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3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1篇
  76篇
综合类   321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杂交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杂交稻中浙优1号双亲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中浙优1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3.
环境教育是多学科融合的激发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国际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教育监测和法律体系完善等领域。在实践方面,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出现相对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模式和较为健全的环境教育评价与法治管理体系。典型的有美国黄石公园设置的少年巡逻员岗位项目、英国的野外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和日本的生态自然体验露营地等。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关注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原则性、策略性的建议等。文中在分析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环境教育评价和法律体系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4.
目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绝大多数为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自第1个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在浙江省通过品种审定以来,利用粳型不育系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已选育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籼粳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的产量潜力,在生产上广受欢迎。本文对我国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发展历史、粳不籼恢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我国今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不同酶制剂对水稻秸秆和白酒糟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酶制剂对水稻(Oryzasativa L.)秸秆和白酒糟(m︰m=1︰1)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CK(对照)、CEL(250 U·g-1纤维素酶)和XYL(250 U·g-1木聚糖酶)3个处理,青贮120 d后取样测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CEL处理的感官评定等级为良好;CEL和XYL处理的干物质、粗脂肪、...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采用自制离体孵化装置,对日本米虾(Caridina japonica)不同发育期胚胎进行离体孵化研究,结果显示,水温为25.5℃时,日本米虾受精卵孵化大约需要25 d,发育积温为637.5℃。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幼体期、前溞状幼体期和膜内溞状幼体期8个时期。各期离体胚胎均能孵化出幼体,膜内溞状幼体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高,为(80.7±2.4)%,非离体孵化的对照组为(79.1±4.9)%,二者差异不显著;卵裂期离体胚胎孵化率最低,为(28.2±2.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各组离体胚胎所孵化出的Ⅰ期(ZⅠ)和Ⅱ期溞状幼体(ZⅡ)的变态率无显著差异。温度对日本米虾前溞状幼体期胚胎离体孵化影响显著,在15.0℃~32.5℃范围内,随水温升高孵化时间逐渐缩短,15.0℃时,前溞状幼体离体孵化时间为(436.8±124.8) h,32.5℃时缩短至(228.0±88.8) h,但温度高于29.0℃时,孵化出的幼体变态率开始下降。本研究可为日本米虾繁殖生物学及甲壳动物胚胎离体孵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左辛  李丹  李靖阳  刘鑫  于秋月 《种子科技》2023,(1):45-47+50
随着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正在不断优化与完善,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种植成效,为种植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现阶段,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建设,我国着手研究相关作物,油莎豆便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栽培过程中因技术应用不当出现偏差,降低了作物的综合效益,为此应做好相应的优化与调整工作。文章分析了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了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的机遇,阐述了油沙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条件,从而与当前时代农业需求接轨,使油莎豆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8.
刘鑫  张栋 《油气储运》2010,(7):33-33
生态鸡、中华鳖、狐狸……一大批特色养殖专业村、专业户应运而生,山东省茌平县的农民靠特色养殖,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9.
天津市蓟县北部山区酸枣资源非常丰富,利用野生酸枣改接脆枣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特别适宜山区发展枣树生产。2003年,笔者在穿芳峪乡果香峪村,利用本村原王爷陵遗址处保留下的两株老枣树,在本村北郭香峪利用野生酸枣改接脆枣,  相似文献   
60.
<正> 在纽约州兽医内科学院的兽医教学医院,有一头一岁龄,400公斤的黑白花母牛,两天来的病史为进行性减食和腹痛。兽医诊断为外伤性网——腹膜炎,并用促反刍药物(Ruminatorics)、磁铁和青霉素进行治疗。小母牛精神沉郁,厌食和不愿行走。两侧下腹部中等度膨胀。心率高(104次/分),呼吸和直肠温度正常,四肢冰冷和中等度脱水。听诊无瘤胃收缩音,且瘤胃背侧有一气帽,尿流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