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53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设在云南省元谋县青稞南繁基地,于2018年研究了播种密度[T1:75. 00 kg/hm~2、T2:112. 50 kg/hm~2、T3:150. 00 kg/hm~2、T4:187. 50 kg/hm~2]对青稞品种藏青17、13-6927及藏青1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播种密度为150. 00kg/hm~2下,青稞品种藏青17、13-6927及藏青13的产量提高最明显。较T1处理,T3处理下藏青17、13-6927及藏青13产量分别提高29. 45%、31. 65%和55. 09%;②适当的提高播种密度显著提高青稞的基本苗、亩穗数;但较高的密度下青稞株高、有效分蘖、千粒重明显降低。较T1处理,T3处理下藏青17、13-6927及藏青13的亩穗数提高最明显,分别为:18. 94%、19. 91%、16. 65%;T4处理下藏青17、13-6927及藏青13的千粒重下降最明显,分别为:1. 20%、2. 54%、4. 08%。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田间原位条件下,棉田滴灌不同施氮量下氮肥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与作物吸收后残留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盐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同一氮肥用量下,以滴头为中心,硝酸盐在水平方向分布顺序为0 cm<10 cm<20 cm<40 cm<30 cm,在水平方向上硝酸盐随水移动且可以扩散到离湿润锋后部,垂直方向硝酸盐变化顺序为0-20 cm>20-40 cm>40-60 cm,为浅层累积型。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氮肥用量对硝酸盐分布均有显著性影响。收获后,残留硝酸盐分布在点源水平距离5-40 cm,垂直距离0-60 cm土体内,残留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说明土壤硝酸盐存在明显空间变异,施肥显著增加了其浓度和残留量,同时可能会淋洗出根层,造成养分利用率下降和环境污染。因此,适宜的氮肥用量是控制硝酸盐向深层移动和累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3.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导入新疆陆地棉3个品种(系),经过标记基因阳性试验和病圃生物学检测,得到初步的筛选结果.  相似文献   
34.
将用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转化的天然彩色棉(棕色、绿色)R0代种子种植在黄、枯萎病混生的病圃中.根据标记基因的不同,分别用卡那霉素和除草剂(Basta)对9个筛选材料的R1代1.9253×104株进行了筛选,入选133株.入选的133个植株经过四次抗病性鉴定、筛选,获得了抗病植株16株.进一步进行分子检测,转化植株出现了杂交信号,证明了抗病基因的整合和表达.同时也说明了病圃鉴定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5.
膜下滴灌春玉米氮素吸收规律与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春玉米膜下滴灌条件下氮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干物质积累以及氮肥的增产作用,提出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增加膜下滴灌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能力,过量施氮导致干物质及氮素累积降低;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300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此时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以及生理利用率均达到最大.采用二次曲线拟合,计算最佳施氮量为291.80 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14 964.54 kg/hm2.  相似文献   
36.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海岛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盐浓度增加,海岛棉棉种吸水量显著降低,耐盐品种种子吸水量降幅低于盐敏感品种;盐胁迫下,棉种发芽时间推迟,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幼苗胚轴长度和根长呈下降趋势,但在NaCl浓度为25 mmol·L-1处理时表现出明显增效效应。发芽率与盐浓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海28号具有较高的耐盐半致死浓度和耐盐极限浓度,而新海21号可耐的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37.
新疆石灰性土壤锌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新疆石灰性土壤锌的组分分布特征及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对南北疆3种最主要土壤类型农田土壤锌及其组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石灰性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潮土(0.69mg/kg)>棕漠土(0.57mg/kg)>灰漠土(0.51mg/kg),变异系数为灰漠土>潮土>棕漠土。在土壤锌组分中,松结有机态锌(WBO)、碳酸盐结合态锌(CARB)、氧化锰结合态锌(OxMn)、紧结有机态锌(SBO)、无定形铁结合态锌(AOFe)平均含量均为潮土>棕壤土>灰漠土。南北疆土壤锌背景值不同,南疆土壤全锌含量高于北疆土壤,而北疆土壤全锌变异较大。土壤碳酸钙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与松结有机态、碳酸盐结合态、紧结有机态锌分配率高度相关。松结有机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及松结有机态锌分配率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态锌与松结有机态锌呈显著正相关。松结有机态锌与碳酸盐结合态锌呈显著正相关。石灰性土壤有效锌含量与松结有机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用方程Y=0.306+0.123WBO+0.116CARB(F=20.095,r2=0.801**)预测。  相似文献   
38.
不同源叶对地膜甜菜产量和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摘叶处理研究了地膜甜菜不同源叶对产量和含糖量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叶组对地膜甜菜块根膨大的贡献依次为:第11-15叶〉第16-20叶〉第26-30叶〉第31-35叶〉和36-40叶。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为江西芝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39个县(市、区)收集到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23个表型性状(12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同时,对11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供试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3个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821,其中,1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7~1.0307,平均0.7290;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0%~43.5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138~2.0627,平均1.8855。3种粒色类型芝麻种质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602,74份黑芝麻种质和12份其他粒色(黄色、褐色、黄褐色、红褐色等)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782和1.0476。生育期与株高、始蒴高度、蒴果长、千粒重和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但与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的132份芝麻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不同类群种质的来源地存在地理位置的交错分布现象,其中,第Ⅰ类群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高含油量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可作为潜在高产优良芝麻材料利用,第Ⅲ类群可作为潜在矮杆株型的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可作为潜在的高蛋白型亲本材料加以利用。【结论】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无必然联系。以高产高蛋白为育种目标时应选择株高较高,始蒴高度适中、蒴果较大、千粒重较高的材料为亲本,并据此进行后代选择。  相似文献   
40.
北疆棉花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3种灌溉量(2 850、3 900、4 950m3/hm2 )下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各生育期的耗水量与耗水强度.结果表明棉花的耗水量随着灌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北疆滴灌棉花适宜的灌溉量为3 900 m3/hm2,棉花最大蒸散量出现在花铃期,其中开花-吐絮期,耗水量240.96 mm,最大耗水时段为现蕾-吐絮,日均耗水量3.29~4.15 mm.棉花根系主要吸水层在0~60 cm土壤深度,高灌溉量棉花的吸水强度在0~40 cm大于低灌溉量,而在40~60 cm恰恰相反 .高灌溉量下棉花蕾期以前的土壤蒸发强度增大,干物质生产能力并没有相应增加,适当调节蕾期以前的灌溉量可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