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72.
一、何谓杂草 杂草是随着人类而产生的,没有人类和人类的生产,就不存在杂草,因此,杂草的概念都是以植物与人类活动或愿望的关系为根据的。通常杂草指的是那些分布广、危害明显、极需铲除的非人工种植的植物。农田杂草则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相似文献   
73.
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用的植物。农田杂草作为植物保护领域一大类农作物重大  相似文献   
74.
75.
四川部分地区发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 ,我国华北和东北主要玉米产区 ,普遍发生一种玉米新病害弯孢菌叶斑病 ,造成玉米损失 10 %~ 30 % ,引起植保部门、玉米育种单位和种子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本所在进行玉米抗病性鉴定同时 ,调查了该病在四川省的发生情况。1 弯孢菌叶斑病在四川省的发展趋势1999年 7月全国玉米综防攻关专题组考察西南片区时 ,在雅安市草坝镇的川单 15号品种上发现拟似弯孢菌叶斑病病叶 ,经分离鉴定为玉米弯菌菌[Curvularialumata (Wakker)Boedijn],沈阳农业大学对此病样的分离结果 ,也证实为弯孢菌…  相似文献   
76.
广佳安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是全国花生主产区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由于四川各地种植方式、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的差异,从而在花生田形成了繁多的杂草群落。杂草与花生争夺养分、水分和空间,造成花生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根系不发达,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花生田因草害一般减产5%~10%,严重的田块减产可达15%~20%,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77.
利用入树基模生成集法,通过规范建模得出影响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全体基模,找出其制约反馈环和增长反馈环,并给出每个基模的管理方针,对"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具有较深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8.
分别于2013年、2014年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七级目测法,调查了四川省德阳市烟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及危害;2014年采用田间定点调查法研究了烟田杂草的出苗特点。结果表明:德阳市烟田杂草共24科67种,优势种为光头稗[ Echinochloa colonum ( L.) Link]、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 L.) Scop.]、繁缕[ Stellaria media ( L.) Cyr.]、碎米荠( Cardamine hirsuta L.)、辣蓼( 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烟田杂草于2014年的出苗高峰期为烟苗移栽后20~30 d。明确了德阳市烟田杂草的种群特点和发生规律,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烟田杂草防除措施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周建良  周小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16-14717
以江西省为例,选取影响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的8个指标,依据各指标相关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中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拓展农民劳动力转移、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正入侵植物小子虉草对入侵地冬春农作物,尤其是麦类作物危害严重,是世界公认的麦田恶性杂草。小子虉草在20世纪70年代随麦类引种从墨西哥传入我国云南省,目前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市、玉溪市、大理市、保山市等地区。小子虉草于2002年在四川省首次被发现,2015年被确认,2018年在四川省广汉市发现较大面积危害,发生面积约46.67 hm~2,其扩展迅速、危害严重和难以根除的特性,且不断向更多类型生境侵入,将会给农业生产和农田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危害,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