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3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1篇
  76篇
综合类   322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坡位对小叶杨人工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择毛乌素地区东北部梁地上3种类型的小叶杨人工林,研究了坡位对其生长和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坡位对小叶杨和沙柳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小叶杨人工林植被生长均表现为:坡底>坡顶≥坡中,小叶杨和柠条的混交林比其他两个林型生长好。小叶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坡底部位多数土层中含量较高,在0.57%~1.09%之间,坡中和坡顶部位含量较小,分别在0.36%~1.07%和0.32%~0.82%之间,这与植被生长较好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坡位均呈波动式减少的趋势,0~10 cm土层中含量均最大,在0.63%~1.09%之间。坡中部位各土层中的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较高,分别在18.82~66.63 m g/kg,24.07~90.06 m g/kg和51.94~190.24 m g/kg,这与坡中植被生长较差有关;而坡底和坡顶较小,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在不同坡位垂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另外,小叶杨和柠条混交林的土壤平均养分含量均较高,土壤有机质0.81%,速效N 33.84 m g/kg,速效P 49.03 m g/kg,速效K 104.14 m g/kg。  相似文献   
82.
酸性土壤活性锰与pH、Eh关系及其生物反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灰潮土为对照研究了湖北省 3种有代表性的酸性土壤在盆栽条件下 ,不同酸化处理土壤pH、Eh与活性锰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供试的棕红壤和黄棕壤酸化后 ,在盆栽油菜生长的前 70d内 ,土壤交换性锰含量增加 ,土壤交换性锰与碳酸盐结合态锰呈一定负相关 ,且交换性锰含量增加明显滞后于碳酸盐结合态锰的增加 ;30~90d内 ,碳酸盐结合态锰与易还原性锰呈一定正相关。虽然土壤pH和Eh在作物生长季节不断变化 ,但其 pe +pH仍维持不变。土壤 pH、Eh与交换性锰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土壤锰的转化机制 ,在进一步酸化时 ,供试的棕红壤MnO2/Mn2+电对是该土壤锰化合物变化的主要形式 ,MnO2是变化过程的电子受体。供试的黄棕壤则以MnOOH MnO电对为其锰化合物氧化还原的主要形式 ,土壤酸化对其锰电对电位的影响没有直接引起Mn2+ 的变化 ;Mn2+的增加可能是MnO在该过程中进一步溶解所致。试验结果还表明 ,油菜体内的锰铁比随锰中毒程度的加强而急剧增加 ,这一趋势远高于土壤锰铁比的增加。  相似文献   
83.
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与水土保持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将在财政、产业、投资、土地、人口管理以及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方面,制定分类管理的“差别化”区域政策。4个国土功能区的划分为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笔者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提出了4个国土功能区的水土保持发展战略、工作目标、重点方向和考核指标等意见,以国土功能区的划分指导水土保持的发展,以水土保持促进和保障国土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4.
晋西黄土区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水分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西省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典型梁峁坡面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共布设313个土壤水分监测点,用TDR测定土壤(0~30cm,30~60cm)水分,经克立格(kriging)插值得到了研究区土壤水分分布图,并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的研究区域坡向、坡度、高程3个地形因子分布图叠加,生成土壤水分与地形因子相对应的数据库,用以分析坡面尺度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及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水分分异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影响的次序依次为坡向>高程>坡度。通过对坡向和坡度聚类分析得出:影响土壤水分分异的坡向可分为两类,即292.5°~360°(0°)~112.5°(阴坡),112.5°~292.5°(阳坡);影响土壤水分分异的坡度分为:5°~20°,20°~35°两类。依据坡度和坡向的分类结果,分别拟合土壤水分和地形因子的函数关系,求出不同坡度、坡向土壤水分的关系系数:若假定坡度为5°~20°、坡向为阴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为1,则坡度为5°~20°、坡向为时阳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为0.99,坡度20°~35°、坡向为阴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是0.82,坡度20°~35°、坡向为阳坡时土壤水分关系系数为0.8。  相似文献   
85.
蜂王浆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蜂王浆的抗菌活性 ,发现新鲜蜂王浆对10种试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据抑菌斑的大小判断 ,蜂王浆对各种试验菌株的抑制程度为 :枯草杆菌>威克氏酵母>蜡状芽孢杆菌>隐球酵母>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11>福氏志贺氏2型菌>假单孢杆菌>N1 米曲霉>霉菌W15。  相似文献   
86.
刘鑫 《新农村》2005,(11):9-9
最近,笔者在兰溪市黄店镇的城西果蔬批发市场看到,一盒内装12只、重约2千克的大红柿,售价竟达30元,平均每只售价2.50元。来自兰溪市内外的购销大户,尤其是一些企业单位的团购客户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87.
302头生产乳牛群,每头每天饲喂含亚硫酸178mg/kg的淀粉渣(湿重),从10千克(达16个月)提高到15—20千克(达4个月),持续20个月,使整个牛群处于体况、生产与繁殖性能下降的慢性中毒状态,经济损失严重。血清钙普遍偏低,AKP、丙酮酸、尿素氮升高,硫胺含量较正常为低,可作为本病的临床监测指标。7例淘汰牛的共同病变是胃肠粘膜的特定部位,以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典型慢性卡他性肠炎,这是国内外资料均未见有报导的有证病意义的病变。并对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淀粉渣科学利用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88.
蜂王浆是一种高级医疗保健药品,也是养蜂生产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如何提高蜂王浆的产量,乃是每个养蜂者关心的问题。 1.饲养强群,提前生产王浆:在蜂群中只有出房7至15日龄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但这些分泌王浆的幼蜂却只占整个蜂群的6%~8%,有15脾蜂以上的强群(大约3万只蜂)才会有2千多只泌浆幼蜂,3天一个周期,每次可取浆20至30克。如果只有10脾蜂的中等群,每次只能取浆10克左右,因此只有强群才能实现王浆高产。养强群应从秋繁着手,秋繁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来年如有4脾足蜂参加  相似文献   
89.
90.
1.嘉早324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早籼稻品种,属中熟偏迟的食用优质早籼.亲本来源:嘉早935/Z9538//Z9610///Z9610/Z9510.2002~2003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单产450.9千克/亩;2004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42.7千克/亩.两年省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11.1天,有效穗20.6万/亩,株高83.1厘米,穗长20.2厘米,每穗总粒133.4粒,实粒91.9粒,结实率69.0%,千粒重25.9克.据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鉴定结果,叶瘟平均0.6级;穗瘟平均4.3级,穗瘟损失率15.3%;白叶枯病平均3.4级.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结果,整精米率35.4%,长宽比3.3,垩白度6.9%,透明度2.5级,直链淀粉含量14.6%.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