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几丁质酶在昆虫真菌侵染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采自内蒙古准格尔旗沙棘木蠹蛾的球孢白僵菌菌株SJ-05进行了几丁质酶的基因分析,从中克隆了几丁质酶Bbchit基因,得到了重组质粒pMD19-T/chit。测序结果表明,Bbchit基因核苷酸序列阅读框架全长为1047 bp,编码348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36.924 ku,等电点为5.94。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与球孢白僵菌Bb0062菌株(AAN41259.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71%。  相似文献   
92.
利用昆虫性诱剂防治大豆食心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明确人工合成的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对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和控制作用,为其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用人工合成性诱剂监测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性诱剂诱捕法可作为大豆食心虫田间虫情测报的一种适用工具。通过定点定期的田间诱捕观察,明确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动态,为适时防治提供铱据。在田间应用大豆食心虫性诱剂防治害虫时,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即提高了防虫效果,又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93.
8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植物丙酮和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多数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活性;在50×10^-3g·mL^-1浓度下防风、落叶松和五味子的甲醇提取物的72 h抑制率分别为58.19%、80.41%、77.49%;蝙蝠葛、落叶松枝、落叶松叶、五味子丙酮提取物对病菌的72 h抑制率较高分别为82.26%、76.42%、66.60%。  相似文献   
94.
设施农业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设施农业滴灌施肥智能化系统的功能、组成、控制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功能完善、性能可靠,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灌溉施肥智能化管理,节水、节肥、省工、增效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5.
96.
<正>农药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有4种。1.化学快速检测技术化学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用于有机磷的检测,利用有机磷农药(磷酸酯、二硫代酸酯、磷酰胺)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磷酸与醇,水解产物与检测液反应,使检测液的紫红色褪去变成无色。但该方法局限于检测果蔬中的有机磷,灵敏度低。2.酶抑制技术酶抑制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应用最广泛、快速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运用目标性检测法,前瞻性观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结果 342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10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2.92%。342例中111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未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231例采用三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10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4.33%;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标性监测,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及时改进手术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单孔法比三孔法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8.
杨帆  刘春来  王爽  刘亮  李新民 《植物保护》2018,44(5):199-205
利用大蜡螟诱集法,从黑龙江地区不同类型土样中筛选分离到一株虫生真菌FZZ菌株,经形态学及18S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KY419576)。通过对平沙绿僵菌FZZ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2龄幼虫的致病性及对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FZZ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30℃孢子萌发率最高,但48h也仅为48%。浓度为1.0×109个/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5d后校正累计侵染率为78.33%。FZZ菌株对7株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丝抑制率最高,达45.45%,对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率最低,为36.31%。FZZ菌株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有较强抑菌活性,抑菌带宽直径达2.93cm,对其余6种病原菌未表现出抑制效果。此结果对筛选高效平沙绿僵菌及扩大其生防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两种施药器械对水稻中吡蚜酮残留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水稻样品中吡蚜酮的LC-MS/MS检测方法,同时2019年进行了背负式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施用吡蚜酮农药试验,对两种器械施药方式下吡蚜酮在水稻样品中的残留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吡蚜酮在稻谷和植株空白样品添加的平均回收率在72%~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11%之间,稻谷和植株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01和0.02mg/kg。在同一用量下,在施药后2h和14d,稻谷和植株中吡蚜酮残留量表现为:植保无人机>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因此在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病虫害时,需关注农产品中残留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
三唑磷在甘蓝中残留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了解三唑磷在甘蓝上使用的安全性,对三唑磷在甘蓝上施用后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667mg/L施药后,三唑磷在土壤中的动态消解方程为C=0.0673e-0.1122t(r^2=0.9831),半衰期为6.2d;三唑磷在甘蓝植株中的动态消解方程为C=8.7411e-0.2182t(r^2=0.9453),半衰期为3.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