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番茄早疫病由真菌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的一种病害,也是武汉地区番茄生产中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病害,5月下旬到6月,是早疫病发生高峰期,发病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很大,常年减产20%~3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42.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分布广、食性杂、易产生抗药性的害虫.1985年开始,随着蔬菜面积的扩大及复种指数的增加,甜菜夜蛾为害逐年加剧,现已成为武汉地区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43.
蕹菜为旋花科甘薯属以嫩茎叶为产品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竹叶菜、空心菜、藤菜、藤藤菜等。原产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广泛分布于亚洲等热带地区。蕹菜白锈病是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生产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蕹菜  相似文献   
44.
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包括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根蛆、根结线虫、根蚜、根象甲、根叶甲、根天牛、蟋蟀等。其寄主种类复杂,多在春秋两季为害,主要为害作物的种子、地下部及近地面的根茎部。现选择其中的主要种类谈谈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田间识别①地老虎鳞翅目、夜蛾科。以小地老虎为害最重。小地老虎成虫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三段,有显著的肾状纹、环状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卵馒头形,表面有纵横隆线,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灰褐色,顶端呈现黑点。幼虫暗褐色,体表粗糙,密布大小…  相似文献   
45.
10月份已是中秋,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是一年中蔬菜生长最适宜的季节.  相似文献   
46.
针对甜菜夜蛾的高抗药性现状,选择了几种新型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SC、10%米满SC、10%除尽SC、5%卡死克EC均能达到有效控制害虫的目的,是防治抗性甜菜夜蛾的推荐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47.
2011年7月在武汉黄陂发现黄瓜靶斑病,对病样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并对病原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武汉地区黄瓜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这是多主棒孢霉在武汉引起黄瓜靶斑病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宜p H值为6~9;病原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钾利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采集自武汉的豇豆根腐病分离物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JGF形态学上为茄腐皮镰孢菌;对JGF菌株的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在GenBank中进行了Blast搜索和比对分析,根据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结合豇豆病株症状和病菌的形态学特征,认为武汉地区豇豆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Schl.)  相似文献   
49.
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毒力最佳配比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后对防治小菜蛾 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 :当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位于 0 0 2 4 0∶12 0 0 0 0和 0 10 80∶1 5 0 0 0之间时 ,混配药剂表现出增效作用 ;而当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 =0 10 0 8∶2 4 0 0 0时 ,增效作用最强 ,此时的共毒系数最高 ,为 188 0 0。  相似文献   
50.
几种杀虫剂对十字花科蔬菜桃蚜与萝卜蚜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硫双灭多威对桃蚜与萝卜蚜防治效果差异较大.对桃蚜最高防效分别为41.40%、52.83%、22.08%,而对萝卜蚜最高防效分别为91.14%、99.83%、77.14%;吡虫啉、啶虫脒对桃蚜及萝卜蚜都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较为接近。建议在杀虫剂特别是常规性杀虫剂的登记管理、厂家推荐、菜农选择过程中.应对菜蚜的不同种类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