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对渭干河-库车河典型绿洲范围内的土壤盐分离子空间变异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该三角洲土壤离子的空间相关性,揭示季节变化对土壤8大离子分布的影响。[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以渭干河-库车和典型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土壤8大离子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绘制了土壤盐分离子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的空间分布图。[结果]在研究区中所有盐分离子含量数据经K-S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不同季节的盐分离子含量变异性不同,10月的变异性高于4月,这可能是是由于10月降雨量小于4月,盐分离子随着强蒸发被带到土壤表面,盐分离子含量高;半方差分析得出盐分离子均表现为高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但程度有所差异;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大部分盐分离子的空间结构性都较好,但2010年4月采集土样的Ca2+和Mg2+以及2010年10月份采集土样的Mg2+均适合线性模型,所以空间结构性较差,同时也表现出研究区特有的土壤盐分分布特征,这与研究区盐渍化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型相一致。[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盐渍化土壤的分区、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典型盐渍化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借助常规统计与地统计分析方法,对绿洲表层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该绿洲土壤盐类主要以氯化物为主,同时并伴有少量的硫酸盐-氯化物类;在空间变异性上,CO23-和HCO3-为中度变异性,土壤含盐量、Cl-、Ca2+、Mg2+、SO24-以及K++Na+均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于渭干河、库车河的下游,塔里木河的北部,绿洲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区域,表层土壤中Cl-和K++Na+含量较高。在绿洲西部和西北部,Cl-、Ca2+和K++Na+分布的含量则相对较低。此外,HCO3-、SO24-和Mg2+的含量在绿洲中部分布较高;而CO23-的含量在绿洲北部有较高水平的分布;从绿洲整体分布情况来看,盐渍化土壤主要呈大面积区域性分布于绿洲的外围和扇缘地带。  相似文献   
63.
耕地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人类的生存,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使用于田县1979-2004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气象资料,选取15个人为和自然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耕地动态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于田县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总人口变化贡献率最大,而自然因素影响不大.虽然气候对耕地面积变化影响不大,但耕地面积变化对气候有一定影响.随着于田耕地面积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于田县年蒸发量和年均风速减小,进而改善于田县恶劣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64.
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土现状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外调查和实地测点为基础,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电导率和溶解性固体在三层呈T型分布0-10 cm>10-30 cm>30-50 cm,同时,三者在各个土层均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pH值和含水量在三层变化并不显著,pH值在各个土层为弱变异性,而含水量则表现为中等变异性;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认为以Cl-、Na+和Ca2+为主的第一主成分代表了土壤的盐化状况,以Mg2+和K+为主的第二主成分则反映了土壤的结构状况,而以HCO-3为主的第三主成分代表了土壤的碱化状况.  相似文献   
65.
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干旱区土地利用和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提出了表征县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因素的指标,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及探讨人口变化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特别是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协调干旱区土地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依据,也为干旱区土地利用研究的深入积累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66.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采用CI700便携式野外光谱仪,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以及实地测点,分析了该绿洲盐渍化地区的几种典型地物(盐渍化地、细沙地、沙丘、棉花地等以及柽柳、骆驼刺、芦苇等)的光谱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尤其是对盐渍化地和盐生植被的光谱曲线的差异做出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了噪声去除,分析实测光谱数据噪声特征。同时利用导数光谱技术清除植被环境背景影响。并且也利用归一化的方法基本消除了不同程度的盐渍地光谱和同一采样点不同时期的盐渍地光谱由于采样时的光照条件、气候条件等所引起的光谱差异。在对实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并利用ENVI软件建立了小型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主要地物的光谱库,该库可服务于渭—库绿洲的地物调查、植被调查、植被分类和环境监测等遥感应用。  相似文献   
67.
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早区绿洲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直接影响着绿洲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选用研究区四期遥感影像,结合分类后比较的方法,分析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轨迹模型以及在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之间的转化过程和流向,并将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按照驱动因素分为未变化类,自然因素导致的变化类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变化类三种形式,分别做统计分析,定量化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近15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面积变化较为显著,其中耕地和盐渍地的面积变化最为明显,分别由5.596%,7.570%增长到17.063%和17.228.根据变化轨迹可得,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变化主要是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占区域总面积的22.5%;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变化主要是耕地的开垦以及水库渠系的修筑,占区域总面积的22%.随着绿洲人口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影响越来越频繁,直接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68.
随着生态需水需求和农业用水量的提高,水资源保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作为主要的水资源消费者(利用者)的同时,也是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农民们的水法意识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通过克里雅绿洲农民水法意识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们水法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以及提出了提高农民水法意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9.
塔里木河水质现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河水质污染对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利用阿克苏河的龙口、西大桥断面以及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的阿拉尔、十四团断面2001-2005年实测数据,在统计软件STATISTICA的支持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塔里木河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龙口和西大桥断面的水质属于一级(清洁)水,而阿拉尔和十四团断面的水质属于4级(中等污染)及5级(重污染)水。塔里木河的主要污染物为氯化物、总硬度、矿化度、硫酸盐、亚硝酸盐等。  相似文献   
70.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盐生植被进行双向指示种分类和模糊数学排序,结果显示:以柽柳和芦苇为优势种的群落V具有最强的耐盐能力;以柽柳、盐穗木和盐节木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Ⅲ耐盐能力次之;以梭梭为单优势种的群落Ⅳ耐盐能力相对较弱;其他植物群落则属于中间过渡类型.柽柳、盐穗木在高盐环境下,具有很强的种间竞争能力,是绿洲盐渍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