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试验结果表明:小粒种咖啡密度为8250株/ha时,产量增加极显著,年产干豆1239.83kg/ha;品种比较中;墨西哥11号(A2)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品种与密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处理组合A2B2的产量最高,年产干豆为1478.45kg/ha。  相似文献   
122.
兜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上的高档花卉.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其过度采挖,兜兰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所有兜兰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兜兰品种大多是由...  相似文献   
123.
由于生境破坏和人工过度采挖及繁殖的障碍,兜兰已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野生种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突破其种苗繁殖技术瓶颈有利于兜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本文对兜兰属植物无菌播种、共生萌发和组织培养技术等离体快繁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兜兰属植物离体繁殖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通过小麦面筋相关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探析小麦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遗传规律,为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红皮强筋专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苏麦6号×扬97G59为亲本构建的双单倍体(DH)群体(共189个家系)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湿面筋含量在句容试点MX2-ED-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显性上位性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74.18%,多基因遗传率为24.35%,但在扬州试点MX2-IE-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抑制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7.41%,多基因遗传率为90.60%。对于干面筋含量,在句容试点MX2-ED-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显性上位性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38.24%,多基因遗传率为61.61%,但在扬州试点MX2-IE-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抑制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5.65%,多基因遗传率为94.04%。面筋指数在句容试点MX...  相似文献   
125.
为建立适用于研究香菇(Lentinula edodes)分化中基因表达差异的银染差异显示方法,以香菇突变株fbd1及其出发菌株98411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为材料,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优化了反转录和PCR扩增中5项反应参数,再经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和银染显示差异条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分析香菇mRNA差异的反转录体系中RNA投入量为0.5~1 μg、dNTP浓度为20 μmol/L,PCR扩增反应MgCl2、dNTP和Taq酶分别为2 mmol/L、200 μmol/L和1.0 U,此条件下,目标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6.
针对10 kV配电供电距离长、负荷不稳定和功率因数低的状况,介绍了自动调压器的构造、特点,就选用自动调压器(SVR)降损节能和改善10 kV远距离线路末端电压质量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7.
莫远琪  郑枫  吴坤林  房林  陈砚  曾宋君 《园艺学报》2017,44(Z2):2727-2728
 兜兰新品种‘紫旗’是以红旗兜兰(Paphiopedilum charlesworthii)优良株系为母本,‘黑光’兜兰(Paph.‘Blacklight’)优良株系为父本人工授粉杂交后经单种子播种、组培快繁选育而成。叶绿色,叶背浅绿色。花葶平均长21.5 cm,深紫色有细密绒毛。花单朵,紫红色,平均横径9.7 cm,纵径9.2 cm。中萼片近圆形,两侧向后翻卷;花瓣12月至翌年3月,单朵花寿命40 ~ 45 d。匙形,卷曲,褐色,具紫色条纹;唇瓣盔状,紫红色,有紫褐色条纹。开花期  相似文献   
128.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真菌活动规律,采集正在腐烂的玉米秸秆,通过平板分离、透明圈平板筛选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果胶酶活性测定,记录菌体类型及酶活状况。结果表明,19种真菌参与其降解过程,其中纤维素降解菌11种,木质素降解菌9种,同时发现3种菌具有果胶降解能力且菌株酶活较高。说明在纤维素酶产生菌、木质素酶产生菌联合作用于秸秆降解的同时,果胶降解菌群也是秸秆降解菌的重要组成之一。  相似文献   
129.
秸秆降解菌制剂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5 2个霉菌菌株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能力高低作为评价指标 ,经初筛、复筛和降解配方筛选 ,得到了比较好的秸秆降解菌制剂配方M1M15M19,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性分别达到 390 8μmol·min-1·g-1和 2 875 μmol·min-1·g-1.通过模拟大田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0.
从河南某矿渣堆放区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核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命名为Z3。抗逆分析表明,Z3是1株嗜碱耐盐的好氧菌。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Z3还原Cr(Ⅵ)的最适温度为36℃,最适p H值为9. 0,对70 mg·L-1Cr(Ⅵ)在24 h的还原率高达92%。Cr(Ⅵ)还原动力学分析表明,在静息条件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在生长状态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