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林业   321篇
农学   397篇
基础科学   271篇
  234篇
综合类   2124篇
农作物   399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1163篇
园艺   302篇
植物保护   25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67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前关于薏苡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虽然相对其他作物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从分子标记、功能基因和基因组测序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薏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讨论了薏苡分子水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其分子生物学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2.
以广西桂平市为例,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成效,探讨了土地整治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3.
繁6是中国小麦育种最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 明确其优良特性的遗传机制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9个繁6衍生品种的7个产量相关性状, 并利用全基因组SSR标记分析了繁6中控制这些性状重要遗传区段和基因位点在子代中的遗传效应。表型鉴定结果表明, 繁6产量相关性状在不同世代衍生品种中表现无显著差异, 表明这些性状在衍生品种选育过程中受到选择并稳定遗传。利用已获得的控制小麦产量相关“一致性” QTL区段的417个SSR标记进行分子扫描, 发现11个繁6特异SSR标记在其衍生后代中被高频率遗传。性状-标记关联分析表明, 21个来自繁6的特异SSR标记与产量相关性状极显著关联(P < 0.01)。同时鉴定出分别位于2A和5A染色体的Xgdm93.3-Xgwm526.2Xbarc100-Xgwm156.1区段, 前者控制株高和小穗数, 后者控制千粒重。本研究证实, 上述两个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的位点或区段在小麦产量育种进程中受到强烈的人为定向连续选择, 并在四川乃至西南麦区小麦产量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4.
为明确不同温度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东方粘虫种群动态模型,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得到了室内不同温度下东方粘虫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生命表参数,并基于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了2个月内东方粘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东方粘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24℃下,东方粘虫单雌平均产卵量为717.1粒,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成虫寿命也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且雄蛾寿命显著长于雌蛾,分别为15.3 d和13.0 d;卵孵化存活到成虫的概率、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均最高,分别为66.7%、68.9%和96.8%。内禀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平均世代周期则显著降低,18、21、24、27、30℃下分别为0.051、0.077、0.113、0.121、0.156 d-1和77.2、61.3、49.0、40.3、31.5 d;周限增长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1.05、1.08、1.12、1.13、1.17 d-1;净增殖率在24℃下为257.1,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其它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表明东方粘虫在18~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生殖,24℃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925.
为开发快速、准确的粘虫Myth imna separata (Walker)近源种鉴定技术,通过线粒体COI基因DNA条形码技术对在野外采集的4种粘虫近缘种——白点粘夜蛾Leucania loreyi、淡脉粘夜蛾L.roseilinea、瘠粘夜蛾 L.pallidior和虚研夜蛾Aletia pseudaletiana的COI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对4种粘虫近缘种同粘虫和GenBank中其它6种粘虫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白点粘夜蛾、淡脉粘夜蛾、瘠粘夜蛾和虚研夜蛾大小为658 bp的COI基因片段,与粘虫COI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依次为93.31%、92.86%、91.95%和90.88%,遗传距离分别为0.067、0.071、0.081和0.091;所编码的21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依次为100.00%、100.00%、99.09%和99.09%.与其它6种粘虫近缘种的COI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中,白点粘夜蛾和淡脉粘夜蛾与粘虫、一点粘虫Mythimna unipuncta、仿劳粘夜蛾L.insueta、白脉粘夜蛾L.venalba聚为1个亚群,亲缘关系较近;瘠粘夜蛾和虚研夜蛾与白杖研夜蛾A.lalbum、角线研夜蛾A.conigera、秘夜蛾M.turca聚为1个亚群,亲缘关系较近.表明4种近缘种与粘虫的亲缘关系由远到近依次为白点粘夜蛾、淡脉粘夜蛾、粘瘠粘夜蛾和虚研夜蛾.  相似文献   
926.
研究木薯间套作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时期,旨在为木薯间作绿豆提供科学参考。2014、2015年以绿豆品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为试验材料,在木薯/绿豆间作模式下,开展绿豆的5个不同播种时期试验。2014年试验3月31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908.37 kg/hm~2,桂绿豆L74号832.92kg/hm~2;2015年试验3月17日播期的绿豆子粒产量最高,中绿5号1 384.56 kg/hm~2,桂绿豆L74号1 335.22kg/hm~2。在木薯间套作模式下,3月中旬播种中绿5号、桂绿豆L74号收获子粒产量最高,间套作效益最好,为最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927.
探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及促进传统涉农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甘肃省9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企业自身运营管理能力、核心技术、政府政策、农户与企业合作关系直接影响着龙头企业竞争力;农户与企业合作经营模式、联结形式、结算方式以及物流服务水平对提升龙头企业级别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建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内外部环境共同培植竞争力。  相似文献   
928.
[目的]探索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应及适宜施用环境,为富硒降镉型叶面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配制4种配方的含硒叶面肥,分别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和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水稻成熟后测定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和镉含量.[结果]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稻田中,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均有富硒降镉效果,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增加57.3%、83.4%、27.1%和108.6%,镉含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62.5%、88.6%、88.9%和86.1%(P<0.05,下同).在富硒高镉污染稻田中,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280.1%、422.1%、152.7%和503.2%,但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处理水稻精米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存在且叶面肥呈酸性的条件下,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的富硒效果最佳,而硫酸锌和硫酸镁的存在可能降低其富硒效率.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含硒叶面肥能显著降低水稻精米中的镉含量,但在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并无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929.
吴萌  李委涛  刘佳  刘明  江春玉  李忠佩 《土壤》2017,49(4):685-691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化肥零增长战略,各种减肥增效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索在红壤地区双季稻种植模式下减氮增效的方法。在江西省典型的红壤水稻土上,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量下的农民习惯施氮(C1)、减氮30 kg/hm_2下分次施氮(C2)、减氮30 kg/hm_2下2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1)、减氮30 kg/hm_2下5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2)和减氮30 kg/hm_2下8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3)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C2、H1、H2和H3处理在早晚稻上比C1处理减施氮素30 kg/hm_2的情况下,产量、秸秆生物量、有效穗数、千粒重、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除CK外,其他处理植株吸氮总量和氮收获指数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3年后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和速效养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C2、H1、H2和H3处理的氮肥偏肥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都显著高于C1处理(P0.05),其中C2、H1、H2和H3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6季平均分别提升了19.0%、17.8%、19.9%和24.5%,而氮肥吸收利用率6季平均分别提升了61.7%、44.9%、57.3%和72.3%。而C2处理的氮肥偏肥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与H1、H2和H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分次施氮和施用缓释尿素两种方法均是红壤水稻土上减氮增效的有效方法。减氮30 kg/hm_2下,普通尿素配合施用20%比例的缓释尿素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而施用更高比例的缓释尿素(50%和80%)并不会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成本,一次性施用20%的缓释尿素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减氮增效方法。  相似文献   
930.
蜜蜂人工饲料对蜂王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王浆的产量及品质受蜂种、蜜粉源、气候、泌浆蜂日龄以及取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外界缺乏蜜粉源的情况下生产蜂王浆,蜂王浆的产量及品质还受饲料种类和饲料品质的影响。从蜜蜂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两方面评述了饲料对蜂王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