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22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31.
灵丘县位于大同市东南部 ,总面积 2 7.3万 hm2 ,其中土石山区占 87.6 % ,海拔多在 5 5 0 m~ 2 2 34m之间 ,年平均气温 7℃ ,年平均降水量 4 5 0 mm。境内群山林立 ,气候温和 ,适宜多种乔木、灌木的生长。全县有林面积 10 .6万 hm2 ,其中油松 3.2万 hm2 ,大多为纯林。从 1974年开始发生油松毛虫 ,面积逐年扩大 ,危害愈来愈重 ,化学防治已无法控制虫害的发生蔓延。 1981年秋 ,该县建立生物防治车间 ,开始了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连续 4年生产、释放赤眼蜂 ,防治效果显著。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终于降服了危害10年的油松毛虫 ,这…  相似文献   
32.
33.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豇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到一种适合豇豆的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复合肥后,豇豆的产量和品质较不施用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和有机肥+复合肥处理显著提高,而施用生物有机肥+减施30%复合肥的处理,虽然减少了复合肥用量,但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均与施用生物有机肥+复合肥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施用生物有机肥+复合肥的配方比施用有机肥+复合肥配方效果好,而生物有机肥+减施30%复合肥的施肥配方最优,且减少了化肥施用。  相似文献   
34.
南京地区设施蔬菜发展特点、问题及 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南京的设施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为满足和提升南京市民的"菜篮子"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在充分认识和分析设施蔬菜业发展的优势及发展中暴露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南京的区域优势,探讨今后南京地区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35.
宁夏鲇属鱼类一新纪录种--兰州鲇形态学特征描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3年3月至2004年5月,在黄河宁夏段采集到一批鲇鱼标本。经鉴定,为鲇属(Silurus)宁夏一新纪录种———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兰州鲇(S.lanzhouensis)与小背鳍鲇(S.m icrodorsalis)、鲇(S.asotus)、大口鲇(S.m eridionalis)、昆明鲇(S.m ento)、抚仙鲇(S.graham i)相似,但也有显著区别。兰州鲇犁骨齿带左右分离,与小背鳍鲇、鲇、大口鲇犁骨齿带连续相区别;兰州鲇臀鳍鳍条77-86、脊椎骨数目63-68,可与昆明鲇臀鳍鳍条61-72、脊椎骨52-56,抚仙鲇臀鳍鳍条68-74、脊椎骨58-59相区别。此外,兰州鲇卵色为黄色,可作为与黄河中生活的鲇相区别的鉴别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6.
采用19对大口鲇(Silurus meriaionalis)微卫星引物对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野生和人工繁育2个不同群体进行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2个不同种群检测出11个有效微卫星位点,共94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位间除DQ223153与DQ223150,DQ223177与DQ223182,DQ223164与DQ223176存在一定程度连锁(P<0.05),其余连锁关系不显著。(2)2个种群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2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87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732,PIC值0.7055,均为高度多态,但人工繁育群体的总扩增位点数和遗传多样性均低于野生群体;(3)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I)为0.9915,遗传距离(D)为0.0086;各位点F-统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392~0.0754,平均值为0.0205;基因流(Nm)为1.6625。综合结果说明,虽然兰州鲇人工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两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分化较低,属于同一个种内水平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7.
为分析风机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利用扰动力法建立了水润滑轴承刚度阻尼的非线性模型,完成了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基于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离心风机振动激励源,之后对转子在质量不平衡激励和轴承不对中激励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不平衡激励下,转子系统振动的峰值频率主要位于整数倍频及半倍频处,其中以旋转基频和半倍频的振动为主;在轴承不对中激励下,转子系统振动的峰值频率主要位于整数倍频处,其中最主要的振动频率为旋转基频,其次为2倍频。该文对风机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分析对后续的整车振动与噪声分析,以及整车乘坐舒适性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针对农业生产中种子精选的需求,设计了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实现流水线式种子上料、检测和分选。该装置由上料装置、检测单元、分选单元和控制系统组成。上料装置通过两级振动实现籽粒的平铺,配合传输带完成籽粒的单粒化。检测单元由高速工业相机实时获取种子图像,并传送至上位机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和种子在图像中的位置,控制分选单元完成分选。利用搭建的装置采集了1 200粒正常种子、1 200粒霉变种子和1 200粒破损种子的图像,使用HALCON软件提取了单粒种子的18个颜色和12个形态特征,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判别分析,分别构建了种子霉变和破损的检测模型,并利用搭建的装置和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分选速率大于300粒/min;其中霉变种子的分选准确率高于95%,破损种子分选的准确率高于89%。  相似文献   
39.
40.
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竹峰林业站牢固树立"科技强林、绿色富民"的理念,以林业科技创新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进林业科技服务机制创新,不断延伸林业科技服务触角,着力提高林业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效果明显,林农都高兴地说:"林业站的人帮我们解决林业技术上的难题,帮我们发家致富,真是服务到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