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8篇
  49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宁南山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与供需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宁南山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彭阳王洼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结合小流域节水农业发展规划,对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供需关系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示范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7682598m3,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叠加利用3种利用方式的比例分别为50.96%,7.16%和41.88%。(2)示范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量为7164885m3,占全流域雨水资源理论潜力的93.26%。(3)目前示范区小流域的需水总量为3739352m3,仅占可实现供水量的52.19%,从示范区小流域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4)示范区小流域雨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小流域所制定的雨水利用规模对雨水资源的利用还很不充分,应适当地扩大雨水就地利用规模。  相似文献   
72.
旱作与覆盖方式对水稻吸收利用氮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是一种喜水或嗜水植物,具有半水生或湿生的习性,淹水栽培使水稻种植不仅耗水量巨大而且水资源浪费严重.因降雨量在地区间、季节间、年际间分配不均,加之受水源多少、引水灌溉难易等的影响,使不少稻田由于水资源短缺以及水分供需矛盾的原因往往造成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甚至改种其它作物.水稻旱作是克服水分不足的高效节水稻作技术,作为一种抗旱手段,水稻旱作为水资源不足的地区、高亢地及低洼易涝旱作区、干旱所致的缺水地区扩种水稻、减少灌溉用水,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1,2].  相似文献   
73.
宁夏彭阳县在注重人工治理的同时,非常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 好效果。但由于缺乏资金和统一规划协调,加之相关技术服务跟不上,无法满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需 要。明确思路,完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科学推进该项工程顺利实施;扩大小额信贷,调整养殖结构; 将沙棘作为先锋树种,大力发展,并进行产业化开发;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加强部门配合,积极争取项 目,实行项目配套实施,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完善、制定配套政策法规等思路和建议,以加快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4.
绿色果品专用肥料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绿色果品的用肥原则是,必须符合国家《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原则》。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不对环境和作物质量产生不良后果,不使作物产品有毒物质残留积累到影响人体健康的限度内。有机肥的使用量,必须达到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量的程度。具体说,应以有机、长效复合肥  相似文献   
75.
应用选择溶解性的化学提取和幼苗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湖南省几种耕型红壤及其发育而成的水稻水铜的化学形态及其与土壤有效铜的关系,以红壤旱地改水田后施地水稻吸铜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基于Web的北方粳稻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建立粳稻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种质数据库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ActiveServerPagesASP技术建立基于Web方式的北方粳稻信息系统的设想,并简要介绍了其开发步骤。  相似文献   
77.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氮素反硝化损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北京潮土上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处理,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量为4.71~9.67 kg·ha-1。夏玉米生育期是反硝化损失的关键时期。氮肥施用后的1~2周是氮素反硝化损失的最剧烈阶段。土壤N2O的生成、排放与反硝化作用有相似的规律性,N2O可能大部分来自于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78.
以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布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壤旱地改水田后不同稻作制、地下水深度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全锰、有效锰及其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始红壤旱土相比.红壤性水稻土耕层土壤全锰、氧化锰和有效锰总量明显下降,但易溶态锰含量明显升高.稻作制对土壤锰的化学行为和有效性的影响最明显,稻-稻-冬泡处理的土壤全锰和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均明显大干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处理,且不同处理之间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差异达1%的极显著水平,说明水旱轮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锰的淋溶损失较持续淹水更为严重.有机肥处理土壤全锰含量均高于化肥处理,且常量有机肥和化肥处理之间全锰含量差异达1%的极显著水平,但化肥处理的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均大于有机肥处理.不同地下水位深度处理对土壤全锰和各形态氧化锰含量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288和555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7%和8.8%,纯收益分别为1195和350元/hm2,而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氮、磷、钾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49、61和116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22、46和45kg/hm2。[结论]晚稻合理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0.
津粳优2018是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津20A为母本,优良恢复系津恢18号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河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河以北、安徽沿淮河及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