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两年盆栽和4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化肥施用后的残留后效。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化肥具有明显的后效,不但促进了翌年玉米植株的营养生长并提高了单产,而且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培肥了地力。  相似文献   
52.
本文阐述了吉林省李属(PrunusL.)果树种质资源的种类特征、分布、主要生态特性、染色体数目、主要经济性状和抗寒性。介绍了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1)直接利用野生资源;;(2)农家李的栽培;(3)抗寒育种上的应用,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3.
吉林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查明吉林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有11科、23属、2亚属、45种、3变种。综述了野生种质资源的主要特征、特性、生态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吉林省西部沙化土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的成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资源类型分为3大类、11种类型、9种土壤种类。经多年综合治理研究优选出3种治沙模式,并提出沙化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5.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吉林省公主岭市及乾安县高产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分配及转运规律的异同.结果表明:公主岭地区吐丝后的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26.1%、乾安为28.0%;磷素方面分别为20.5%,25.8%,而钾在吐丝期前吸收量占最大吸钾量为84.2%,92.3%.养分在各器官内的分配转运特点体现在:氮、磷均随生长中...  相似文献   
56.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超高产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研究高肥量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差异6.1%~46.6%,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1.98%~12.80%。郑单958种植密度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单产为13214kg/hm2。在此密度下主要通过群体来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7.
基于高光谱的鲁西北平原土壤有效磷含量快速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农田土地评价的指标, 也是农作物施肥的基本指标, 快速准确测量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土壤信息化管理和资源评价的前提条件。高光谱技术的发展为快速有效监测土壤有效磷含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466个样点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 通过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选取48个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相近而有效磷差别较大的样点作为研究样点, 采用美国ASD Fieldspec3光谱仪, 对不同有效磷含量的土壤样本高光谱反射率进行测量, 并对反射率进行倒数、对数、平方根、对数的倒数、倒数的对数的变换及其各自相应的一阶导数变换, 将每个土样测定的有效磷含量值与350~ 2 500 nm光谱范围的反射率数据及反射率的9种变换形式逐一逐波段地进行单相关分析, 筛选出对有效磷敏感的光谱波段。将所选取的显著相关波段反射率或变换形式作为自变量, 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 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优选和检验。研究得出: 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得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敏感波段为711 nm,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基于该波段的估算模型为最佳估算有效磷含量模型, 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达0.822 1, 验证决定系数R2达0.959 1。由此说明, 利用单个敏感波段建立土壤有效磷的反演模型, 可作为快速测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施氮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2个氮肥水平、5个种植密度,探讨施氮量与密度互作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影响,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子粒灌浆过程,解析灌浆特征参数与粒重的关系。在玉米子粒灌浆过程中,氮肥主要调控灌浆前期的灌浆速率来影响子粒建成,最终使百粒重增加;密度则调控快增期、缓增期持续天数来影响子粒重。要提高玉米产量,关键在于提高子粒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时间,尤其是延长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以及提高渐增期平均灌浆速率。在生产中,首先要合理密植,构建适宜的群体,延长子粒灌浆持续时间;此外,通过增加开花后的氮肥供应来提高子粒灌浆前期的平均灌浆速率。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长春市绿园、宽城、朝阳、净月、二道等蔬菜种植区不同使用年限的日光温室土壤的微生物区系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绿园、宽城、净月区种植10~15年的日光温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上升趋势,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有所下降;朝阳和二道区的真菌数量表现为先降后升;绿园区土壤放线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有缓慢减少的趋势。各区微生物区系比较,宽城区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高,真菌数量居中;绿园区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较低;朝阳区的真菌数量最高,细菌和放线菌居中;净月和二道区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介于其它区域之间。各个区域空间变化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真菌数量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开展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区耐密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适宜播种密度在65000~75000株/hm2,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吉单257、吉单137适宜播种密度在60000~65000株/hm2;郑单958、先玉335、吉单257、吉单137百粒重与密度呈负相关;4个品种的容重与密度关系呈二次抛物线,郑单958在50000株/hm2、先玉335、吉单257在57500株/hm2、吉单137在50000株/hm2时容重最高,商品等级最好;4个品种随播种密度增加,穗位叶叶绿素SPAD值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