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3篇
  67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盐碱地土壤养分和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碱地土壤养分、盐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空间自相关、半变异函数和克里金插值方法,对酒泉市盐碱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4.30、15.50、121.40 mg/kg,有机质和盐分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80、7.49 g/kg,养分和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系数均表现为中等变异;空间变异性分析发现,研究区5类土壤因子块金系数均小于0.25,表明其主要受地形、成土母质和植被覆盖度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盐碱地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南高北低,而速效磷、盐分含量从东到西高、低交替循环;相关性分析表明,盐碱化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与盐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速效磷含量与盐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说明土壤养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盐分含量状况。  相似文献   
153.
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对白平菇加富培养基和PDA培养基(CK)培养菌丝及栽培白平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白平菇茵丝生长良好,且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配方1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洁白、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茵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4.
试验以石蒜科中玉帘属的葱兰、石蒜属的石蒜、水仙属的水仙和朱顶红属的朱顶红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解剖学显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的海绵组织发达,叶脉中的维管束都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且维管束鞘由薄壁细胞组成,气孔器都由2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无副卫细胞,气孔器的长宽比都很小,在1.03~1.44之间.但是,葱兰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肾形”,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浅“W”或“V”字形;葱兰叶片横切面的上、下表皮分界不明显,无叶缘结构,而石蒜的叶缘为楔形,水仙的叶缘为乳突状,朱顶红的叶缘为圆弧形;葱兰、水仙和朱顶红均为等面叶,而石蒜为异面叶且下表皮细胞上具有明显的尖刺状乳突;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海绵组织内相邻维管束间有大而明显的薄壁细胞,这类细胞破裂后可形成较大的空腔,葱兰则是以花环状的薄壁细胞围成小空腔;叶表皮细胞有长细胞和短细胞之分,葱兰、石蒜、水仙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朱顶红的叶表皮细胞多数近椭圆形或近圆形;葱兰和水仙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很小,石蒜和朱顶红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明显.说明4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为石蒜科植物的种属关系确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5.
以加工番茄有离层品种09872和无离层品种08003为试验材料,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及有离层品种09872的花梗离区总RNA,设计引物扩增并测序,得到JOINTLESS基因序列(1 286 bp)、jointless(j)突变序列(347 bp)及JOINTLESS基因表达序列(797 bp)。采用生物学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加工番茄的JOINTLESS基因编码序列与普通栽培番茄品种相比,有2个碱基发生突变;jointless(j)突变是由JOINTLESS基因第1个外显子的部分序列连同起始密码子上游共939 bp的碱基缺失所引起;JOINTLESS基因共编码265个氨基酸,预测所得的蛋白质整体表现为亲水性。经系统发育分析得出,加工番茄JOINTLESS基因序列与矮牵牛中该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与葡萄物种的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156.
探究微生物制剂的修复效果和最佳投放浓度,为实际应用微生物制剂修复白洋淀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奠定研究基础。采集鲥餱淀水陆交错带表层(0 ~ 20 cm)黑泥作为实验底泥,加入鲥餱淀湖水,投入组PP微生物制剂(成品活菌数不低于7×1010个/g)浓度分别为3.0、5.0、10.0、20.0 mg/L。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对上覆水CODCr、总磷和总氮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3.57%、83.33%和42.98%,对底泥全氮和有机碳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1.16%和19.53%;底泥中多酚氧化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提高;水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增加,蓝细菌门丰度下降明显,Candidatus Rhodoluna、Aquirestis和Hydrogenophaga(氢噬胞菌属)等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推荐微生物制剂投加浓度为3 ~ 5 mg/L(活菌个数不少于2.1×108 ~ 3.5×108个/L)。  相似文献   
157.
研究调查了青岛近海潮间带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研究表明,青岛近海潮间带调查生物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生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具有偏好性,长牡蛎中Cu及Zn的含量最高,锈凹螺中Pb、As、Hg及Cr含量最高,史氏背尖贝中Cd的含量最高;单因子污染指数发现青岛近海潮间带生物体中Cu、Pb、Zn、Cd及Cr处于正常背景水平,而Hg及As在个别站位采集的生物出现轻污染、污染或者重污染情况,尤其是As;同其他海区同物种或者近缘物种比较发现,砷的含量要高于其他海区,其他重金属含量偏低或者相近。  相似文献   
158.
冀北山地不同海拔蒙古栎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冀北山地阳坡不同海拔蒙古栎天然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二(海拔1 180 m)的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为33.18 t/hm^2,其次为样地三(海拔1 260 m),最小为样地一(海拔1 100 m),为14.20 t/hm^2,即随海拔升高枯落物总蓄积量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持水率的变动范围为140.83%~229.81%,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样地二的有效拦蓄力最强,为39.22 t/hm^2,样地三拦蓄能力最弱,为20.58 t/hm^2,即中海拔拦蓄能力最强,高海拔最弱。(2)枯落物吸水速度在开始1 h内较快,6 h后下降速度逐渐减慢。未分解层枯落物与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Q=aln(t)+b),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V=ktn)。(3)土壤容重均值最大的为样地三(1.28 g/cm^3),最小的为样地二(1.08 g/cm^3),即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达到最大。(4)样地三的土壤有效持水量最大,为98.75t/hm^2,样地二的最小,为53.38 t/hm^2,即高海拔土壤持水能力最强。利用幂函数对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结果显示相关系数都在0.97以上。  相似文献   
159.
为解决北方低温季节牛粪大量堆积问题,将筛选的糖、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分解菌株复配,优化出组合菌剂(T1+DF2+D2+D5+XB1+XA2),研究低温下优化组合菌剂对低温牛粪堆肥起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外-20℃低温下,牛粪接种优化组合菌剂后物料迅速升温,48h达55.8℃,第4d达64.9℃,高温期维持8~9d,发酵周期缩短至15d,而未加菌和加常温发酵剂的对照则一直未进入高温期。说明添加低温复合发酵剂能使低温下牛粪堆体迅速升温,进入高温期,完成无害化,缩短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160.
冀北山地阴坡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对冀北山地阴坡6种不同天然林分枯落物层及土壤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一致:华北落叶松-白桦-黑桦混交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白桦-黑桦-华北落叶松混交林>蒙古栎-黑桦混交林>山杨-黑桦-蒙古栎混交林>白桦-黑桦混交林,枯落物的蓄积量为10.15~30.47 t/hm2,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24.33~63.57 t/hm2。华北落叶松-白桦-黑桦混交林的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48.60 t/hm2,山杨-黑桦-蒙古栎混交林的有效拦蓄能力最弱,为16.47 t/hm2;(2)未分解层枯落物与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3)土壤容重均值的变化范围为0.89~1.18 g/cm3,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为49.93%~63.08%。随着土壤厚度加深,土壤容重逐渐增大,总孔隙度逐渐减小;(4)山杨-黑桦-蒙古栎混交林有效持水能力最强,为65.43 t/hm2,华北落叶松-白桦-黑桦混交林持水能力最弱,为37.92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