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1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567篇
林业   1373篇
农学   789篇
基础科学   666篇
  562篇
综合类   5330篇
农作物   808篇
水产渔业   513篇
畜牧兽医   3385篇
园艺   1188篇
植物保护   42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762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739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青梅变异抗病无性系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梅龙眼品种园中发现的抗黑星病变异单株,对变异梅抗病无性系梅与龙眼梅品种进行抗病试验,结果表明,变异抗病无性系梅有产强抗黑星病能力和稳定的丰产性和大果径特征。  相似文献   
942.
[目的]通过尾叶桉与赤桉杂种F1材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及其分析,为桉树杂交育种材性改良亲本选配和交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与赤桉6×6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测定林为材料,并以相应亲本自由授粉的半同胞子代作对照。9年生时,对各小区的杂种和家系(5株小区,6次重复)选取2株平均木,在胸高1. 3 m处沿南北向钻取木芯,共984个,测定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和纤维长宽比,利用ASReml-R估算4个材质指标的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父母本单株狭义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的杂种木材基本密度优于对照,呈明显的杂种优势;反交组合杂种其木材基本密度优于正交组合杂种,正交组合杂种的纤维特性优于反交组合的;在正交组合杂种中,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和纤维长宽比的母本效应低于父本效应;而反交组合杂种中,4个材质指标的母本效应均高于父本效应。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特性指标受中至低遗传控制。正反交组合杂种中,除纤维长宽比外,其余3个材质指标的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对于遗传相关,杂种的木材基本密度与纤维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纤维长宽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纤维长呈不显著负相关,纤维长与纤维宽呈显著正相关。对于表型相关,除纤维宽与纤维长宽比呈不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尾叶桉与赤桉杂种的材质性状遗传差异因亲本和交配方式而异,表明通过种间杂交和正向选择进行材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943.
阐述了第二、第三次石漠化的监测时间、技术路线、监测结果,并对两次监测结果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演变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防护林工程、石漠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能源结构合理调整、岩溶地区农村人口的转移,区域内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水土流失有所减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44.
福建省上杭县是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森林覆盖率达77.38%,位居福建省乃至全国前列。根据杭县编制的(2016~2025年)的森林经营规划前期外业调查和后期内业资料数据整理,对该县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概述,并从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林种、树种结构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以便为科学制订上杭县在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效益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上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45.
重金属污染,尤其是废水中的镉污染,是环境和人类关注的重点,吸附是解决水体镉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油茶壳为碳源,氯化镁为活化剂,在500~700℃氮气气氛下制备了负载氧化镁的油茶壳基生物炭(MgO@AC-x,x为炭化温度),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水中Cd^2+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室温下,pH为6时,初始Cd2+质量浓度为100mg·L^-1,吸附剂加入量为1g·L^-1,吸附时间为180min时,MgO@AC-500对Cd^2+的去除率98.78%。根据Langmuir热力学模型拟合,MgO@AC-500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为913mg·g^-1。经6次循环后,MgO@AC-500对Cd^2+的吸附量下降了16.53%,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该研究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用于废水中重金属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46.
竹伐桩促腐微生物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腐朽程度的毛竹伐桩为样品,对其中的具有降解纤维素或木质素的竹腐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通过定性和定量筛选共得到16株具有较好纤维素降解能力或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包括8株真菌,5株细菌和3株放线菌.采用固态竹屑培养基测定各菌株对毛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能力,真菌菌株F2和F10的降解效果最好,15 d对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3.96%和24.31%,优于参照菌株绿色木霉YJ-3的19.59%;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6.92%和19.15%,优于参照菌株黄孢原毛平革菌ME-446的16.53%.  相似文献   
947.
对苹果、梨、山楂、杏、李等落叶果树秋季开花现象的发生原因与如何防止进行了研究试验。探索出落叶果树秋季开花是无效花,不但影响当年果树生长,更造成翌年果树产量减少或绝收;秋季开花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危害、气候干旱、管理粗放引起,通过采取防治病虫害、秋施基肥、科学修剪等管理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果树秋季开花,确保果树正常生殖生长和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948.
重金属胁迫对2种地被竹抗氧化酶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盆栽法对4种重金属(Cd2+、Pb2+、Cu2+、Zn2+)胁迫下的菲黄竹与菲白竹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菲黄竹的SOD、POD、及CAT活性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总体趋势是先增大,之后降低,最后又增大;而菲白竹则是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产物(MDA)则于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重金属胁迫下,2种地被竹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被诱导,且菲白竹比菲黄竹有更强的耐重金属胁迫性。  相似文献   
949.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长江流域杨树人工林CO2通量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2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与杨树所处生长阶段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有关,夜间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与5 cm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全年的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数值波动在-2~2 mg.m-2.s-1之间。生长季NEE的变化特点为:早上7点开始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吸收CO2,到午时(11:00—13:00)NEE的值较为稳定,日落(18:30—19:00)开始生态系统呼吸作用占主导,而晚上NEE的值变化不大。CO2的最大吸收出现在早上10点左右。NEE同时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在生长季节(4-9月)NEE多为负值,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对CO2的吸收,而在非生长季表现为一定强度的碳释放,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的6月碳固定能力弱于生长季的其他月份,原因是长期降雨导致土壤呼吸加剧和水淹的生理胁迫导致杨树呼吸作用加剧。2006年全年NEE为-579 g.m-2,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950.
龙烟7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以密叶香为母本、牡晒84-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晒烟新品种。2014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品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敛、茎叶角度小,叶形宽椭圆,大田生育期84天,属中熟品种。幼苗及大田生长势强、整齐,烟叶成熟较集中。原烟外观质量优良,色泽红黄,油份较足,弹性好。高抗赤星病和普通花叶病。据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994kg/hm2,产值32963.9元/hm2,均价11.01元/㎏,中上等烟比例76.57%,分别比对照龙烟二号提高11.1%、15.9%、4.3%、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