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重穗型杂种稻光合和光合产物运转特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利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重穗型杂种稻的光合能力和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Ⅱ优162、特优124等新近育成的3个重穗型杂种稻品种光合能力强且光合功能的高值持续期长,具备有超高产的潜力。同时,两优培九和Ⅱ优162有较强的耐光抑制能力,特优124有一定的耐低光强的能力。但与对照品种汕优63相比较,  相似文献   
42.
青海省诺木洪地区物候季节划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诺木洪气象站1980~2000年的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年降水量、日照时数、气温3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划分出诺木洪地区的物候季节:春季(初春、仲春)、夏季、秋季(初秋、仲秋)、冬季(初冬、隆冬、晚冬),根据物候出现期和界限温度的密切关系,为农林牧生产部门如何利用物候季节,科学安排农事活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
苜蓿黄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能够危害多种重要的农艺和园艺作物,是我国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根据V.albo-atrum的ITS基因序列,结合张正光设计的引物Vaa-1和Vaa-2,设计一条TaqMan探针Vaa-probe,研究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以更加快速、灵敏的检测出V.albo-atrum。利用该方法可检测到含V.albo-atrumDNA浓度0.0005 ng/μL以上的样品,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4.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为全面掌握该区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研,并根据该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5.
本文按照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ISPM No.11),结合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实用方法,以有害生物为起点,对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1977随输华寄主产品传入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随木薯产品进入可能性低,定殖可能性中,扩散可能性高,后果评估结果高,将每个阶段的风险结果进行矩阵合并,总体风险为中。根据风险等级,提出了风险管理方案,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对贸易的影响最小。本文对本风险分析方法和下一步应重点明确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6.
由大豆生茎点霉(Phoma glycinicola)侵染引起的大豆红叶斑病主要在非洲发生.该病极具侵袭性,可造成50%~75%的大豆产量损失.病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抗逆性强,通过携带受污染的土壤、病组织及雨水等途径广泛传播.该病菌在中国无分布,一旦传入中国,极有可能使中国的大豆产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描述了该病害的寄主、分布、症状、病原特征、侵染循环和病害控制方法,以期对提高边境口岸人员识别该病菌的能力、阻止大豆红叶斑病传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7.
向日葵霜霉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霜霉病菌Plasmopara halstedii (Farl.) Berl.&de Toni在5-25℃条件下均可侵染寄主,以10-15℃为侵染适温。对不向苗龄幼苗进行人工接种,3-14天的幼苗均被侵染,3天幼苗为最感病,发病率随植株苗龄增大而递减。病菌侵入寄主后,在恒温15℃、20℃、25℃ 4组及变温8℃和15℃、13℃和20℃、18℃和25℃、23℃和30℃条件下均可发病,恒温20℃及变温13℃和20℃发病率最高,恒温30℃及变温28℃和35℃不发病。  相似文献   
48.
向日葵霜霉病调查与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肇蕙  严进 《植物检疫》1989,3(2):108-110
向日葵霜霉病是危险性病害,可通过种子、土壤和病残传播。1882年此病最早报道于美国东北部,后来传入欧洲,由于种子贸易发展,该病害在欧洲迅速蔓延,一些国家向日葵霜霉病发病率高达90%,使欧洲向日葵生产遭受重大损失。1970年此病在美国红河流域地区严重暴发,产量  相似文献   
49.
用梨果实上分离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接种的方法验证了鸭梨包装过程的不同环节和出口前检验造成果实表面伤口,从而导致A.alternata侵染的可能性。试验结果显示,这些环节造成果实伤口的可能性不大。试验同时进一步证实了A.alternata是一个引起果实贮藏期腐烂的病原。  相似文献   
50.
苹果和梨球壳孢腐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进  吴品珊  马菲  巫燕  郭静敏 《植物检疫》2006,20(4):225-226,F0002
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美籍学者C.L.Xiao博士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冬梨(品种:d’Anjou,属西洋梨)上发现一种不明真菌造成的储藏期果实腐烂,病梨来自14个果园,烂果率2%-8%,平均4%;2002年3月至5月,又从储藏的19个果园的病梨中分离到这种真菌,烂果率2%-21%,平均6%。经病原形态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将引起这种果实储藏期腐烂的真菌确定为球壳孢属一新种Sphaeropsis pyriputrescens Xiao & J.D.Rogers。2003年3月至7月间,作者又在华盛顿州的储藏期苹果上发现该病害,发病品种为Golden Delicious,Granny Smith和Red Delicious,其中在RedDelicious上造成的损失高达24%。C.L.Xiao提议将此新病害称为“苹果和梨球壳孢腐烂病”(Sphaeropsis rot of appple and p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