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25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61.
灵芝是一类木腐真菌,具有重要的药理价值,灵芝栽培方法研究能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选择一株分离自海南五指山的灵芝进行室内栽培方法研究,并分析其出芝和菌盖形成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子实体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灵芝出芝动态具有显著的规律性,随着时间的进行,出芝逐渐减少;而菌盖形成没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此外,室内栽培灵芝出芝率及菌盖形成率较高,但子实体大小相对大田栽培灵芝小,反映了可通过增加栽培原料的营养成分提高灵芝子实体大小,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室内栽培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2.
[目的]对薪引进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及育种潜力分析,为评价和利用玉米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5个被测系(HT32、德甜15、2650R、T026和YC09)与3个测验系(HJZ33、德甜18和YC26)测交组配15个杂交组合,并对自交系及杂交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8个自交系中,HT32、2650R、T026、HJZ33、德甜18和YC26等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在大部分性状上表现为正值;2650R×HJZ33、德甜15×德甜18、T026×德甜18和HT32×YC26等4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在大部分性状上也表现为正值.除穗位高和小区产量性状外,其余8个性状的GCA方差较大且远高于SCA方差,株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和籽粒宽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高于42.00%,而穗位高、果穗粗、行粒数、籽粒深和小区产量等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低于32.00%.[结论]8个自交系中,在重要性状GCA上表现好的自交系有:HT32、2650R、T026、HJZ33、德甜18和YC26;在产量及外观商品性上表现突出的组合有:2650R×HJZ33、德甜15×德甜18、T026×德甜18和HT32×YC26;株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和籽粒宽可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363.
[目的]研究紫薇品种与狭瓣紫薇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方法]观察紫薇品种和狭瓣紫薇的花粉萌发率,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柱头可授性。[结果]紫薇品种和狭瓣紫薇的花粉在加有120 g/L蔗糖或100 g/L PEG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左右萌发率最高,随后萌发率开始下降。将花粉保存在低温下,可以延长花粉的寿命。开花后8~10 h狭瓣紫薇的柱头可授性明显上升,用0.3 mg/L NAA或0.3 mg/L 6-BA对柱头进行处理可以提高柱头可授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紫薇属远缘杂交效率和选育优质芳香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4.
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及籽粒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大区试验,分析了稻秸机械全量还田与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出苗率、出苗均匀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稻秸不还田条件下,机械条播的出苗率显著低于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机械条播、机械匀播和人工撒播的出苗率分别为51.84%、90.89%和88.87%;人工撒播的出苗均匀性差于机械条播和机械匀播,3 种播种方式的出苗变异系数分别为0.49、0.26 和0.23。稻秸机械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方式处理的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都有所降低,其中机械条播的下降幅度较大,出苗率降低了36.54%。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性通过影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而影响籽粒产量,无论稻秸是否还田,机械匀播的产量均高于其余两种播种方式,稻秸不还田和全量还田条件下的产量分别为6091.34 kg/hm2和6476.20 kg/hm2。因此,在稻秸还田小麦生产中,推荐采用机械匀播的播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小麦的田间出苗率,而且能保持较好的出苗均匀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65.
利用光谱技术分析了小吉丁虫危害不同等级的塞威氏苹果的反射光谱特征,并用光谱数据针对塞威氏苹果树的虫害进行定量化分析。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野果林实测60条不同虫害等级的塞威氏苹果高光谱数据,分析健康、轻度、中度、重度4个虫害等级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建立了红边参数,并在6个检验参数的基础上,构建了虫害等级的检测模型,并用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健康状态下的塞威氏苹果光谱反射率较受虫害塞威氏苹果光谱反射率高,受害程度越严重,反射率越低。(2)受虫害塞威氏苹果光谱特征表现为"绿峰"红移;"红边位置"蓝移,尤其是受重度虫害的极为明显;近红外反射峰向短波方向移动。(3)红边比值植被指数(RERVI)、红遍斜率(RES)、红边差值植被指数(REDVI)、红边面积(REA)这4个参数与虫害等级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RENDVI)及红边位置(REP)与虫害等级相关性不强。(4)以RERVI、RES、REDVI、REA这4个参数为自变量构成的多元回归模型的检测精度与准确度均为0.7以上。因此,通过相关参数及模型可以有效检测小吉丁虫害等级。  相似文献   
366.
笔者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应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单木级森林病虫灾害的研究现状,提出可服务于松材线虫病死树普查的变色立木低空遥感监测技术要求,给出主要工作流程,建议规范松材线虫病的无人机遥感监测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367.
进行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均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在3次药后7 d时均达最高值,为55.6%~85.8%,其中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悬浮剂、25%啶菌噁唑乳油、38%唑醚·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368.
氨基酸增效磷肥对黄褐土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当季的磷肥利用率较低,因此,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拟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明氨基酸增效磷肥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设置不施肥组(CK)、单施磷肥组(P)、1%氨基酸+磷肥组(AP_1)和5%氨基酸+磷肥组(AP_2),在实验室进行90 d的黄褐土培养试验,研究氨基酸增效磷肥对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磷形态转化和磷酸酶活性等的影响。与单施磷肥组相比,氨基酸增效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培养过程中前期(培养3 d)、后期(培养90 d)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提升幅度约为6%~8%。氨基酸增效磷肥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首先,氨基酸可以促进土壤磷酸钙盐(Ca-P)向磷酸铝(Al-P)、磷酸铁(Fe-P)转化,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其次,氨基酸增效磷肥可以提高土壤中磷酸二酯酶、碱性磷酸单酯酶的活性,从而促进土壤中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再次,氨基酸增效磷肥降低了土壤的pH值。研究结果为氨基酸增效磷肥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9.
[目的]探究马尾松人工林的养分积累及其分配特征,为马尾松人工林丰产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2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的方法,探讨马尾松人工林5种养分元素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除Ca元素外,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均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枝、干皮和树根,干材最低;各器官养分元素含量大致以N最高,其次是K或Ca,P最低;马尾松人工林养分积累量为1 390.35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积累量(1 204.60 kg·hm~(-2))占86.64%、灌木层(93.78 kg·hm~(-2))占6.75%、凋落物层(91.97 kg·hm~(-2))占6.61%;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养分年净积累量为46.32 kg·hm~(-2)·a~(-1),每生产1 t干物质需要5种养分元素6.40 kg。[结论]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养分积累量较大,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70.
新城疫病毒山东分离株F和HN基因克隆与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山东2007 ~ 2008年的5株NDV流行株,克隆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全长并测序.结果表明,5个分离株F基因长度为1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均为112 R-R-Q-K-R-F117,符合强毒株F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对F基因47 ~420 nt序列进行比对,发现4株鸡源毒株基因型为Ⅶd,另一鸽源毒株基因型为Ⅵ.5个分离株间F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8%~99.7%和94%~99.3%,与LaSota、Clone30、F48E9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4%~89.5%、87.7%~88.8%、90.8%~92.4%.HN基因长度为1801bp,编码571个氨基酸,5个毒株均含13个半胱氨酸残基且位置保守.与LaSota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7.2%~88.8%,与8个山东NDV流行株的同源性为89.8%~98.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