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江苏水稻条纹病毒致病型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4个粳稻品种对来自江苏盐都、靖江、洪泽、海安、姜堰等地的14个水稻条纹病毒(RSV)分离物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各分离物在24个品种上的平均发病率,将参试分离物划分为强、次强、中、次弱、弱5个致病类型,各致病型在田间呈随机分布状态,其中中和次弱型占78.57%。依据24个粳稻品种在14个分离物上的平均发病率可将其划分为免疫、抗、中抗、中感、感、高感6个抗感类型,其中中感和感病类型占70.83%。试验结果显示,部分抗病品种在各分离物上的表现并不一致,由此暗示各地在应用抗病品种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时应根据当地RSV致病性的差异,针对性地选用抗病品种,并及时做好治虫控病工作。  相似文献   
132.
灰飞虱传递水稻条纹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灰飞虱(Laodelplar striatellus Fallén)传播的水稻条纹病毒草(Rice strpip tenuivirus,简称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生产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病毒病,该病最早于20世纪初在日本被发现[1].  相似文献   
133.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年来中国华东地区严重发生的水稻病害之一,它是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控制该病害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1]。20世纪60~70年代,水稻条纹叶枯病也曾在日本爆发流行,该国研究者选育的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对该病害的控制起到了较好  相似文献   
134.
使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和PCR法分别对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体内广泛存在Wolbachia感染,但是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体内携带RSV的特点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二者在经卵传播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暗示了RSV和Wolbachia在灰飞虱体内虽然都可以垂直传播给下一代,但是二者在传播方式上或者在传播过程中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间没有明显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5.
陆地棉抗草甘膦种质系的抗性基因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棉花生产与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3].虫害和草害是制约棉花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防治虫害和杂草的用工投入巨大.因此,培育抗虫、抗除草剂的棉花新品种对进一步简化棉花栽培体系,降低植棉投入,增加棉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6.
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其致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禾谷镰孢菌群(Fusarium graminearum complex)引起的赤霉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目前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的组成,对2008年和2009年从9省采集和分离的291株小麦赤霉病菌株,用PCR-RFLP的方法进行了镰孢菌种群鉴定。结果显示,其中245株为F.asiaticum,46株为F.gra-minearum,说明中国目前冬小麦主产区的小麦赤霉病菌主要致病菌仍为F.asiaticum和F.graminearum,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以F.asiaticum菌株为主,黄淮流域及以北地区以F.graminearum菌株为主。利用PCR的方法检测了这些菌株产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化学型。在291株菌株中,255株为DON化学型(I),36株为NIV化学型(II)。在255株DON化学型菌株中,207株为3-AcDON化学型(IA),48株为15-AcDON化学型(IB)。在F.graminearum菌株中只发现15-AcDON化学型。在F.asiaticum菌株中,存在3种化学型,以3-AcDON化学型菌株为主,占84.5%,其次为NIV化学型菌株,占14.7%,15-AcDON化学型菌株只占1.1%。在小麦扬花期,采用单花滴注接种法对其中257株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供试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F.asiaticum和F.graminearum菌株群体之间的致病力无显著差异,DON化学型菌株群体的致病力明显高于NIV化学型菌株,产3-AcDON化学型与产15-Ac-DON化学型菌株群体对小麦的致病力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7.
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的鉴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原名73a)进行了菌种鉴定和田间应用方式的改进。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12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Biolog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比对,证明该菌株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Jaas cd的16S rDNA序列与多黏类芽孢杆菌(AM062684)的相似性为99.7%,GenBank登录号为AY942618。田间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用菌株Jaascd的发酵液在棉苗移栽前喷施棉苗和移栽时灌根2种方式处理,都能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提高棉花产量,但移栽前喷施棉苗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8.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的暴发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是江苏省重要蔬菜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在4.78万hm2以上,在蔬菜周年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9.
用Pot2-rep-PCR方法获得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指纹图谱基本反映了中等重复倒位单元Pot2的拷贝数和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理论扩增最短片段长度应为1 199 bp.而在江苏和中国北方来源粳稻菌株中常发现有600 bp左右长度的条带.经回收测序该片段P1长度为606 bp,其中Pot2-1端384 bp命名为S1,与Pot2的对应序列完全同源,Pot2-2端222 bp命名为S2,与Pot2对应序列同源性达89.3%.以P1及Pot2引物对可扩增的理论片段范围内的另一新扩增片段P2作为探针分别与10个DNA指纹差异明显并均含606 bp片段的菌株PCR产物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为P1与Pot2 rep-PCR产物的每条带均有同源性,而P2与扩增产物的最小条带没有同源性,认为P1片段的产生原因为Pot2片段的部分缺失或者部分片段在基因组中移动后整合到另一个Pot2之前.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