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6篇 |
农学 | 15篇 |
基础科学 | 42篇 |
57篇 | |
综合类 | 84篇 |
水产渔业 | 20篇 |
畜牧兽医 | 29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蚕丝业发展很快,在加快国家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安排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蚕业生产呈现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蚕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北方、西部各省又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03.
一、存在的问题 1.养殖池塘建造不规范 当前的养参池大部分是因地制宜就地建造。虾池改造是以原来的池塘为基础,下挖池底加深水位,由于池外滩面闸门底较高,池内总是有50~80厘米底水无法排出而成为死水,时间长了就会沉淀较厚的一层稀泥,变质污染池底,影响海参的生长。潮间带围海建造的池塘,大部分是在高潮区岩礁地带。由于潮位地理因素而出现“镢柞”式,池水上浅下深,温度、水质随着季节天气变化较大。特别是漫水池未有进排水闸门,退潮后死水一团,严重影 相似文献
104.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别在江苏常熟和江西进贤布置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乌栅土及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乌栅土还是红壤性水稻土,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下,土壤全N、全P、速效P和速效K含量与不施肥的CK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另外,红壤性水稻土的秸秆还田土壤全N、全P、速效P含量与单一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P<0.05).同样,上述两种土壤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单一施用化肥的处理显著增加,而且从腐殖质的组分分析可知:腐殖酸C、胡敏酸C与富里酸C的比值均显著提高,表明土壤有机质品质得以改善.因此,长期的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5.
106.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重,给农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据统计,仅1986年河北省就发生了污染事故1029起,赔款1004万元。然而直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处理这方面问题的条例。究竟怎样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由于没有具体条文,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07.
准确掌握黑土层厚度分布信息对于黑土资源评价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土层厚度测定方法包括土壤剖面法、插钎法和钻孔法等对于大范围的土壤厚度测定效率较低且连续性较差。本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探测了东北黑土区直型、凸型和凹型3种坡型坡面的黑土层厚度。室内模拟试验对黑土及黄土母质土壤分别设置不同的容重和含水量,探究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对土壤介电常数的影响以及探地雷达测定黑土厚度的可行性。野外试验通过开挖剖面和预埋标识物,验证了探地雷达测量黑土厚度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土壤介电常数随容重的增大而增大,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黑土和黄土母质层土壤含水量、容重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对数方程来描述,其精确度为95.26%~99.66%。探地雷达测量黑土厚度与剖面实测厚度相比,精确度为87.05%~95.58%。3个坡面的黑土厚度空间分布不同,且坡脚发生沉积处的黑土厚度较大,坡肩和坡背土壤侵蚀较严重处的黑土厚度较薄。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明和保护黑土资源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土壤厚度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为深入了解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整理并筛选了1990—2022-08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space对该领域发文量、主要发文机构和试验省份、试验作物和高引文献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2011年后发文量迅速增长;从发文机构来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石河子大学为主要的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发文量最高;主要试验省份集中在西北地区,涉及试验作物包括马铃薯、棉花和花生等;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全生物降解地膜本身降解性能和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水分利用率影响及其应用效果等方面。鉴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效果不同,不同配方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同,未来研究热点应是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进行农田应用以及不同颜色、厚度和成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增温保墒除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典型棉区地膜应用及污染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残膜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棉区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以黄河流域棉区(河北邯郸)和西北内陆棉区(新疆兵团)典型覆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式,对地膜的应用、回收及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两个棉区地膜投入量差异很大,河北邯郸地区地膜投入量为33.0 kg·hm-2,农田覆膜比例为46.4%,而新疆地区地膜投入量为61.4 k·hm-2,农田覆膜比例高达84.8%.两个棉区地膜回收率基本相当,但由于投人量不同,新疆地区棉田土壤残膜量远大于邯郸地区,河北邯郸地区棉田0~30 cm土层残膜量平均为80.5 kg·hm-2,而新疆地区则达到208.5 kg·hm-2,是邯郸地区的2.59倍.残膜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0~20 cm的耕层中.从各层次残膜分布比重来看,新疆棉田土壤残膜污染程度更深.农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已经意识到地膜污染的危害性,特别是在新疆地区,但在回收处理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还存在技术制约,影响了残膜的回收和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10.
原木到材方式适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木到材方式适用技术的研究刘勤,李焕(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刘易善,张文臣(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所谓原木到材方式的伐区生产适用技术,是指运用该技术进行伐区生产作业时,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