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21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21.
2012年秋季, 在山东泰安番茄主要种植区中采集到叶片褪绿, 叶脉颜色变深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病和番茄侵染性褪绿病毒病的番茄样品。利用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的特异引物 ToCV1/ToCV2和番茄侵染性褪绿病毒(Tomato infectious chlorosis virus, TICV)的特异引物TICV1/TICV2分别对样品进行扩增, 最后仅得到利用引物 ToCV1/ToCV2 扩增的101 bp 的核苷酸序列, 对该核苷酸序列克隆并测序。序列比对表明, 山东泰安地区分离物与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ToCV)分离物相似性都在99%以上。随后, 对山东泰安种植区ToCV番茄分离物进行外壳蛋白(CP)及热激蛋白(HSP70)序列的扩增、克隆和测序(GenBank登录号KC812620/KC812625), 经NCBI BLAST比对发现, 目的序列与番茄褪绿病毒日本番茄分离物ToCV Japan/Tochigi (GenBank登录号AB513442/AB513443)相似性最高为99%, 同属于毛型病毒属的番茄褪绿病毒, 这是首次明确山东地区番茄受到番茄褪绿病毒的侵染。  相似文献   
322.
从植物根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够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的木霉Tr-92,通过形态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并进行了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r-92的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与木霉一致,18SrDNA序列与哈茨木霉的相似性为99%,初步鉴定为哈茨木霉.利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对5叶期黄瓜苗进行根部诱导接种,24 h后灰霉病菌挑战接种,对灰霉病的防效达56%,叶片中抗性相关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的酶活性显著上升.表明该菌在黄瓜根部灌施可以诱导叶部系统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升高,可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适宜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323.
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检测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指导生产上科学用药,从北京12个区、县采集番茄灰霉病样150份,分离纯化获得109个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pyrimethanil)的抗药性。所测菌株中嘧霉胺抗性菌株出现的比例高达82.57%,且以高抗菌株为主,占78.89%,抗性水平最高的菌株EC50是最敏感菌株的5 096倍;不同区县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存在差异,门头沟区、密云县、延庆县、怀柔区和平谷区、大兴、通州和顺义8个区县的高抗菌株所占比例达66.67%~100%,海淀、朝阳和房山3个区未检测到高抗菌株。上述结果说明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非常普遍,且以高抗菌株为主,生产上应替换新型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324.
实验条件下黏虫、棉铃虫和小地老虎的定向行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定向是昆虫迁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行为,定向行为的微小差异将导致迁飞轨迹的巨大差异。为建立实验室测定夜间迁飞昆虫定向的方法,本文尝试了室内用自制的飞行模拟器测定诱捕到的正在迁飞的黏虫、棉铃虫和小地老虎的定向行为。结果表明这3种昆虫的单个个体都存在显著的定向行为,但只有黏虫存在共同定向行为。黏虫在模拟飞行过程中飞行时间最长并且能很快转向其偏爱的方向进行定向,用飞行模拟器可以很好地测定其定向(包括方向及持续时间),因此这种方法适于用来进一步研究黏虫的定向机制。而棉铃虫飞行时间较短,定向不稳定,小地老虎自由旋转时间较长,定向角度杂乱,是否适合用此飞行模拟器研究其定向行为及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5.
为确定烟田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喷雾防治烟青虫时的最佳药液配制方案,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稀释倍数、施药液量和添加Silwet喷雾助剂对烟田喷雾防治烟青虫的影响,以药液在烟田的沉积率和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的极差分析结果,获得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在烟田喷雾时的最佳配制施药方法。结果表明:在使用3WBJ-16DZ静电喷雾器喷洒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烟青虫时,药剂稀释1 000倍(有效成分含量50mg/L)、施药液量15L/667m2、添加Silwet喷雾制剂30mL/667m2,药液在烟草植株上的沉积率高达63.76%,7d对烟青虫防治效果达到95.84%,显著好于农户采用的稀释2 500倍(有效成分20.00mg/L)、施药液量50L/667m2的防治效果(76.50%)。本文丰富了烟田喷雾时药液配制方面的参数筛选内容,为农药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26.
为筛选对小菜蛾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苏云金芽胞杆菌Cry蛋白组合,本研究在单独测定对重要蔬菜害虫小菜蛾具有高毒力的Cry1Ai、Cry1Ea和Cry9Aa蛋白杀虫活性的基础上,把Cry1Ai+Cry1Ea、Cry1Ea+Cry9Aa、Cry1Ai+Cry9Aa蛋白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测定其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结果发现Cry1Ai+Cry1Ea有相加作用.Cry1Ea+Cry9Aa蛋白和Cry1Ai+Cry9Aa蛋白均在1∶1混配时增效因子最高,分别为6.67和9.06;后两种组合表现出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获得的两种高效组合将为转基因抗虫植物的研发提供新的基因来源,有望在治理对Cry1A类蛋白产生抗性的害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7.
苹果蠹蛾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苹果蠹蛾是严重危害全球水果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本研究根据中国760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苹果蠹蛾生物学数据,综合运用CLMEX模型和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苹果蠹蛾在中国的适生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苹果蠹蛾在我国的适生区域较为广泛。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吉林、北京、陕西、新疆、西藏的大部分地区,辽宁西部、河北西部和北部、青海北部、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贵州西部及山东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328.
适配太阳能诱虫器诱杀柑橘木虱LED光源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木虱(Dia phorina citri)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为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在室内利用昆虫行为反应器开展适配太阳能诱虫器的LED光源筛选,结果表明:柑橘木虱成虫对光照强度分别为1 800 lx和4 310 lx的蓝光和绿光(波长分别为460 nm和531 nm)在光照时长为17 h时的趋光性最佳,相同波长条件下,其趋光性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成正相关.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适宜田间柑橘木虱测报和高效诱杀的LED光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9.
黔南山地植烟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钼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17种必须营养元素之一, 土壤有效钼含量与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关系密切。为了解黔南山地植烟土壤有效钼空间变异特征及丰缺状况, 2009年在黔南州9个县(市)采集植烟土壤样品1250份(GPS定位), 借助地统计学工具, 分析土壤有效钼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 黔南州植烟土壤有效钼平均值为0.1469mg/kg, 变幅0.0026~0.9130mg/kg, 为强变异性(CV=106.8074%)。土壤有效钼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24.2188%)、2-order趋势效应和空间异质性。自然因素对土壤有效钼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人为因素则起次要作用。土壤有效钼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西部和北部高, 东部和南部低, 由3个高钼中心向四周梯度状递减,2个高钼中心分别位于龙里县和贵定县北部, 1个次高钼中心位于长顺县西南部。以0.2mg/kg为植烟土壤有效钼临界值, 黔南州缺钼植烟土壤占统计面积的83.81%。  相似文献   
330.
于2008年和2009年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研究了绵山天幕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成虫寿命、羽化的动态节律.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在山西关帝山和河北怀来均为一年一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开始卵孵化进入幼虫期.幼虫共6龄,幼虫期约70 d.7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蛹期为20 d,7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在8月中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进入羽化未期,历期50 d左右,羽化高峰在12:00-15:00,占到总羽化量的76%,与其他时段羽化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雌雄虫均为一生交配一次,雌雄性比约为1∶1.2.雌虫8月上旬开始产卵,9月中旬结束产卵,以卵越冬;雄蛾平均寿命为(3.87±1.30)d,雌蛾平均寿命为(5.27±1.43)d,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天敌主要有抱寄蝇、卵寄生蜂、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