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年生的澳洲坚果为试材,研究温度,蔗糖浓度,矿质营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度和10%的蔗糖浓度对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最为有利;植物生长调节剂GA3为20mg/L时能显著促进花粉的萌发,而IAA和2,4-D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矿质营养最有利于花粉萌发的浓度分别是Zn 10mg/L,Mo5mg/L,B10mg/L,Mn40mg/L,Ca30mg/L.  相似文献   
32.
选取武夷岩茶中的肉桂、金毛猴、铁罗汉、奇丹、雀舌和矮脚乌龙6个品种的茶籽,利用"神舟八号"航天搭载进行空间诱变实验。观测武夷岩茶幼苗的株高、节数、节间长度、茎干直径、叶片数量、叶片长宽、叶片面积和叶绿素荧光a参数FT和QY值。结果表明:经过"神舟八号"航天搭载诱变后,武夷岩茶幼苗叶片均呈浓绿色,叶面积显著增加;金毛猴、铁罗汉和雀舌幼苗出现株高下降、节间缩短、茎干增粗的变化,而矮脚乌龙则表现为幼苗株高增加、茎干变细的特点:矮脚乌龙和铁罗汉的FT和QY值经过航天搭载诱变后呈增加的变化趋势,而雀舌和金毛猴的FT和QY值则呈现下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33.
研究模拟酸雨对南方红豆杉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下南方红豆杉叶尖出现伤害症状,叶片发生脱落,随着酸雨胁迫程度的加剧,叶片损伤程度加重;酸雨胁迫下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酸雨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明显;中度胁迫(pH4.0)和轻度胁迫(pH5.6)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重度胁迫(pH2.5)的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轻度胁迫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的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这说明南方红豆杉对pH4.0~5.6的酸雨胁迫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34.
以姜黄(Curcuma longa L.)组培苗为试材,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SA)和硝普钠(SNP,NO供体),研究SA和NO对姜黄生长、次生代谢和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A和NO均能调节姜黄的生长,促进姜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SA 10 μmol ? L-1或SNP 200 μmol ? L-1处理时,姜黄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姜黄生长处于最佳状态。SA和NO均能激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促进姜黄次生代谢途径中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和肉桂酸的生成,提高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含量;因此,SA 10 μmol ? L-1或SNP 200 μmol ? L-1最有利于姜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SA和NO对姜黄次生代谢生理调控具有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35.
研究不同KClO3浓度对6年生东魁杨梅成花过程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KClO3后东魁杨梅叶片细胞受到伤害处于胁迫状态,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增加.KClO3浓度低于1 500 mg·L-1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导致叶片光合能力显著上升;生理分化期叶片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形态分化期蛋白质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蛋白质比值显著增加,从而促进东魁杨梅的花芽分化.KClO3浓度高于1 500 mg·L-1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导致叶片光合能力、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糖/蛋白质比值显著下降,从而抑制东魁杨梅的花芽分化.结论是喷施1 000~ 1 500 mg·L-1 KClO3可显著提高东魁杨梅的成花率.  相似文献   
36.
双转光地膜对烟草生长与生理特性及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转光地膜能较好地将烟叶色素吸收低的紫外光和绿光转化为红光和蓝光.大田栽培试验表明双转光地膜具有显著增加地温和促进烟株生长的作用.烟垄覆盖双转光地膜可使5 cm日平均地温增高1℃,10~15 cm日平均地温增高0.8℃,并显著增加烟苗根、茎、叶干重,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有利于尽早增大光合叶面积.烟叶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双转光地膜处理未对烟叶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7.
以澳洲坚果为材料,研究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净光合速率及其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空气湿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等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体"现象;第1个峰值出现在7:00,净光合速率达到5.22μmol/(m2·s),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净光合速率达到4.18μmol/(m2·s).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照强度和湿度.Fv/Fm和Fv/Fo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光合活性受到暂时抑制,光合器官并没有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38.
组培芋苗不同世代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绿杆芋”的茎尖为外植体,经脱毒快繁后将组培芋苗入土种植,作为组培苗第1代(T1),以T1的球茎作繁殖器官于第2年种植入土,作为组培苗第2代(T2).将T1,T2以及普通苗(CK)栽植在温室中,待芋苗抽生侧芽时,测定叶片中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等生理指标.因子分析表明:8个指标被分成了3个主成分;T1,T2,CK在3个主成分上的综合得分分别是-0.448,0.517,-0.069,其大小顺序为T2,CK,T1.同时,测定了不同芋苗产量,T1,T2,CK单株平均产量分别是1.392kg,1.748kg,0.960kg,其大小顺序为T2,T1,CK,且T2显著高于T1和CK.综合评价考虑,组培2代T2要优于组培1代T1和普通苗CK,是大面积推广栽植的种源.  相似文献   
39.
武夷岩茶光合特性及品质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肉桂、金毛猴、铁罗汉、奇丹和雀舌5个福建省茶区主栽武夷岩茶品种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化成分进行研究,分析武夷岩茶不同品种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品质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铁罗汉、奇丹和金毛猴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光合特性优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光补偿点均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金毛猴和奇丹具有较高的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PSII反应中心潜在活性;不同品种的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光合特性角度考虑,铁罗汉、奇丹和金毛猴适宜在福建茶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0.
澳州坚果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澳洲坚果为材料,研究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净光合速率及其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空气湿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等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第1个峰值出现在7∶00,净光合速率达到5.22μmol/(m2.s),第2个峰值出现在14∶00,净光合速率达到4.18μmol/(m2.s)。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照强度和湿度。Fv/Fm和Fv/Fo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光合活性受到暂时抑制,光合器官并没有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