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20篇 |
基础科学 | 21篇 |
8篇 | |
综合类 | 212篇 |
农作物 | 7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64篇 |
园艺 | 11篇 |
植物保护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61.
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和嗜虫书虱L. entomophila羧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的羧酸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嗜卷书虱,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羧酸酯酶对底物α-NA的Km值分别为0.665 7、0.285 7 mmol/L,Vmax值分别为1.672 2和2.463 1 mmol·(mg·30 min)-1。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嗜虫书虱略高于嗜卷书虱。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出8条嗜卷书虱、7条嗜虫书虱酯酶同工酶谱带,嗜卷书虱的酶谱分布比嗜虫书虱广。 相似文献
162.
莠去津是玉米田应用的优秀除草剂品种,然而由于其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常对轮作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毒害。采用生物修复菌肥做种肥、结合菌肥拌种和叶面喷施方法,研究对玉米后茬旱直播水稻生长发育及药害修复机理,对土壤中莠去津残留量、水稻生长和生理指标、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颗粒菌肥做种肥+粉剂菌肥拌种+水剂菌肥叶面喷施是莠去津土壤残留毒害修复的最佳方法,土壤中莠去津含量在喷施菌肥后7 d从施用菌肥前的0.9 mg/kg下降到0.1 mg/kg,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33.74%,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23.39%和92.57%,丙二醛含量则显著降低48.01%;水稻株高、地上部鲜重、干重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22.33%、67.51%和74.80%,根系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33.98%和55.43%;土壤磷酸酶、脲酶及纤维素酶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9.17%、528.65%和35.21%。 相似文献
163.
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东莨菪内酯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特性以及初始质量浓度、光源、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其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东莨菪内酯在水溶液中的光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40 mg/L范围内,其光解速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不同光源条件下,其光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是:500 W高压汞灯18 W紫外灯500 W氙灯;在pH值为5~9的缓冲溶液中,其光解半衰期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pH为9时的光解半衰期最短,为4.81 h;在5~65℃范围内,其光解速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于15℃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东莨菪内酯在水溶液中的光解与其初始质量浓度、光源、pH值和温度相关。所得结果可为其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4.
食诱型诱捕器对烟草害虫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食诱型诱捕器对烟草害虫的诱杀效果,在重庆市武隆县白马烟草基地开展食诱型诱捕器3.3hm2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食诱型诱捕器对烟草害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通过释放害虫喜欢的气味,吸引其聚集取食,并在烟叶宝中添加微量杀虫剂,达到集中、高效诱杀害虫的效果。7月10日调查发现,诱杀害虫数量达到峰值,平均每个诱捕箱诱杀鞘翅目害虫14.3头,鳞翅目害虫3.1头。因此,利用食诱型诱捕器诱杀烟草害虫,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优点,可在烟草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每667m2用3个诱捕箱。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168.
农药的发展与基因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在悠久的农业历史进程中 ,一直在努力寻找各种办法以有效地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但是 ,最成功地控制有害生物乃是20世纪中叶化学农药的发展之后。农药的诞生 ,在防治有害生物 ,减少投入 ,增加收益 ,促进农业发展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但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生态问题。进入21世纪 ,农药的发展仍然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面对着潜在的粮食危机问题 ,要持续地增加产量 ,提高农民的利益 ,消灭贫困 ,就不得不使用农药 ;二是要合理地利用资源 ,保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求能力 ,就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9.
为了明确钙离子与东莨菪内酯联合作用的杀螨效果,进而为东莨菪内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钙离子(Ca2+)与东莨菪内酯混用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雌成螨的杀螨毒力,并测定了活体和离体条件下对螨体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对Ca2+的增效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Ca2+与东莨菪内酯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强东莨菪内酯的杀螨效果,其中联合作用24和48 h的LC50值分别比东莨菪内酯单独处理降低20%和45%;对朱砂叶螨Ca2+-ATP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无论在活体还是离体条件下,Ca2+与东莨菪内酯联用均能显著增强对Ca2+-ATP酶的抑制作用,而相同浓度的Ca2+单独作用则对Ca2+-ATP酶活性无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Ca2+-ATP酶是东莨菪内酯的重要作用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0.
榕木虱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重庆北碚地区小叶榕(Ficusbeijamina L.)上的木虱类害虫危害严重。经鉴定,发生在小叶榕上的木虱为榕木虱(Macrohomotoma gladiatum Kuwayama),榕木虱在重庆北碚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和若虫在树芽内越冬,周年以若虫危害树芽,4~11月均可见成虫,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其产卵期与小叶榕抽梢期相吻合。在药剂控制技术探索中,发现用注干法施用30%敌畏.氧乐乳油和用环割法施用40%氧乐果乳油10倍液,药后10d防效分别为75.56%和59.24%。 相似文献