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苹果WRKY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鉴定苹果(Malus domesticaBorkh.)基因组上132个WRKY基因,为研究苹果WRKY转录因子在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以及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奠定相关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分析苹果WRKY基因提供信息。【方法】利用HMMER 3.0软件,通过WRKY保守域全蛋白序列PF03106用于鉴定苹果WRKY基因。采用WebLogo 3、DNAMAN 5.0、MapInspect、MEME和MEGA5.1等软件对其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技术检测苹果WRKY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鉴定得到132个苹果WRKY基因。分组鉴定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苹果WRKY蛋白分为I、II和III类型,I组共有24个成员可进一步分为I-C和I-N亚组,其锌指结构是C2H2类型(CX4CX22-23HXH)。II组含有1个WRKY区域共有79个成员,可进一步分为II-a、II-b、II-c、II-d和II-e亚组,分别有8、12、31、14和14个成员,其锌指结构为C2H2类型(CX4-5CX23HXH)。III组共有29个成员,其锌指结构为C2HC类型(CX7CX23-24HXC);WRKY结构域分析显示,其高度保守,绝大多数都含有WRKYGQK七肽和锌指结构;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苹果WRKY分布于苹果17条染色体中,呈不均匀分布。染色体1和9上分布最多,为13个;其次是染色体12,分布12个;染色体2、5和14分布最少,为4个;基因结构分析表明,MdWRKY基因家族多数由2-5个外显子组成,基因结构进化高度保守;保守元件分析表明,MdWRKY基因家族包含10个保守元件:元件1-6为WRKY盒;元件7-10为未知盒。MdWRKY基因家族都包含有WRKY盒,I组中含有2个WRKY盒,II-a和II-b亚组中含有未知元件8,III组中含有未知元件7和9。半定量结果显示,12个MdWRKY均在根、茎、叶、花和果中表达,且呈现出多种相对表达模式。【结论】苹果WRKY基因家族结构高度保守,可能参与调控苹果生长和发育等过程。  相似文献   
12.
8种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alternataf.sp.mali)是我国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辽西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为害较重,它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许多苹果园病叶率在90%以上,落叶率为20%~80%,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2005年我们用8种杀菌剂分别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  相似文献   
13.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苹果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威胁苹果树的生长。CMK1-MAPK途径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中克隆了黄瓜炭疽病菌(C. lagenarium)CMK1的同源基因CgCMK1。CgCMK1基因ORF全长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CgCMK1敲除后不影响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营养生长、色素沉积以及脂滴的转运。ΔCgCMK1突变体产孢能力显著下降、分生孢子萌发但不产生附着胞,外源添加cAMP不能诱导ΔCgCMK1突变体形成附着胞,在ΔCgCMK1突变体中,过表达cAMP信号途径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基因CgCPK1也不能恢复突变体形成附着胞。CgCMK1基因参与氧化胁迫的应答反应,但不参与离子胁迫的应答反应。ΔCgCMK1突变体对苹果叶片完全丧失致病性,即使有伤接种也不能产生病斑。CgCMK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均有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上述结果表明,CgCMK1参与调控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分生孢子产量、附着胞的形成、氧化胁迫应答及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蓝莓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鉴定辽宁省部分地区疑似炭疽病的蓝莓病株的病原,为蓝莓病害的防控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辽宁省兴城市和庄河市的疑似炭疽病的蓝莓发病枝条及叶片进行组织分离、培养,从所分离获得的两类菌株中选择形态学不同的代表菌株LNSW1和B-Cg1进行后续试验和分析。观察两个代表分离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的菌落及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对代表菌株LNSW1和B-Cg1的真菌核糖体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5.1软件中邻位加入法(neighbor-joining,NJ)进行基于病原菌rDNA-ITS基因序列和GenBank中已有相关炭疽菌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利用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和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的特异性引物对CgInt2/ITS4和CgInt/ITS4对代表菌株进行特异性扩增,采用菌丝块叶片接种法对8个蓝莓品种进行代表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结果】从辽宁省部分蓝莓产区罹病植株上共分离纯化得到36个菌株,根据各菌株的形态学差异将其分成两个类别,两类别中代表菌株LNSW1和B-Cg1在菌落颜色及分生孢子形态上具有较大差异,且与已报道的炭疽菌属当中的尖孢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形态特征相似;两个代表分离株的rDNA-ITS序列实际长度为557和547 bp,通过基于真菌核糖体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LNSW1与GenBank中尖孢炭疽菌菌株AB729126、KF698729、EU886755聚在同一分支,B-Cg1与胶孢炭疽菌菌株JF923828、KF516931、GU174547聚在同一分支,相似度分别为99%-100%;两对炭疽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再次证明所获代表菌株分别为尖孢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 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菌丝块接种8个蓝莓品种的叶片及枝条均可致病,两类病菌回接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较为相似,尖孢炭疽菌对蓝莓的致病稍强于胶孢炭疽菌。【结论】通过对辽宁省蓝莓主产区的蓝莓发病枝条及叶片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基本明确辽宁省部分地区的蓝莓炭疽病是由尖孢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9月23—26日,由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全国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讨  相似文献   
16.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主要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一种苹果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威胁着苹果树的生长。本研究从构建的苹果炭疽叶枯病菌T-DNA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株致病力缺失的突变菌株A3083,采用hiTAIL-PCR方法克隆了该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的右翼序列;通过与胶孢炭疽菌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发现T-DNA插入位点位于1个预测的CGGC5_9603基因内,并将该基因命名为CgNVF1。CgNVF1基因全长2252 bp,含有2个内含子,编码709个氨基酸。CgNVF1定位于细胞质,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菌丝、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均有表达。通过构建CgNVF1敲除菌株和CgNVF1互补菌株,并结合表型分析,证实CgNVF1基因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附着胞形成及致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保定市阜平县引进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大红袍、吉胜、03297、红李王、龙园秋李、九三杏梅、红蜜、红运、晚黄、大玫瑰等13个李优新品种进行试栽,对13个李品种在阜平县的物候期、果实外观特性、果实品质和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不同人群的感官评价、科学调查和市场调研,初步筛选出03297、吉胜、大红袍、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等6个不同熟期、不同类型、满足不同需求的李优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CgCMK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苹果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威胁苹果树的生长。CMK1-MAPK途径在植物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中克隆了黄瓜炭疽病菌(C. lagenarium)CMK1的同源基因CgCMK1。CgCMK1基因ORF全长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CgCMK1敲除后不影响苹果炭疽叶枯病菌营养生长、色素沉积以及脂滴的转运。ΔCgCMK1突变体产孢能力显著下降、分生孢子萌发但不产生附着胞,外源添加cAMP不能诱导ΔCgCMK1突变体形成附着胞,在ΔCgCMK1突变体中,过表达cAMP信号途径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基因CgCPK1也不能恢复突变体形成附着胞。CgCMK1基因参与氧化胁迫的应答反应,但不参与离子胁迫的应答反应。ΔCgCMK1突变体对苹果叶片完全丧失致病性,即使有伤接种也不能产生病斑。CgCMK1在苹果炭疽叶枯病菌分生孢子和附着胞中均有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上述结果表明,CgCMK1参与调控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分生孢子产量、附着胞的形成、氧化胁迫应答及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分别于 1997年和 1999年 2次赴意大利地中海农学院 (Bari)学习 ,其间 ,对意大利葡萄生产情况进行了考察 ,现简介如下。1 葡萄主产区2 0 0 0年意大利葡萄总产量为 973.2万 t,占当年世界葡萄总产量 6 2 4 2 .6万 t的 15 .5 9% ,居世界第一位 ,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产量分别为 15 7.0万 t和 816 .2万 t。意大利鲜食葡萄的栽培主要集中在其中南部的波哥利亚 (Puglia)、西西里 (Sicilia)、阿布佐(Abruzzo)、拉齐奥 (L azio)、巴西利卡塔 (Basilicata)、撒丁岛 (Sardegna)和卡拉布利亚 (Calabria) 7个地区 ,其产量之和占意大利鲜食葡萄总产…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葡萄病毒A的病原学、生物学、分子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并重点阐述了近些年对其基因功能确定、全序列克隆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其他相关葡萄病毒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范本,同时分析了葡萄病毒A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及其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