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为了探明独活抑制柑橘病原真菌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独活乙醇提取物对3种柑橘贮藏病害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并分离和鉴定其抑菌活性成分。【结果】独活乙醇提取物中含有高效抑制柑橘炭疽菌的活性物质。GC-MS鉴定B2组分中含有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异佛手柑内酯、牛防风素、茴芹内酯、异茴芹内酯。异佛手柑内酯、茴芹内酯、异茴芹内酯3种化合物对柑橘炭疽菌的EC50在45 mg.L-1左右,其中茴芹内酯的抑制活性最好,其EC50为41.521 6 mg.L-1。显微观察发现,茴芹内酯处理导致柑橘炭疽菌菌丝体分支增多、畸形,部分隔膜消失等变化。【结论】异佛手柑内酯、茴芹内酯、异茴芹内酯为独活抑制柑橘病原真菌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2.
一株桑椹致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桑椹上分离纯化出一株真菌,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此菌株为一种桑椹致病菌,为桑茎点霉Phomam oricola。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以生长,在PDA和燕麦培养基生长最适合;适合温度为18~23℃,最适pH值为6,最适碳、氮源为淀粉和NaNO3。  相似文献   
33.
卡里佐枳橙幼苗病害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卡里佐枳橙幼苗上发生一种严重病害,为害卡里佐枳橙茎干,造成褐变,叶片干枯或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从卡里佐枳橙病害苗上分离纯化得到4株真菌,分别为MP1、MP2、MP3和MP4。致病性测定发现,上述4种真菌的致病程度不同,MP2孢子悬浮液处理发病最轻,MP3孢子悬浮液处理发病最为严重;对这4种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3株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sp.),另外1株属于盾壳霉属(ConiothyriumCorda)。  相似文献   
34.
橘小实蝇发生期及发生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橘小实蝇是果蔬上的一种检疫性害虫,近年在云南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搞好预测预报可以指导生产上进行适时防治。笔者在云南省元江县和华宁县柑橘园悬挂诱捕器,诱捕橘小实蝇,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两县发生基本一致,高峰期均在6—7月,元江县比华宁县略晚10 d,但发生量明显高于华宁县。以2003—2008年元江县和华宁县橘小实蝇发生的田间系统监测资料为依据,以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象资料作为预测因子,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和多因子互作回归分别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的发生量和发生期预测预报模型。经检验,结果表明2种模型均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元江县和华宁县橘小实蝇的发生量和发生高峰期,以多因子互作组建的模型比简单逐步回归的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35.
测定25% JS7119 乳油对不同虫态桔全爪螨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5% JS7119 乳油对桔全爪螨成虫的玻片浸渍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15.921 7 mg/kg,大于对照药剂5%唑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的致死中浓度;叶片浸渍法的LC50值 为0.639 4 mg/kg,大于15%哒螨灵乳油的LC50,小于5%唑螨酯悬浮剂的LC50。25% JS7119乳油对桔全爪螨若虫和卵的叶片浸渍法的LC50 值分别为4.478 3和644.391 7 mg/kg,均大于5%唑螨酯悬浮剂和15%哒螨灵乳油的LC50。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25% JS7119 乳油625倍液对桔全爪螨速效性较好,持效期15 d左右,与15%哒螨灵乳油1 500倍液的防效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6.
渐狭蜡蚧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是一种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广泛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具有潜在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本研究以产孢量和菌落直径,菌丝干重为测定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对从重庆地区柑桔粉虱上分离得到的渐狭蜡蚧菌TN002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摇瓶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究,以期为TN002菌株商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渐狭蜡蚧菌TN002菌株在PDA培养基上10℃~35℃范围内均可生长,25℃条件下产孢量和菌落直径最大。不同pH对其生长产孢影响差异不大;pH=5.5时产孢量最大达到(6.52+-0.45)x10^8 个孢子/皿。有机氮更利于TN002菌株固体生长和产孢,其中酵母浸粉为氮源时菌落直径最大达(41.91+-0.46)mm,蛋白胨为氮源时产孢量最多,为(8.56+-0.4)x10^8 个孢子/皿。蔗糖和葡萄糖较利于TN002菌株固体生长和产孢。在葡萄糖酵母浸粉液体培养基培养下,产孢量能达到最大值为(8.08+-0.16)x10^8 个孢子/mL。摇瓶培养24 h~93 h的结果表明在60 h时TN002菌株产孢量和菌丝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对装量、转速和接种量进行正交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处理组合为500 mL锥形瓶中装量100 mL,接种量为4%(孢子悬液浓度为:1x10^7 个孢子/mL),转速为190 r/min或220 r/min。该研究明确了渐狭蜡蚧菌TN002菌株生物学特性,筛选得到了摇瓶培养最佳条件,为进一步扩大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本文主要阐述了柑桔木虱的防治手段及研究进展。防治手段包括应用寄生蜂、瓢虫、虫生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施用广谱、低毒的杀虫剂如吡虫啉等新烟碱类农药,田间管理如种植规划、栽培管理等,以及培育无毒种苗等。最后探讨了柑桔木虱防治研究趋势,旨在为柑桔木虱及柑桔黄龙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8.
摘要:为了给甜樱桃微生物肥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优良菌株资源。本文从马哈利樱桃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52株细菌,通过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进行IAA产生菌的筛选,并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明确分类地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产IAA的能力,并对最佳碳氮源、产素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52株菌中B20产IAA能力最强,经鉴定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其最佳产素的培养条件为:采用10%的装液量在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 min-1的条件下培养40h,最佳碳、氮源分别为果糖和酵母粉。首次研究发现阿氏芽孢杆菌具有IAA产生能力,菌株B20具有作为功能微生物肥料研发的潜力,可进一步对其进行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9.
为明确用噻虫啉喷雾对柑橘星天牛的防治效果,笔者用两家企业的40%噻虫啉悬浮剂分别进行了田间喷雾防治柑橘星天牛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4000~3000倍范围内,药后5天~15天,各处理对柑橘星天牛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前段时间有关四川广元旺苍柑桔有蛆的传言在网上大量传播,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实,所谓的“蛆柑”就是被实蝇类为害的柑桔果实。这种果实表面常有黑色或暗褐色的产卵孔,有的产卵孔周围还会形成乳状突起,消费者很容易识别。被初龄幼虫群集为害舌的柑桔果实,瓤囊壁破裂,干瘪失水,内有幼虫8~12头,全果瓤囊受害,沙瓤被幼虫食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