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枣步曲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IwaoX-X回归测定,枣步曲幼虫的空间分布为奈曼-A型分布或波松-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致密的个体群,个体群间及个体群内的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个体群的面积小于或等于1株树,对于估值抽样提出了两种方案,即整体抽样和层抽样,前者以随机抽样和棋盘式抽样为优,并给出了理论抽样公式,后者以最下层抽样代替整株抽样估计种群密度,可以提高抽样效率,降低抽样费用,且估计精度能达到科研与生产的要求,最后给出I  相似文献   
32.
枣镰翅小卷蛾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9-1993年在山西太谷枣区对枣镰翅小卷蛾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编制了1-3代5年的生命表及平均生命表。分析得出,第1代的卵和1-2龄幼虫是其世代及年度的薄弱环节;1-2代,2-3代,3代-翌年1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45、2.7和0.21,在年份间种群由上升到平衡;第1代的风雨致死,第2代的4-5龄幼虫及蛹的虫寄生,越冬代(即第3代)的打枣致死、蛹期天敌取食及冬季消亡对种群的控制作用较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是作者提出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关键因子:第1代为4-5龄幼虫天敌取食,第2代为蛹期虫寄生,越冬代为4-5龄菌寄生和蛹冬季消亡。  相似文献   
33.
2009年在山西省太谷县红枣园的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棵树悬挂4个或3个性诱芯时,对桃小食心虫有很好的迷向效果。在不喷化学农药的条件下,其平均迷向率达到96%和90.2%,防效为85.71%和80.95%;每棵树悬挂2个、1个性诱芯时,其平均迷向率为78.33%和69.41%,防效为66.67%和61.90%;而每两棵树悬挂一个性诱芯时其平均迷向率为43.38%,防效为57.14%。  相似文献   
34.
枣缩果病又名枣铁皮病、枣黑腐病、枣干腰缩果病、枣萎蔫果病、雾抄、雾落头、雾焯、铁焦等,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始见正式报道,其遍及全国各大枣区,危害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枣树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在山西省枣产区发病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枣产量和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该病的病原及防治规律的报道不一,在生产上也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是在山西省太谷县的10多处枣园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初步得出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同时根据近年枣树管理实践总结出了适合山西省生产实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5.
对近年来在太谷枣林内采集的有关害虫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参考最优分割法,根据害虫为害的实际情况,将害虫的为害划分为休眠期、萌芽展叶开花期、幼果膨大着色成熟期3个阶段。把害虫为害的3个阶段编制成野外害虫识别检索表,其中休眠期害虫的识别,根据害虫栖息的场所分为2类,一类是土壤中,另一类是树体上。检索表中包括越冬态、幼虫、成虫等各虫态的识别。  相似文献   
36.
利用幼虫粪粒数制定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5年经过对枣步曲排粪规律、食叶量、枣树蓄叶量以及不同失叶水平对枣果产量影响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排粪量与平均气温的数量模型:F∧=0.5629+0.0162T,枣树蓄叶量估测模型:株蓄叶总面积=株总枣股数×每股平均枣吊数×每吊平均枣叶数×平均枣叶面积,单位树冠面积下单位时间落粪粒数动态防治指标模型:Y=(226.194X3-373.7546)X-23(0.5659+0.0162T),经林间验证,准确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7.
枣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活性及林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枣尺蠖( Chihuo zao Yang) 核多角体病毒(CzNPV) 活性的生物测定结果及在山西太谷枣树林间防治枣尺蠖的试验效果。以不同浓度该病毒悬液浸渍鲜枣树叶,饲喂感染3 龄初枣尺蠖幼虫,病毒浓度对数值与死亡机率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 0 .231 + 0 .859 x ;LC50 及95 % 的置信限分别为3-65 ×105 及4-04 ×104 ~3-13 ×106PIBs/m L。以2-5 ×105 、1-25 ×106 、2-5 ×106 、1-25 ×107 和2-5 ×107PIBs/m L5 种浓度病毒感染3 龄初幼虫,其LT50 值分别为10-01 、9-57、9-08 、7-94 和7-49 d 。同一浓度病毒(2-5 ×106 PIBs/mL) 对不同虫龄感染力不同。幼虫死亡率随虫龄增大而降低,从2 龄的96-7 % 降低到4 龄的30-0 % ;LT50 值随着虫龄增大而增大,从2 龄的5-97 d 增加到4 龄的12-57 d 。在山西太谷枣林枣尺蠖幼虫2 龄、3 龄占85 % 时喷洒浓度为2-5 ×107PIBs/ mL 的病毒悬液,虫口减退率高,成本较低,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万寿菊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枣缩果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万寿菊根甲醇、氯仿、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枣缩果病三种病原菌:细交链孢菌、聚生小穴壳菌和橄榄色盾壳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万寿菊根粗提物对枣缩果病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粗提物对枣缩果病三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分别为79.77%,66.20%,70.26%,其次为丙酮、无水乙醇。有效抑菌成分有待进一步分离确定。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两种大球蚧:瘤坚大球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和皱大球蚧EulecaniumkuwanaiKanda在国槐Sophorajaponica上种群密度变动规律,用分析化学的方法测定了城市空气中SO2和Pb在虫体和树体内的累积量。结果表明:(1)蚧虫密度变动受街道交通车辆污染影响显著,虫口增长与街道车流量成正相关,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YI=-30.508+0.0441Xb,相关系数r=0.895(I代表虫口,b代表汽车)。(2)从市区中心向郊外方向延伸,蚧虫密度从高向低呈现三个密度波动水平,恰与城市污染的递减梯度趋势相吻合。(3)城市空气中SO2和铅尘可在树体和虫体内积累。在污染区树体内S和Pb含量最高值分别达1.92g/kg和6.80mg/kg;在虫体内Pb含量达5.10mg/kg。污染物被吸收和积累量与该区域交通车流量呈直线相关,与虫口密度变动趋势也呈正相关。研究认为,蚧虫对污染物的吸收和一定范围内的忍耐性是它对城市污染抗性的一个标志,由此从“蚧虫-寄主-天敌”的生物链角度说明了蚧虫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贤谦  师光禄 《林业科学》1996,32(5):447-453
提出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整体性,非对称性,有序性、动态性计算方法简便等优点,因此,它能准确地判断出关切因子,并显示出其他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文中青杨天牛生命表资料为例进行了例证研究。选用了几咱害虫的生命表资料进行了灰色关联序与其他分析方法排序的比较,证实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为分析影响虫种群动态的关键因子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