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基因枪介导法向小麦导入黄花叶病毒复制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筛选出适宜小麦转化的优良基因型扬麦158和扬麦10号.以扬麦158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含有小麦黄花叶病毒复制酶基因(WYMV-Nib8)的pubiNib8质粒转入了小麦.T0代经PCR扩增分析,获得了14株含WYMV-Nib8基因的转化植株,转化率为0.43%.T1、T2代跟踪分子检测和T2代田间病毒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4个抗WYMV的转基因  相似文献   
62.
中间偃麦草Z4抗条锈病基因导入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春小麦与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 Z4 (2 n=4 4 )杂交、回交 ,将条锈病多小种抗病基因导入到春小麦中 ,获得了 4个在成株期高抗条锈病的春小麦新种质 ,其中优良穗系 0 P1343- 1苗期对流行小种条 30、条 32、水源11- 13完全免疫 ,对条 2 9、条 31免疫 ;0 P1341- 2 - 2对流行小种水源 11- 13免疫 ,对条 32高抗 ,对条 2 9、条 30、条 31中感。  相似文献   
63.
大豆花药培养几个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兴国  付玉清 《大豆科学》1994,13(3):193-199,T001
本文研究了大豆花药培养中的培养基、基因型、激素配比、糖分种类及浓度、取材时期、预处理温度、接种方式、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的影响。认为大豆花药在培养基上的脱分化启动具有群体效应,合适的取材时期是单核中晚期。高浓度蔗糖能抑制体细胞愈伤组织的产生,而愈伤组织的分化则需要较低的蔗糖浓度。愈伤组织在B_5+0.5mg/1NAA+1.0mg/1KT+1%蔗糖和改良MS+0.1mg/1IBA+0.1mg/1GA_3+0.4mg/1NAA+0.5mg/1BA+0.5mg/1KT+0.5mg/1ZT+0.5mg/l生物素+2%蔗糖等培养基上分化出了芽,在改良MS+0.5mp/1IBA+0.5mg/1BA+0.5mg/1KT+0.5mg/1ZT+5%蔗糖+1%麦芽糖等培养基上产生了胚状体。  相似文献   
64.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鉴定、克隆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体植物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无性繁殖过程,依次经历外源植物激素信号应答、已分化细胞的脱分化、静止细胞的再分裂以及特定组织、器官原基或分生组织的形成等,是多个基因在外界因素刺激下协调、有序表达和互作的结果,不但受培养基中植物激素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也与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外源激素和内源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外源激素对内源激素的调节功能;重点介绍了5类与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有关的候选基因,包括体细胞胚胎发生相关类受体蛋白激酶、阿拉伯葡聚糖酶、亚硝酸还原酶、生长素结合蛋白和抗氧化酶。再生相关基因的利用不但有助于提高植物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率和遗传转化率,而且有助于获得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在基因工程育种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不同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中调控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效基因可能不同,关键再生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利用大数据比较2条不同的簇毛麦6V(#2和#4)染色体及其与小麦6A、6D染色体间DNA水平上的差异,为小麦-簇毛麦靶向易位的精准设计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6V#4(6D)异代换系RW15为父本和6V#2(6A)异代换系南87-88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F2分离群体,利用6V#4S/6V#2S/6AS/6DS/6VL特异分子标记检测F2植株,筛选新类型的代换系,并用分子标记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对新类型代换系进行确认,再利用小麦55K芯片中的6A、6D探针,对新代换系及其双亲南87-88和RW15进行分析;结合660K芯片6A、6D探针对2份簇毛麦的SNP分析结果,筛选6V特异SNP。【结果】GISH分析表明,19EL124和19EL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42,分别携带2条完整的外源染色体;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19EL124含有6V#4S/6DS特异标记带,缺失了6V#2S/6AS特异带,而19EL134含有6V#2S/6AS特异标记带,缺失了6V#4S/6D...  相似文献   
66.
通过常规回交转育技术,将带有GP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材料与宁夏育成的春小麦进行杂交、回交,其后代材料F1代在农艺性状和子粒饱满度上表现与亲本差异不大,回交BC2代在农艺性状上与亲本差异不大,但穗粒重和子粒饱满度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穗粒数、单穗粒重呈累加正向杂种优势,农艺亲本/GPP//农艺亲本BC2代平均穗粒数41.8~45.3粒、单穗粒重1.51~2.34g.通过PCR技术对亲本及其后代材料进行遗传背景的标记分析,GPP/宁春32号//宁春32号、GPP/宁春39号//宁春39号与亲本多态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7.
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的研讨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赵乐莲(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l)小麦花药培养已逐步发展成为小麦的育种途径,它具有缩短育种年限、扩大变异范围、提高选择效率等许多优点,对加速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小麦花药...  相似文献   
68.
对从美国引进的耐盐碱材料进行田间农艺性状和耐盐碱性鉴定。初步鉴定该批材料特性为:春性,杂种低代材料,分蘖力强,抗病性好,具有形态学多样性。在0.6%NaC l浓度下M23、M24、M17等材料表现强的抗盐性;在0.8%NaC l浓度下M23正常生长,无畸形幼苗,表现出明显的耐盐性;而主栽品种宁春4号在0.8%NaC l浓度下均无成活个体。  相似文献   
69.
普通小麦(T.aestivum)ph1b,ph2a,ph2b基因系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兴国  樊路 《作物学报》1992,18(6):447-452
  相似文献   
70.
外源转入基因在小麦中的遗传规律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GUS和nptⅡ导入了3个小麦基因型新春9号、Bobwhite和PM97034,经对自交后代连续3代进行PCR、组织化学染色及ELISA检测和筛选,获得了纯合稳定转基因株系。以3个受体亲本为对照,随机区组、重复3次设计,对纯合稳定转基因株系进行了株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成熟期等农艺性状调查,研究外源转入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除株高和生育期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农艺性状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以新春9号转基因株系与新春9号(CK)杂交,对F1代和F2代植株进行PCR、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检测,分析外源转入基因在小麦遗传背景中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GUS基因和nptⅡ基因在F1代中表现完全显性,在F2代中呈现2.6︰1的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