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和紫罗兰的下胚轴为材料,分离制备原生质体。采用PEG-高Ca2+-高pH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在PEG浓度为30%,原生质体融合密度为5.0×105个/mL下融合25 min,融合率可达17%。在附加1.5 mg/L 2,4-D,0.5 mg/L NAA,0.5 mL/L BA的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以0.3 mol/L蔗糖和0.1 mol/L葡萄糖作渗透稳定剂进行液体浅层培养融合体,培养3~6 d细胞发生第1次分裂,7 d时统计分裂频率最高为13.8%,35 d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其植板率最高为6.5%。然后转移到含有0.1 mg/L 2,4-D和0.2 mg/L 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使其增殖。当愈伤组织长至5 mm左右时,将其转到含有0.5 mg/L BA,0.1 mg/L NAA和0.2 mg/L GA3的MS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分化。当芽长1~2 cm时,将其切下插入附加0.5 mg/L IBA的1/2 MS生根培养基上,两周后即可获得完整植株。细胞学鉴定表明获得了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52.
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遗传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本文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对本科生遗传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建立灵活、多样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考核制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增加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交流、协作的机会,为学生"建构"遗传学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3.
云南省蝴蝶兰上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 年对云南省主要花卉基地进行调查,获得症状表现为环斑、坏死,疑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的蝴蝶兰样品。应用生物测定,结合现代电镜技术、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初步确定为番茄斑萎病毒属的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liens necrotic spot virus,INSV),通过设计的4 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获得核壳体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基因核酸长度为886 nts,RNA M 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e protein,NSm)基因核酸长度为681 nts,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RdRp)基因核酸长度为1 048 nts,测序结果在NCBI BLAST 网络数据库中比对,同时应用生物信息软件DNAman 比对,其与INSV的同源性都达90%以上,都证明分离到的病原物为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载体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对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Hippeastrum chlorotic ringspot virus,HCRV)运动蛋白基因NSm的沉默效应,以本氏烟Nicotiana tabacum为材料,构建靶向HCRV NSm序列的基因沉默表达载体pTRV2-NSm,经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侵染烟苗,检测其侵染效率,人工接种HCRV到沉默表达载体处理过的烟苗,通过观察发病症状、统计病情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TRV介导的基因沉默体系对HCRV侵染的沉默效应。结果表明,pTRV2-NSm沉默表达载体对本氏烟植株的侵染率达到95.00%,并且对本氏烟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经沉默载体处理的烟草植株接种HCRV后发病率显著降低,在接种后14 d发病率下降了90个百分点,病毒积累量明显下降,随着时间延长pTRV2-NSm对病毒的抑制效果持续升高,在接种后14 d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93.13%;qRT-PCR检测发...  相似文献   
55.
从番茄病叶上分离到7株病原细菌菌株,采用柯赫氏法则确定为该病的病原.经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疱斑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 (Dye) .依据室内平板抑菌试验初筛选结果,选取7株生防细菌进行温室复筛试验.温室试验中病原菌采用喷雾法接种,生防菌采用喷雾法和浸种法接种.研究测定7株生防细菌对番茄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同时比较两种接种方式对生防菌防治病害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防菌菌株C3(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R2-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HY(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antibioticus) 对番茄疮痂病的防效较高,两种接种方法处理下对该病的防效始终高于65%;生防菌采用浸种法处理时,生防菌C3对番茄苍痂病的防效最好,为83.36%;生防菌采用喷雾法处理时,生防菌HY对番茄苍痂病的防效最好,为76.18%;两种不同的接种方法对菌株1-7影响最大,对M3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6.
以LBS网络人口位置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自然环境因子,利用GIS与地理探测器软件进行不同自然环境对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人口空间格局呈明显的东密西疏、南聚北分特征;(2)对人口空间格局分布的影响力强度由大到小的自然环境因素为年平均气温、平均高程、相对高差、地表粗糙度、河网密度、年平均降水量、相对湿度、干燥度、净初级生产力;(3)不同自然环境影响因子之间,除年平均降水量与相对湿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因子之间皆具有显著性差异;(4)任意两类自然环境因素叠加对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方式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相似文献   
57.
通过2006年间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烟草主要生产区的田间调查,系统的描述了番茄斑萎病毒侵染烤烟后,在烤烟叶片上产生的叶片畸形、镶脉、叶脉坏死、坏死斑、同心环纹、叶面皱缩,且整株出现矮化异常生长;将番茄斑萎病毒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到本生烟上,植株被系统侵染,并产生褪绿斑坏死斑、同心环纹、皱缩等症状,植株一般4~5周内死亡.通过比较两种寄主,发现番茄斑萎病毒侵染两种寄主均出现系统症状,症状相似,但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58.
云南省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FB)是严重危害葫芦科作物的细菌病害。2009—2010年,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云南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部分地区的西瓜(Citrullus lanatus)和甜瓜(Cucumis melo)上出现疑似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病害发生。通过菌株分离纯化、菌体形态和菌落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微生物鉴定系统测定、分子鉴定等方法进行诊断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yn2和yn3菌株与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 的特征一致。确定了云南省已有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分布,为云南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9.
为明确2021—2022年华东4地区灰飞虱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抗性机理,采用稻苗浸渍法分别测定了江苏仪征、盐城,浙江长兴和安徽庐江4地区灰飞虱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并测定了3种解毒酶抑制剂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磷酸三苯酯(TPP)对噻嗪酮防治灰飞虱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4个灰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R=61.5~148.8);对毒死蜱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4.9~28.3);对烯啶虫胺(RR=0.7~9.9)、噻虫嗪(RR=1.6~8.3)、呋虫胺(RR=2.9~10.0)和氟啶虫胺腈(RR=2.5~8.7)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吡蚜酮(RR=1.0~5.0)和三氟苯嘧啶(RR=0.5~2.3)均仍处于敏感水平。增效试验结果显示,3种解毒酶抑制剂对噻嗪酮均无显著增效作用,表明3种解毒酶可能不参与灰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研究结果可为灰飞虱的田间抗性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0.
以芝麻菜 Eruca sativa Mill 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光照条件、苗龄、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浓度及纯化条件对其原生质体分离制备的影响.以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改良KM8p培养基进行液体浅层培养.结果表明,无菌苗的下胚轴酶解10 h,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后,可高效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KMSp培养基的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当密度为7×104mL-1时,分裂频率最高,为24.8%.4周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植板率为5.6%.然后转移到培养基上使其增殖,当愈伤组织长至3~5 mm时,将其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芽分化率为33.6%.当芽长2~3cm 时,将其切下插入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可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