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蔬菜基地建设发展很快,但由于刚刚起步,在长远规划、经营主体、市场营销及持续高效发展等方面遇到一些新问题。对此,从蔬菜基地建设必须面向全国大市场,突出单品、打造区域性名牌产品,大力发展“番茄-西芹”高效种植模式等方面,提出该地区蔬菜基地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2.
偃师千亩滴灌试点位于偃师县山化乡关瑶村。1979年建成,1982年又扩大了350亩,滴灌面积已达1500亩。该点为什么能巩固发展呢最根本的一条是滴灌的经济效益显著,操作简单,深受群众和领导的欢迎。关瑶村虽三易领导班子,但每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滴灌,把它当作一项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其次是加强管理,有比较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制度。特别是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33.
34.
澳大利亚检疫隔离场圃管理刘云发赵宝庆等*动物检疫隔离场澳大利亚对动物隔离检疫非常重视,联邦政府分别在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帕斯、可可斯岛建立了5个国家检疫检验局管理的动物隔离场,前4个隔离场都在澳大陆,可可斯岛远距澳大陆1500海里,四周环海,具有...  相似文献   
35.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将人参DNA导入水稻"补血黑糯"获得D2代变异植株,利用12条染色体上的400多对SSR引物对供体、受体及变异后代进行了DNA检测,证实其中代材料出现补血黑糯不具有的带型,表明人参基因已经导入补血黑糯中.  相似文献   
36.
通过不同地点的同一田块水稻的同一生育时期选择3种不同类型硒肥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考察不同类型硒肥对水稻富集硒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富硒微生物将亚硒酸钠转化而成的华龙西科生物有机硒肥(处理3、处理4)效果最好,稻米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为0.3~0.5 mg/kg,达到DBS42/002-2014要求,不同地点、不同品种稳定性好且成本较低;处理1施用的是农希科牌硒肥,稻米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不稳定,在0.15 mg/kg以下,或在0.5 mg/kg以上,达不到DBS42/002-2014要求;处理2施用的是硒之源牌硒肥,稻米总硒在0.15 mg/kg以下,且有机硒占比未达到80%,达不到DBS42/002-2014要求。  相似文献   
37.
为了充分利用三峡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区域差异与垂直变化明显、平均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的区域特点,以及马铃薯适宜生长、长年栽培、总产量大的种植优势,对新品种"华渝5号"马铃薯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结果表明:华渝5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三峡地区种植;可针对其特性,展开新优品种的脱毒繁育及种薯生产,最终建成三峡地区种薯供应基地,为保障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8.
水,肥综合作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定额的拟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施肥和灌溉水平的试验,建立了多元二次回归的水肥效应方程式,分析水,肥及其交互作用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在农作物的投入与产出的量佳条件下施肥与灌溉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39.
为了筛选适合宜昌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9年在夷陵区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个引进品种(系)都为早中熟品种;667 m~2产量为2 200~3 288 kg,除对照中薯5号外,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09HE039-1、华渝5号和08HE042-2;干物质含量以09HE039-1最高,为18.680%。建议扩大09HE039-1、华渝5号、08HE042-2和华薯9号品种示范,继续开展F04007、F04046试验。  相似文献   
40.
滴灌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在国外,主要是在干旱与半干旱、动力、劳力和水费昂贵的地区发展较快,多用在果树及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用于粮食作物则很少,绝大部分是固定滴灌。我国自1974年引进以来发展较快。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滴灌不仅用于经济作物,而且也用于干旱缺水的丘陵山区的粮食作物,大多是移动滴灌。不仅降低了设备投资,提高了利用率,而且效果也很显著。 1976年,水利部及中国科学院下达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