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果树修剪枝条土肥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修剪枝条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拓宽其利用途径是消化利用果树修剪废枝条生物质资源的出路。将果树修剪枝条粉碎为木屑,可直接用于果园树行土壤覆盖。其次,将枝条木屑与菌剂、畜禽粪便、化肥混合堆腐可生产常规堆肥,而在这种常规堆肥原料中加入生物质炭粉共同堆腐可生产一种新型堆肥,其肥效更好。此外,果树废枝条粉碎木屑热裂解可生产生物质炭,生物质炭是一种新型高效土壤改良剂,可用于土壤改良、培肥。  相似文献   
32.
不同外源添加物质对土壤磷素淋溶和迁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模拟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四种外源添加物质(土壤调理剂、砒砂岩、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磷素淋溶和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外源添加物质均增加了淋溶液中总磷(TP)的累积量,淋溶浓度介于0.05~2.86 mg·L~(-1),其中生物炭和秸秆的效果显著;(2)添加生物炭的土柱淋溶液中总可溶性磷(TDP)的变化趋势与TP相似,整体上先升高后降低;添加秸秆减少了土柱淋溶液中可溶性反应磷(DRP)在TDP中所占的比例。(3)添加秸秆减少了土柱中速效磷(Olsen-P)含量,而添加生物炭的处理,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大,分别比对照增加141%、290%、382%;(4)添加秸秆的各土层中土壤可溶性磷(CaCl_2-P)含量无明显差异,在其它处理中,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添加生物炭的各土层中CaCl_2-P含量变化幅度大。综上,生物炭显著地增大了土壤中磷素的淋溶和迁移能力,秸秆可减少淋溶液中DRP的含量,阻止土壤中CaCl_2-P向下层迁移。  相似文献   
33.
关中灌区夏玉米高产需肥量及土壤作物氮供需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中灌区夏玉米高产的最佳N、P2O用量分别为160-240kg/hm^2、150-190kg/hm^2、N:P2O5应在1-2.5:1内。高密栽培的施肥量应高于常规栽培施肥量,前者宜将氮肥于拔节期一次施入,后者宜将氮肥分为拔节前和喇叭期两次施入,关中夏玉米高产还存在其他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4.
不同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磷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研究了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营养元素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处理浓度下,纳米级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量均比天然高岭土高,氮的吸附量是天然高岭土的1.5~1.7倍、磷是1.9~2.2倍、钾是1.4~2倍、碳是1.3~1.9倍。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正相关。2种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  相似文献   
35.
微肥对番茄及黄瓜作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陕西主要土壤类型土 娄土、黑垆土上,单施、配施、微量元素及不同使用方法对番茄、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微量元素锰、锌、硼能促进番茄、黄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单施增产10%左右,配施增产20%左右.肥料效果:配施>单施>不施,增产效果:番茄>黄瓜;施微量元素锰、锌、硼降低番茄、黄瓜中NO-3-N含量,提高Vc及糖含量,同时施锌肥的黄瓜果实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锌含量明显增加.微量元素肥料喷施或土施对增加番茄、黄瓜产量改善品质有同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中国城市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如何对它进行合理利用已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若处置利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笔者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城市污泥的性质、处置方式与利用现状,讨论了中国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认为将污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荆进行土地修复、林业利用、城市绿化和农田利用是中国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的有效途径,并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7.
生物质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元素分析、灰分测定、环境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较系统分析和评价竹炭和木炭两种生物质炭及生物质炭基硝酸铵的部分理化性质、形貌结构及土壤水分吸持特征,以为生物质炭作肥料缓释载体应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实验所用生物质炭含碳量高达60%以上,并含有N、H、O等元素。竹炭比木炭富含灰分,而竹炭比木炭负载硝酸铵量低,其分别约为8%和18%。生物质炭基硝酸铵呈无定形、多孔状结构,基本保持生物质炭的微观形态。生物质炭与氮肥复合是靠物理吸附相结合的,复合中未发生化学变化。供试生物质炭呈碱性,吸附氮肥后pH值降低。两种生物质炭对土壤持水容量或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改善程度与土壤质地有关。传统工艺竹炭、木炭也可作肥料养分的载体。  相似文献   
38.
39.
田间和温室试验表明:在供试褐土上,氮、磷肥对陕354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效应为氮〉钾〉磷,初步发现钾肥有明显增产效应。此外,硫肥有增产作用,硫锌、硫锰或硫锌锰配施增产显著。试区小麦高产施肥中应注意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补充问题,并应注意各种肥料的平衡施用。最佳施肥量为N217kg/hm^2,P2O5,99.1kg/hm^2和K2O107.1kg/hm^2m,N:P2O5:K2O最佳配比为1:  相似文献   
40.
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   总被引:76,自引:13,他引:63  
为了促进中国生物炭的研究及农用,笔者回顾和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物炭的研究文献和发现,并提出了生物炭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如下: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低温热转化后的固体副产物,富含有机碳、多孔性、碱性、吸附能力强、多用途的材料。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减少养分损失,有益于土壤微生物栖息和活动,特别是菌根真菌,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在一些情况下,单施生物炭就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或增产,但是生物炭与肥料混施、或复合后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几乎都表现为正效应,这缘于肥料消除了生物炭养分低的缺陷,而生物炭赋予肥料养分缓释性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生物炭延缓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降低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生物炭是肥料的增效载体。生物炭在土壤中极为稳定,可长期将碳固定于土壤,是固碳的潜力载体。利用废弃生物质生产生物炭,并将生物炭农用将是多赢的技术。但是,生物炭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因此,中国应加强生物炭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促进生物炭的生产及农用,推动21世纪农业的“黑色革命”。中图分类号:S143,S1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