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余双 《上海茶叶》2006,(3):43-44
1.1月22日,河北省秦皇岛市举办以“弘扬中华国粹,传承茶文化”为主题的“祖山山泉杯”茶艺大赛,有20多名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12.
余双 《茶报》2004,(4):29-29
国际茶叶委员会2001年统计,世界茶叶出口国家和地区31个,其中亚洲13个: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伊朗、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土耳其、越南、格鲁吉亚;非洲13个:布隆迪、喀麦隆、刚果、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卢旺达、南非、  相似文献   
13.
14.
余双 《茶报》1999,(1):39-40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肥制度下稻田氨挥发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运用通气法观测分析了不同水肥制度下稻田氨挥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中等施氮水平与2次追肥的情况下,早、晚稻氨挥发总量分别为22.56kg/hm2和68.54kg/hm2,分别占当季施氮量的12.5%、38.1%;间歇灌溉模式下的稻田氨挥发总量大于淹灌模式,但差异不显著;穗肥施用后引发的稻田氨挥发量很小,通过把仅追施分蘖肥改为追施分蘖肥和拔节孕穗肥能显著减少稻田氮素氨挥发损失。不论是早稻、中稻还是晚稻,穗肥施用后产生的氮素氨挥发损失占穗肥的比例都明显小于分蘖肥。  相似文献   
16.
余双 《茶报》2004,(3):31-31
2004年6月25日至27日,厦门举办中日韩茶文化交流会暨茶博会。主办单位有福建省农业厅、厦门市茶叶学会、厦门市会展业协会;联办单位有平和县、南靖县、诏安县人民政府,协办单位有千乡茶业有限公司、京明茶叶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是厦门今日展览有限  相似文献   
17.
余双 《茶报》2004,(1):15-15
2002年,全市茶农25万户,茶园50万亩,其中采摘茶园42万亩,茶叶产量4.3万吨,产值11亿元,平均每公斤25.58元。其中名茶1.27万吨。产值9.24亿元,平均每公斤72.75元。名优茶产量、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29.64%和84%。无性系良种茶园13万亩,复盖率27%。主要名茶有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会稽龙井、绿剑茶、觉农舜毫。全市拥有无公害茶园33万亩,  相似文献   
18.
余双 《上海茶叶》2006,(2):32-32
斯里兰卡茶叶出口30.8万吨,较2004年增加2.83%。出口金额8.14亿美元,增长9.85%。平均每公斤2.64美元。  相似文献   
19.
余双 《茶报》1999,(3):27-28
  相似文献   
20.
余双 《上海茶叶》2007,(1):29-30
去年北京出版了一本日本茶的书,作者是北京一个大学的教授,她是中国人曾去过日本几年,回国后就写了这本书,她不是茶叶专业,书中讲日本茶文化早于中国。几个月后,北京《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登了2篇文章,编辑和2个作者予以驳斥,认为茶文化源于中国。我看过许多历史和现代资料,日本茶与茶文化和中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