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5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22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1篇 |
农学 | 222篇 |
基础科学 | 209篇 |
191篇 | |
综合类 | 1313篇 |
农作物 | 100篇 |
水产渔业 | 130篇 |
畜牧兽医 | 741篇 |
园艺 | 200篇 |
植物保护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265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158篇 |
2007年 | 151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研究以卵黄抗体替代血清抗体判定SPF鸡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状态的可行性,人工接种ALV-J的SPF鸡23周龄时,分别从25只抗体阳性鸡及22只抗体阴性鸡采集血清和卵黄,比较不同稀释度的卵黄与血清中ALV-J抗体的阴阳性吻合率及ELISA检测S/P值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相对于血清抗体,将卵黄1∶400稀释,假阳性和假阴性最少,确定1∶400为卵黄最适稀释度。对40只攻毒SPF鸡和36只同批次单独饲养的空白SPF鸡在25~34周龄,每隔3周采集一次血清,每周采集一次种蛋,共采集304份血清样品和760份卵黄样品。血清按1∶500稀释,卵黄按1∶400稀释,所有血清和卵黄抗体用美国IDEXX公司ALV-J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同一只鸡同一时段采集的血清和卵黄样品严格在同一次ELISA中检测。结果显示,在25~34周龄,卵黄抗体检测判定结果与血清整体吻合率为82.5%~95%。上述结果表明用卵黄抗体替代血清样品检测来监控SPF鸡群对ALV-J的感染状态是可行的,疫苗生产企业可通过抽检SPF鸡场提供SPF种蛋的卵黄抗体水平来判断SPF鸡场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22.
23.
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基因疫苗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新型猪囊尾蚴疫苗,将猪带绦虫六钩蚴阶段编码 TSOL18 的基因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 pVAX1, 经筛选、鉴定及 DNA序列分析正确后,将重组质粒 pVAX1/TSOL18 转染 BHK-21 细胞,通过 SDS-PAGE、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检测细胞中表达的 TSOL18 抗原。结果表明,重组真核质粒 pVAX1/TSOL18 可在 BHK-21 细胞中表达TSOL18 目的蛋白,表达蛋白能被猪囊尾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动物免疫试验表明,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这为猪囊尾蚴病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为鉴定兔豆状囊尾蚴(C.pisiformis)合适的诊断或免疫用抗原,本研究根据带科其他种属绦虫14ku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C.pisiformis总RNA中成功扩增出长度为261bp的基因片段,命名为Tp14,预测其编码87个氨基酸。对其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泡状带绦虫、细粒棘球蚴、猪带绦虫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均大于85%,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表明该基因具有种属特异性;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二级结构、疏水性及抗原表位等方面的预测,认为其有望成为诊断或免疫用抗原。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30.
复方中草药对黄鳝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初始体重(20.53±0.18) 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将复方中草药按不同质量比添加到黄鳝基础料中,即D1(0)、D2(0.5%)、D3(1.0%)、D4(2.0%),养殖试验持续90 d。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黄鳝成活率,其中1.0%和2.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1.0%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均能显著降低黄鳝GLU(血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含量(P<0.05),1.0%和2.0%组BUN(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1.0%中草药能降低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其中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均能显著提高黄鳝T-AOC (抗氧化力)活力(P<0.05),且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添加量为1.0%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LSZ(溶菌酶)、C3、C4、CAT(过氧化氢酶)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鳝肠道消化酶活性随中草药添加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添加量为1.0%时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中草药均能显著降低黄鳝粗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且能一定程度地提高鱼体粗蛋白含量,其中1.0%组粗蛋白含量最高(P<0.05),但对黄鳝鱼体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该复方中草药对黄鳝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鱼体品质有明显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