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安徽颍上县禾谷类孢囊线虫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翔  吴慧平  马骥  王龙平 《植物保护》2012,38(5):124-127
为了解安徽皖北麦区及颍上县禾谷类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发生和危害情况,用"zig-zag"法在皖北不同麦区采集小麦根际土样60份,利用Fenwick&Oostenbrink法分离CCN孢囊,统计卵密度发生频度。依据孢囊阴门锥等形态特征,鉴定颍上县CCN种类。利用扩散系数法判断CCN田间平面分布型,利用系统观察法,动态监测小麦生长季节0~300mm土层的2龄幼虫(J2)虫口变化。通过酸性品红染色方法监测早期侵染;选择CCN密度中等田块,以涕灭威作播前土壤处理,比较‘泛麦5’等品种的药剂处理间的株高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皖北麦区,62%的田块CCN卵发生密度为1~10个/g土;经鉴定发生在颍上县的CCN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颍上黄桥镇双楼村禾谷孢囊线虫在田间为块状分布;在颍上监测到J2对小麦侵染的最早时间在3月18日,当感染田块卵密度在2.5~20.5个/g土时,产量损失为9.8%~14.9%,其中‘泛麦5’产量损失显著,达14.9%。  相似文献   
12.
从茶鲜叶中提取糖苷类物质,用茶叶粗酶水解后气相色谱分析挥发性酶解产物.结果表明顺-3-己烯醇、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醇和苯乙醇是水解后挥发性苷元的主要成分,且挥发性苷元含量远高于相应的游离态香气;茶叶游离态香气组分和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对茶云纹叶枯病致病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当茶叶游离态香气组分为0.5~2.5 μL·L-1时,其对茶云纹叶枯病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香叶醇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制浓度(MIC)为0.5 μL·L-1;当茶叶键合态糖苷类香气前体质量浓度为5~25 mg·mL-1时,其对茶云纹叶枯病致病菌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盆景花卉线虫分布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徽省盆景花卉线虫分布初报吴慧平1陶卫平2杨荣铮1(1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合肥2300362合肥动植物检疫局随着我国出口盆景花卉生产的发展,要求我国出具检疫证明的国家逐年增多,条款也愈加细致。我国出口盆景多为带土盆景,而线虫因其土居性、隐蔽性,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寻找植源性杀线虫活性材料,利用Bursaphelenchus xyluplilusMeloidogyne incognita 作为室内离体生测目标,测定了油茶籽饼等植物材料的杀线活性,以及茶皂素制剂和油茶籽饼对作物根结线虫的盆栽和大田防效。结果表明,油茶籽饼、茶果皮和茶籽粗提物均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10 mg·mL-1,作用72 h,B. xyluplilus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作用48 h,油茶籽饼和茶籽粗提物对M. incognita达到中强杀线活性,其毒力有明显浓度效应;茶皂素制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有良好盆栽防效,用茶皂素 (有效含量) 1.5和0.75 g·kg-1处理盆土30 d后,番茄的根结和M. incognita 2龄幼虫(Juvenile 2, J2)均下降,对番茄苗期生物量有明显的增加。在瓜蒌出苗前1周,沟施油茶籽饼,用量2.5 t·hm-2时对大田瓜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效,显著抑制土壤中J2的增殖,对瓜蒌的挂果数和果径有一定的增加。该文首次报道油茶副产物对作物线虫病害的盆栽和田间防效,为直接利用油茶籽饼或茶籽等防治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上海郊区的西甜瓜种植棚取样,包括4个区6种土壤类型,即黄泥、青紫泥、青黄泥、黄小粉土、潮沙泥和沟干泥。结果表明,仅在青黄泥、青紫泥和黄小粉土中发现植物寄生性线虫,其中滑刃线虫在3种土壤中都有分布,且所占比例较高;对植物危害性较大的螺旋线虫和根结线虫,只在黄小粉土中有分布,所占总线虫量的比例都低于2%;青黄泥、黄泥和潮沙泥中线虫数较少,黄小粉土中线虫数相对较高;线虫的季节性波动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4~6和5~7月,且后一个高峰期比前一个要高;作物换茬轮作方式不仅可大幅降低线虫量,而且可抑制高峰期的出现;高温对线虫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壤含水量低有利于线虫生长。  相似文献   
17.
茶皂素杀线虫活性测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皂素(Tea saponin, TS)是由各类茶籽(油茶Thea sinesis或茶Camellia sasauqua)饼粕中提取出来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表面活性、生理活性和鱼毒活性以及溶血性等。近10年来,国内有关TS杀虫抑菌活性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未见杀线虫活性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寄主番茄上的根结和同株上的健根以及健株的健根蛋白质含量测定表明:寄主在整个生长期间,根结内蛋白质含量在一定的时期内,显著高于同期同株健根,也高于同期相似部位的健株健根,且根结中蛋白质含量变化也都是由低到高再到低,即接种时间越长其蛋白质含量越多;同株根结与健株中的蛋白质含量的差值在寄主生长的前中期是逐渐拉大的,根结开始腐烂后,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但病株和健株蛋白质总量(包括根、茎、叶和果实)相比,前者则显著低于后者.另用桂花树根上的根结(由Meloidogyne incognita感染)和一年生野生寄主龙葵(Black nightshacle,由Meloidogyne javanica感染)即不同寄主和不同的根结线虫种类测定,结果同上.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小麦根际线虫的鉴定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调查禾谷类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等在安徽省小麦根际发生种类和分布,利用"zig-zag"法对萧县等有代表性的24个县市的小麦地进行土壤平面或分层取样,分别用FenwiekOostenbriak法和贝尔曼法分离土样中的孢囊和根土样中的移动线虫,并根据田间孢囊平均含卵量测算田间卵密度,用扩散系数法判断田间分布型。依据de Man法,结合雌虫阴门锥形态对比等方法进行线虫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萧县禾谷类孢囊线虫为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在田间为聚状分布,最高卵密度为42.8粒.g-1,其二龄幼虫(J2)垂直分布集中在0~100 mm土层,占该层线虫总量36.1%,J2在该层虫口密度为2.8头.g-1。在萧县等8个县市发现CCN,其中萧县70.6%调查点发现CCN。另外,在小麦根际还发现咖啡短体线虫和剑线虫等重要植物线虫。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小麦胞囊线虫田间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用涕灭威作播前土壤处理抑制土壤中线虫虫口,测定分析田间小麦孢囊线虫对3个小麦品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模型为聚集分布,土壤中其卵密度范围为0~42.8粒/g土,平均密度为6.5粒/g土,已达到危害水平以上。小麦中前期生长调查表明,小麦孢囊线虫没有对分蘖期小麦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孕穗期小麦孢囊线虫的危害能造成小麦每株穗数减少13.8%、鲜重降低14.5%,但对株高没有影响;孕穗期小麦品种对孢囊线虫的反应差异显著,受小麦孢囊线虫危害后,新麦12和皖麦50的单株鲜重量分别降低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了25.9%和11.1%,但徐州8562孕穗数减少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