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云南河口火龙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的火龙果适应性试种实践,总结了云南河口地区从园地选择、规划,种苗繁育、定植,果园田间管理,到果实采收的一套火龙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2.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红河流域不同区域的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在红河流域进入雨季后(5月)开始发病,整个雨季中(5~9月)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进入夏季后温度满足病原菌的发病条件时,病情指数变化曲线和降雨量曲线出现了同升、同降的现象。(2)同一海拔高度下,病情指数呈现出下游大于上游和中游,而危害率则出现相反的趋势,250~3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3)>中游(1.96)>上游(1.77),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86%)<上游(70.00%);450~500 m海拔观测点的病情指数大小顺序为下游(2.01)>中游(1.77)>上游(1.76),危害率为下游(64.57%)<中游(66.29%)<上游(69.14%)。(3)同一区域则表现出低海拔地区的病情指数和危害率均高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63.
李双  刘学敏 《花卉》2016,(16):61-62
新时期我国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作用下,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与凸显。特别是河道污染问题。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河道的绿化管理问题,本文就对河道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4.
氮添加对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尔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脆弱,对环境因子的改变响应敏感。本试验以若尔盖高寒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在2015-2016年每年返青期,以尿素作为氮源在野外开展控制试验,4个氮处理分别为CK(0g·m^-2·a^-1)、N5(5g·m^-2·a^-1)、N10(10g·m^-2·a^-1)、N20(20g·m^-2·a^-1),分析了氮添加下4个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探讨若尔盖高寒草地对氮添加的响应机制,旨在为脆弱生境草地的治理与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退化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氮添加的敏感性随退化程度加剧而逐渐降低。氮浓度20g·m^-2·a^-1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变化趋势发生显著变化:轻度退化草地>未退化草地>中度草地>重度退化草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速效磷、硝态氮、全氮、全磷、有机碳具有显著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土壤养分状况。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发生变化,尤其在N20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其他理化因子间无显著相关关系,需要进一步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方面解释其原因。氮浓度变化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C/N:CK重度退化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显著高于其他3个退化样地。N5和N10条件下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C/N无显著差异,而N20处理下未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C/N与CK比显著提高33.7%,而重度退化草地与CK比下降了62.5%,说明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5.
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对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法制工作,加快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充分发挥法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促进保障作用,更好地运用法制手段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法制建设的位置日益重要,作用日益增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66.
吉林省的一种新病害--由冠柄锈菌引起的早熟禾锈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的草坪草上发现由冠柄锈菌原变种引起的早熟禾锈病。该病害为吉林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7.
PCR技术检测种传植病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PCR技术在种传植病细菌检测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状况,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着重阐述了种类、原理、灵敏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8.
紫花苜蓿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国内外现有资料,系统综述了紫花苜蓿根腐病的主要病原,分布及危害,影响发病的因素及流行规律,防治措施等,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省红河湿热山区木薯枯萎叶斑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受温度及降雨量的影响,5月高温时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后尤其是8月份病情开始大规模扩散,10月达到峰值,危害率达57%~77%;(2)不同栽培地区该病病情指数及危害率有明显差异,其中病情指数河口地区=2.15>金平地区=1.78>个旧地区=1.28,危害率河口地区=31.64%>金平地区=26.71%>个旧地区=26.00%;(3)低海拔地区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均基本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70.
以云南迪庆州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2010版)展开研究,计算并分析了2005~2014年迪庆州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旨在实证生态足迹模型在高山峡谷区的应用,并为迪庆州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5~2014年迪庆州人均生态足迹呈振荡式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825 3 gha波动上升到2014年的1.251 7 gha;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0.945 8 gha下降到2014年的0.467 8 gha;生态平衡由微弱的生态盈余逐步转向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呈大幅度增长趋势,2014年支撑经济发展需要2.66倍的迪庆生态承载力;碳吸收地在生态足迹结构中由较低占比迅速增长成为生态足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迪庆州生态赤字的主导因素;生态效率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GDP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