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7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早熟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中棉区地处黄河棉区西部边缘,生态条件差,无霜期较短,生长后期阴雨机率高,温度降低、光照不足,导致成铃少、铃轻衣分低.从栽培管理角度,要以促早熟争主动,以简化技术争效益.有效的促早熟措施为选用较早熟的良种,合理密植,化控化催等,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简化技术为化学除草减少中耕,化控简化整枝,化学催熟集中采拾早腾茬等.实现棉花优质高产,小麦高产播期播种,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2.
棉花“两高一优”促早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关中棉区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及当前生产水平,以提高中低产棉田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为主攻目标,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围绕促早、简化、节资、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优质、增产、高效。1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采取单因素、复因素及多因素优化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最佳良种筛选、适宜种植密度、合理投入简化施肥、翻膜简化放苗、全程化控简化整枝、节水灌溉、化学催熟集中采拾早腾茬、化学除草少中耕等项技术进行定量研究和优化组装,以“一早一密三化”为核心,对“密矮早”技术进行新的开发。“一早”,以早熟品种为主,覆盖地膜,促进伏前桃和伏桃构成产量,10月10日前后小麦高产播期拔秆腾……  相似文献   
73.
我国棉田化学除草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我国棉田杂草的发生、分布和危害,阐述了药剂鉴选、复配及安全性诸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对育苗、地膜棉、直播棉、麦棉间套和麦(油)后棉田的化学除草技术做了介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关中棉区抗虫棉化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DPC对抗虫棉新棉33B的化控效应结果表明,化控时间的前移及次数、用量的增加对抗虫棉植株的高度、果枝数、LAI和开花成铃等性状的抑制增强,尤其是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程,并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初花期化控有较好的协调效应,但花铃期化控作用较小.蕾期不控,初花期轻控是抗虫棉生产较为可行的化控模式.化控对提高铃重有效,而单株成铃数减少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关中灌区棉花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对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密度、播期、底施二铵、追施尿素和化控等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综合研究 ,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 ,筛选出霜前皮棉 >1 5 0 0 kg/hm2 、产投比 >8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 :密度 765 3 0~ 781 5 0株 /hm2 ,播期 4月 8~ 1 0日 ,底施二铵 82 .5~ 99.0 kg/hm2 ,追施尿素 73 .5~ 94.5 kg/hm2 ,喷 DPC 5 0~ 69g/hm2 。反馈试验表明 ,优化组合方案平均增产 1 2 .1 % ,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6.
灌水量和密度对转基因抗虫棉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中棉区大田条件下,采取不同种植密度下控制供水的方法,研究了灌水和密度对转基因抗虫棉生长发育、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和密度对棉花生长具有双向调控功效,二者优化高效组合是灌水675 m3/hm2,密度4.5~7.5万株/hm2,比CK增产21.6%~23.6%,灌水效率达2.49~3.19 kg/m3.  相似文献   
77.
采取简易坑测与田间小区相结合的方式,以每次灌水量对棉花生育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量灌水,通过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协调作用,促进棉株成铃数增加0.9~1.8个,铃重增加0.23~0.39g,衣分增加0.6%~1.3%,总产皮棉增加15.7%~28.1%,灌水效益达0.26~0.44kg/m3。但增产效益与灌水量不是成比例增加,水量过多易诱发疯长,成铃减少,棉铃素质下降,对产量不利。从经济效益角度,在初花至盛花期,每次灌水450~675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78.
PLTPA小麦浸种试验表明,药剂浸种具有明显的增根促蘖和提高干物质生产能力的作用。苗期调查结果表明,PLTPA浸种使小麦蘖、次生根以及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显著增加。收获时测定发现,小麦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变优,其中成穗率提高了12.5%,穗数显著增加,不孕小穗也显著减少14.6%,最终获得5812.5kg/hm2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9.
灌水对棉花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春、夏播方式 ,对棉花每次灌水量的产量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春播每公顷灌水45 0~ 675 m3 ,夏播 45 0 m3为宜  相似文献   
80.
新品种互麦15号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麦15号新品种(原代号74)由互助县边滩良种繁殖场于1998年从甘肃引进试种,海拔2834米。1999年至2004年扩大种植培育而成。于2005年11月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生育期140天左右,最适应于海拔2800-2950m的脑山地区种植,株高92cm,穗长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