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9篇
  33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京欧1号、京欧2号欧李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欧李新品种京欧1号、京欧2号春季萌发枝且带有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扩繁技术。结果表明:京欧1号、京欧2号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最适继代扩繁培养基京欧1号为MS+0.5 mg/L 6-BA+0.1 mg/L NAA,京欧2号为MS+0.1mg/L 6-BA+0.1 mg/L NAA;较适宜生根培养基京欧1号为1/2MS+0.2 mg/L NAA+0.5 mg/L IAA,生根率为53.7%,京欧2号为1/2MS+0.1 mg/L NAA+1.0 mg/L IAA,生根率为53.3%;经过炼苗,2个品种移栽成活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62.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杏园桃红颈天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昆虫病原线虫的3个品系,4个浓度防治杏树上的桃红颈天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线虫施用1个月的效果达58.3% ̄100%;施用后翌年的追踪效果4/5以上的观察虫洞达100%。经方差分析,各品系间对天牛幼虫的侵染效果无显著差异;各浓度间有差异,即30000条/ml和40000条/ml浓度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1%);30000条/ml和50000条/ml间达到5%差异显著水平;40000条/ml和5  相似文献   
63.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白酒总酸和总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研究白酒总酸和总酯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解析不同白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光谱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表明:用一阶导数预处理光谱,谱区选择6102~5446 cm-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相结合,采用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模型,效果较好。其中,总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6.73%,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为0.048 g/L;总酯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9.58%,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为0.085 g/L;进一步对总酸和总酯的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总酸模型验证集的相关系数为99.2%,预测标准偏差为0.074 g/L;总酯模型验证集的相关为99.7%,预测标准偏差为0.134 g/L,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预测效果好,能满足白酒生产中总酸和总酯的快速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4.
为了分离苹果汁中的果酸,该文对离子交换法分离浓缩苹果汁中果酸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树脂分离果酸的静态和动态试验,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筛选优化,对树脂洗脱剂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选与优化,结果表明:D380树脂对果酸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其静态吸附量为30.73 mg/mL,动态吸附量可达60.24 mg/mL,静态交换吸附平衡时间为270 min,最佳吸附果汁浓度为11°Brix苹果汁;D380树脂对果酸的较佳动态吸附条件为:流速5 mL/min,温度20℃,果汁浓度11°Brix的苹果汁;较佳洗脱条件为:50%乙醇,温度25℃,流速6 mL/min,洗脱3次,洗脱剂与树脂比例2∶1(v/v)。  相似文献   
65.
以日本纳豆、重庆江津豆豉、忠县豆腐乳为原料,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得到18株产溶栓酶的菌株.通过纤维蛋白平板实验,从忠县豆腐乳中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溶栓活性的菌株FR-033(登录号:HQ009804),菌株经液体发酵后获得含酶发酵液,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及sephadexG-50凝胶层析进行纯化,获得较高纯度的溶栓酶,酶活力为2 163 IU/mL.进一步对FR-033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对16S rR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得到1444 bp长度的DNA序列,通过BLAST软件在NCBI网站收索其同源性性序列,利用PAUP4.0和MAGE4软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FR-033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在系统发育树中,菌株FR-033与枯草芽孢杆菌在同一支上,且遗传距离最短;FR-033的形态及大部分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极为相似,表明该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一个高效的产溶栓酶菌株.  相似文献   
66.
以苹果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ve)1750为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定向筛选出2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利用生长谱法对缺陷型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液在基本培养基中饥饿培养3 h后,菌体浓度趋于稳定;在高氮源培养基中培养4 h后加入制霉菌素,于10 h时结束其抑制作用,能取得较好的诱变效果。该定量化的参数确定方法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农民工子女分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类,这两类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凸显出了各种问题,其中心理问题尤其突出。为保障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其心理健康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应该从整体、全局的高度来解决流动子女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8.
瓜农常采用常规靠接法嫁接西瓜,此法操作麻烦且嫁接成活率不太高。我们经多年试验,在原靠接法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新的西瓜嫁接方法。该法同常规嫁接法不同的是,所用砧木和接穗在同一营养钵中培育,嫁接时不需将砧木、接穗分别拔起,而是在钵中直接操作,嫁接的植株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9.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苹果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并浓缩苹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 S)对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出44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40种香气的化学成分,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7%,其中苹果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高级醇类有2-甲基-1-丁醇(2-M ethy l-1-bu-tano l,48.19%)、2,3-丁二醇(2,3-Bu taned io l,13.19%+4.06%)、苯乙醇(B enzene ethano l,12.61%)、3-呋喃乙醇(3-F luranm ethano l,1.97%)、4-羟基苯乙醇(4-Hydroxy-benzene ethano l,0.96%)和2,3-二辛醇(2,3-O ctaned io l,0.55%)等;酯类有丁二酸单乙酯(E thy l hydrogensucc inate,4.29%)、软脂酸乙酯(E thy l pa lm itoate,1.84%)、辛酸乙酯(O ctano ic ac id,ethy l ester,0.43%)、己酸乙酯(H exano ic ac id,ethy lester,0.37%)、乙酸-2-苯乙酯(A cetic ac id,2-pheny lethy lester,0.23%)、癸酸乙酯(E thy l decanoate,0.12%)和乙酸乙酯(E thy l acetate,1.08%)等;脂肪酸类主要有癸酸(D ecano ic ac id,1.05%)、丁酸(Bu teno ic ac id,0.55%)和己酸(H exano ic ac id,0.88%)等,这与其他的研究报道有异同之处。本试验还发现,苹果酒香气成分中含有较多的2-甲基-1-丁醇和丁二酸单乙酯。  相似文献   
70.
魏等柱 《猪业科学》2011,28(5):110-111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养猪大国,存栏量和年出栏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养猪规模上我国以中小规模为主多种养猪模式并存,在目前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劳动力成本和饲料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猪场排污压力的不断加大,养猪业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