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不同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白粉病及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3份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单一接种和复合接种2种方法,评价了不同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白粉病及霜霉病的抗性特征.在单一接种条件下,7份品种抗枯萎病,7份抗白粉病,5份抗霜霉病;在复合接种条件下,沪杂6号和日本秋绿对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都表现抗性,8813和辽研白峰兼抗枯萎病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15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茎尖培养的技术手段来探索蝴蝶兰病毒的脱除问题,为建立工厂化无毒苗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撑。长期的工厂化生产,使蝴蝶兰经常感染各种病毒,导致叶片产生枯斑、褪绿、坏死等现象,使花朵畸形变色。其中建兰花叶病毒(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是最常见的2种病毒。实验取已检测出含有CymMV和ORSV病毒的蝴蝶兰植株花梗,进行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对丛生芽进行继代增殖形成组培苗用于脱毒处理。切取组培苗的茎尖顶端分生组织进行培养,茎尖长度在1~6 mm之间,随着茎尖长度的增加,成活率上升,脱毒率明显降低。取2~3 mm组培苗茎尖,经0、10、20、30、40 mg/L的三氮唑核苷浸泡15 min处理和在含有相应浓度的三氮唑核苷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继代培养形成再生植株。实验采用ELISA法对脱毒前的蝴蝶兰植株以及脱毒后的再生植株进行2种病毒检测,通过显色反应判断是否含有病毒病原。实验结果表明,蝴蝶兰脱毒苗的成活率随着三氮唑核苷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其浓度达到40 mg/L时,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出现严重的透明和褐变现象,未获得再生植株。而试管再生苗的脱毒率则随着三氮唑核苷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添加30 mg/L的三氮唑核苷进行化学抑制病毒的处理后,可以比单纯使用茎尖培养的方式脱毒率提高2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