应、Cd富集能力及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两个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种群植株对土壤中不同浓度的Cd的生长反应不同,低浓度Cd处理,非矿区种群的地上部生物量即受到显著影响,而矿区种群受到的影响不显著。Cd处理浓度提高时,非矿区种群的地上部生物量为对照的30.17%~42.07%,矿区种群地上部生物量为对照的57.80%~67.04%。非矿区种群根部生物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为对照的57.75%-64.08%,而矿区种群显著升高,为对照的117.43%~135.56%。五节芒矿区种群地上部和根部的Cd含量随着土壤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其升高速度明显快于非矿区种群。五节芒矿区种群根部积累的Cd总量远大于非矿区种群,且随着土壤中Cd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着Cd胁迫程度的加重,五节芒两种群转移系数和耐性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矿区种群的转移系数和耐性指数明显高于非矿区种群。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五节芒根部生物量与地上部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地上部生物量与根部和地上部Cd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地上部Cd含量与根部Cd含量及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耐性指数(Tolerant Index,TI)与根部和地上部Cd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反映了根部和地上部Cd的累积对植物产生了毒性,并对五节芒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矿区种群表现出对Cd更强的耐性以及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隔层根箱研究黑麦草根际微域中芘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隔层根箱,通过尼龙撩网插片的控制,实现根室土(S0)、离根室0~2 mm(S1)、2~4 mm(S2)、4~6 mm(S3)及>6 mm(S4)各室层土壤的分离采集,测定各室层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熵、代谢熵、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处理的各室层内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存在显著的不同,可提取态芘含量在各室层的大小顺序为S4>S3>S0>S2>S1;各室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熵、代谢熵、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出与可提取态芘含量变化相反的趋势。未种植黑麦草处理的各室层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熵、代谢熵、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没有差异。种植黑麦草处理各室层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熵、代谢熵、脱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种植黑麦草处理土壤微生物活性在各室层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湖泊沉积物内部因素对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泊沉积物既可充当湖泊水体营养盐的汇也可转变为源,而磷则是富营养化的制约性因子。沉积物-水界面的磷交换过程与沉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特征直接相关。本文对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动态的内部影响因子及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分别论述了沉积物粒级分布、磷的存在形态、电子受体、有机物等对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过程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华六索线虫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华六索线虫的生物学及一些基本的生态学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六索线虫寄生粘虫的主动侵染的有关证据。研究结果还表明其群体在土壤中的栖息深度主要在20—40cm处,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土壤含水过多,偏酸偏碱以及盐渍化等对其存活都有明显的影响;对寄生率影响较明显的为侵染期的降雨日数和前一年线虫脱出高峰期的露日数。 相似文献
16.
阿科蔓(AquaMats)生态基+复合微生物原位修复养殖水体中磷的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阿科蔓(AquaMats)生态基+复合微生物群落的处理方法来原位修复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水体中的磷。动态监测种植-养殖系统水体总磷(TP)、可溶性磷酸盐(DP)、水温、溶解氧(DO)、透明度等水质因子的变化,分析讨论了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体中的水温与TP显著正相关,水温升高有利于底泥磷的释放;水体表层(〈0.20m)的DO与TP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底层(〉1.0m)水中的DO与,TP呈显著负相关;水体透明度与TP也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AquaMats生态基材料+高效降解微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降低种植-养殖系统水中的TP和DP浓度。又能维持较稳定的处理效果;而且对底泥中的磷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广东大宝山矿山下游地区稻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了广东大宝山地区稻田土壤的Cd、Zn、Pb和Cu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多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大宝山矿山下游地区稻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山下游地区稻田土壤污染是以Cd和Cu为主的多金属复合污染,稻田土壤Cd、Zn、Ph和Cu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19、244.94、179.93mg·kg^-1和287.91mg·kg^-1,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0.33、2.59、2.84和11.32。Cd、Zn、Pb和Cu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5.07、2.03、2.07和8.9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Zn、Pb和Cu主要来自酸件灌溉废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利用害虫天敌之理论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种群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剖析了一些生态学原则对发挥害虫天敌作用的局限性。提出利用害虫天敌的研究工作应着重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既包括基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问题,又包括系统理论中的某些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TM影像和野外调查为数据源,3S技术为研究手段,对比分析了泰山风景区1986~2001年间不同人为干扰程度区域的景观结构、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景观多样性高程的分异。结果表明,泰山南部人为干扰斑块动态变化高于北部,南部景观结构变化明显,北部轻微。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主要是在北部海拔900m以上和南部900m以下区域,揭示了人为活动是斑块分割的主因,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取决于人为干扰的程度。研究结果从景观生态学角度为泰山合理调整自然和人为影响,构建理想的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